缩略图

超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垂直运输设备优化配置研究

作者

赵宏斌

身份证号:130502198204010012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这使得超高层住宅建筑因其能够有效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显著提升居住空间的容量等显著优势,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重要。然而,超高层住宅建筑的施工过程具有高度大、工期长、工程量巨大等特点,这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建筑材料、各种构配件以及众多施工人员需要频繁地进行垂直运输。在这种情况下,垂直运输成为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垂直运输设备的配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进度、成本控制以及施工的安全性。如果设备配置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施工效率低下、工期延误、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开展超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垂直运输设备的优化配置研究,对于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保障施工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超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垂直运输的特点与需求

2.1 施工垂直运输的特点

超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垂直运输具有高度高、运输量大、运输时间长等特点。由于建筑高度可达百米甚至数百米,垂直运输距离远,对运输设备的提升能力和稳定性要求极高 。同时,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材料种类繁多,包括钢筋、混凝土、模板、脚手架等,以及大量的施工人员,运输总量庞大。此外,超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周期长,垂直运输贯穿整个施工过程,设备需要长时间持续运行,对设备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提出了严峻挑战。

2.2 施工垂直运输的需求

超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对垂直运输设备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提升能力、运输效率和安全性三个方面。提升能力方面,要求设备能够满足不同阶段、不同材料和人员的运输重量和高度需求 。例如,在混凝土浇筑阶段,需要设备具备较大的载重能力,以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在装修阶段,虽然运输重量相对较小,但对运输的灵活性和便捷性要求较高。运输效率方面,需要设备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安全性方面,由于垂直运输高度高、作业环境复杂,必须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安全可靠,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三、当前超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垂直运输设备配置存在的问题

3.1 设备选型不合理

在当前的施工企业中,设备选型不合理的问题时有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选择设备时,往往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对工程特点的深入分析,导致在设备选型上存在盲目性。例如,对于塔吊的选择,一些企业可能会选择起重能力过大的设备,这不仅会导致设备资源的浪费,还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反之,如果选择起重能力过小的塔吊,则可能无法满足施工的实际需求,从而影响到整个施工进度。此外,对于一些新型的垂直运输设备,如动臂式塔吊、高速施工电梯等,施工企业由于对其性能和适用范围了解不足,未能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优势,从而无法达到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3.2 设备数量配置不当

设备数量配置的不恰当,是施工企业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当设备数量配置过多时,会造成设备的大量闲置,这不仅会增加设备租赁或购置的成本,还会带来安装拆卸成本以及维护成本的增加。而当设备数量配置过少时,则无法满足施工高峰期的运输需求,这会导致施工人员和材料的等待时间过长,从而降低施工效率。同时,如果不同类型设备之间的数量比例不合理,也会影响整体的运输效率。例如,塔吊与施工电梯数量不匹配,可能会导致材料吊运与人员运输之间出现不协调的情况,进而影响整个施工进度和效率。

3.3 调度管理不科学

在施工过程中,垂直运输设备的调度管理往往缺乏科学规划和统一协调。设备使用计划的不合理,会导致各施工班组之间争抢设备资源,从而降低设备的使用效率。此外,设备维护保养的不及时,也会导致设备故障频发,进一步影响施工进度。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无法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输需求,这使得难以实现设备的合理调度和优化配置,从而无法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提高施工效率。

四、超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垂直运输设备优化配置策略

4.1 科学合理选型

在进行设备选型时,必须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施工工艺的复杂性以及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等因素。首先,需要根据建筑的高度、结构的具体形式以及最大起重量等关键参数来确定塔吊的类型和规格。对于那些超高层的住宅建筑而言,动臂式塔吊因其起升高度高、起重半径大等显著优点,特别适合于那些结构复杂且高度较高的建筑。而对于施工电梯的选型,则需要根据人员和材料的运输量、运输速度的具体要求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载重量。此外,还应密切关注新型设备的发展动态,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的垂直运输设备,以期提高施工效率。

4.2 精准确定设备数量

为了精准确定设备数量,可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结合施工进度计划和材料运输需求,计算出设备的合理配置数量。在此过程中,可以运用数学模型,例如排队论模型,来考虑施工过程中的随机因素,模拟不同设备数量下的运输效率和等待时间,从而确定最优设备数量。同时,根据施工不同阶段的需求变化,动态调整设备数量。例如,在基础施工阶段,由于塔吊需求较大,可以适当增加塔吊数量;而在装修阶段,则应增加施工电梯数量以满足人员和装修材料运输的需求。

4.3 优化调度管理

为了优化调度管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设备调度管理体系,并制定详细的设备使用计划,明确各施工班组的设备使用时间和优先级。此外,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和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输需求,实现设备的动态调度和优化配置。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制定定期维护计划,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还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设备的操作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五、结论

超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垂直运输设备的优化配置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通过分析当前设备配置存在的问题,从设备选型、数量确定和调度管理等方面提出优化配置策略,能够有效解决设备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在实际工程中,施工企业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配置垂直运输设备,并不断优化管理,以实现超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的高效、安全和低成本目标。未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超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垂直运输设备的优化配置研究还需不断深入,以适应新的施工需求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黄世林,黄应广,冯胜权,等.超高层建筑移动吊装平台垂直运输技术[J].安装,2025,(02):70-72.

[2]孙朝阳.超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布置及高空基础托换技术应用[J].建筑施工,2025,47(01):116-119.DOI:10.14144/j.cnki.jzsg.2025.01.025.

[3]张祖江,杨阳,刘少丁.浅析超高层建筑单元幕墙垂直运输成本控制[J].建材发展导向,2024,22(24):133-135.DOI:10.16673/j.cnki.jcfzdx.2024.0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