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临时道路绿色施工技术研究
王祖明
身份证号:133025197707042812
一、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绿色施工理念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临时道路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临时设施,承担着施工材料运输、机械设备通行等关键功能,对施工进度和效率有着直接影响 。然而,传统临时道路施工往往采用大量不可再生资源,施工过程中易造成土壤破坏、扬尘污染等环境问题,且工程结束后临时道路多被废弃,造成资源浪费。因此,研究和应用临时道路绿色施工技术,对于降低建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施工临时道路施工现状及问题
2.1 资源浪费严重
传统临时道路多采用混凝土或级配砂石等材料进行铺设。混凝土临时道路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且施工完成后难以拆除回收,废弃后成为建筑垃圾;级配砂石道路虽然相对便于拆除,但砂石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此外,临时道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缺乏对实际需求的精准评估,往往存在过度建设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资源浪费。
2.2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临时道路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材料运输等环节容易产生大量扬尘,对周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施工机械的运行会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此外,临时道路使用结束后,废弃的建筑材料若不妥善处理,会长期占用土地资源,影响生态环境。
2.3 生态破坏明显
临时道路的修建通常需要对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特别是在山区或生态敏感区域施工时,临时道路的建设可能会破坏动植物的栖息地,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部分临时道路选址不合理,可能会阻断地表径流,引发洪涝灾害等问题。
三、建筑施工临时道路绿色施工技术要点
3.1 绿色材料选择
再生材料应用:积极推广使用再生骨料混凝土、再生砖等再生材料铺设临时道路。再生骨料可由建筑垃圾破碎筛分而成,将其用于临时道路建设,既能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压力,又能节约天然砂石资源。例如,利用废弃混凝土块破碎制成的再生骨料,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泥、水等混合,制作再生混凝土用于临时道路基层或面层铺设。
环保型材料选用:选择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等环保型材料。透水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能够使雨水迅速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减少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同时,透水材料还能降低路面温度,减少热岛效应。此外,可选用可降解材料制作临时道路的标识、警示设施等,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3.2 生态友好型施工工艺
优化道路设计:在临时道路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交通需求等因素,优化道路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道路建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尽量利用原有地形和道路,减少土方开挖量。例如,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施工现场,可采用盘旋式或阶梯式道路设计,降低道路坡度,减少对山体的破坏。
采用低影响开发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如设置雨水花园、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设施,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在临时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和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达标后排放,减少对周边水体的污染。同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降低噪声污染。
3.3 临时道路后期回收利用
可拆卸式临时道路应用:推广使用可拆卸式临时道路,如装配式钢栈桥、模块化预制混凝土道路等。这些临时道路在施工结束后,可方便地拆除和回收,重复利用于其他工程项目,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例如,装配式钢栈桥由钢结构构件组成,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和拆卸都非常便捷,且钢材可多次回收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
废弃材料再利用:对于无法拆卸回收的临时道路,在拆除后对废弃材料进行分类处理,将可回收的材料进行回收再加工,如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作为再生骨料用于其他工程;对不可回收的材料,进行合理填埋或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实际工程案例分析
4.1 工程概况
某大型住宅小区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 50 万平方米,施工现场地形复杂,周边有居民区和绿化带。为满足施工运输需求,需修建临时道路。该项目积极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建设临时道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2 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在材料选择方面,临时道路基层采用再生骨料混凝土,面层采用透水沥青。再生骨料由项目前期拆除的旧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加工而成,透水沥青则选用环保型产品,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和耐久性。施工工艺上,优化道路设计,根据施工区域的分布和运输路线,合理规划临时道路走向,避免了对周边绿化带的破坏。同时,采用低影响开发施工技术,在道路两侧设置雨水花园和排水沟,对施工废水进行收集处理。在临时道路后期回收利用方面,部分路段采用可拆卸式模块化预制混凝土道路,工程结束后,这些道路模块被拆除回收,用于其他小型工程项目。
4.3 应用效果
通过采用绿色施工技术,该项目临时道路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与传统临时道路相比,减少天然砂石使用量 30% ,降低建筑垃圾产生量 40% ,有效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透水沥青和雨水花园的应用,使施工现场的雨水渗透量增加,减少了地表径流,缓解了周边区域的排水压力。可拆卸式道路的使用,实现了材料的重复利用,降低了工程成本。此外,施工过程中采取的降噪措施,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和好评。
五、结论
建筑施工中临时道路绿色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选择绿色材料、采用生态友好型施工工艺以及加强临时道路后期回收利用等技术要点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临时道路施工存在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实际工程案例表明,绿色施工技术在临时道路建设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未来的建筑施工中,应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临时道路绿色施工技术,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恒,刘莉莎,刘刚,等.绿色可循环装配式面板在临时重载道路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3,52(10):36-40.
[2]崔冀龙.预制模块化道路技术在绿色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2,(15):4-6+25.DOI:10.16248/j.cnki.11-3723/u.2022.15.025.
[3]班德富,胡清,陶珍珍,等.基于 BIM 的施工现场拼装式预制混凝土临时道路施工技术[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09):131-133.
[4]杨亮,张金莉,范小林,等.装配式预制道路板工法在某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安全,2023,38(1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