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物流企业中有关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作者

张健康

湖南中飞物流有限公司 湖南浏阳 410329

摘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物流行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纽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物流企业着力加大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力度,不仅能有效降低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可保障物流企业经营的合法合规性。本文就物流企业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目标展开研究,从多维度提出物流企业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可行性策略,以期为物流企业开展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物流企业;货物运输;安全管理

前言:货物运输是物流企业生产运营的核心环节,其安全管理不容忽视。从企业层面来看,一旦出现货物损坏、丢失、延误等货物运输安全事故,将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从社会经济层面来看,货物运输安全事故可能对供应链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对产业生态形成冲击。因此,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物流企业加强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物流企业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目标

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是物流企业运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物流企业针对货物运输环节采取的一系列科学、系统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涵盖运输前的货物包装、运输工具和路线的选择、人员培训,运输过程中的货物监控、车辆安全管理、驾驶员行为规范,以及运输后的货物交付、安全评估等多个环节,旨在全面达成以下目标。

保障货物安全:货物是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和核心资产,其安全性直接关系着客户的利益和满意度,物流企业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应尽可能降低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丢失、被盗等不良问题,将货物完整地交到客户手中。

降低事故风险:物流运输过程中存在着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人为失误等诸多潜在的事故风险,物流企业需加强风险管理,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预案,最大程度降低事故风险。

提升运输效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客户对货物运输的时效性要求呈不断提高态势,高效运输可有效满足客户需求,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保障人员安全:运输人员是货物运输的直接参与者,物流企业应为其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并完善安全运输制度,增强其安全意识,以此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1]。

2.物流企业中有关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策略

2.1明确安全管理方针

安全管理方针是物流企业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基石。物流企业应充分结合自身运营特点、行业规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从人员、车辆、设备、技术等多维度入手制定并细化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方案,为相关人员开展具体工作提供方向指引[2]。以某物流企业为例,相关人员遵循整合一致、均匀协调、分层负责等原则开展具体工作,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等文件,明确货物运输安全生产目标为“零重大事故率”,并通过《年度目标责任书》将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与各个岗位;明确董事长为第一责任人,安全管理员为执行监督者,对安全生产目标负责;落实“一岗双责”制,把安全绩效同岗位晋升、奖金关联起来,形成了“人人重视安全”的良好氛围。

2.2优化人员管理制度

运输人员是物流企业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至关重要。一方面,在人员招聘与选拔环节中,物流企业应严格设定标准和流程,如对于驾驶员应聘者应持有相应的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且具备应对各种复杂路况的能力;调度员、仓库管理员等应具备应对货物运输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旨在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物流企业还应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人员培训活动,逐步完善人员安全知识体系,增强货物运输安全意识,为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例如,某物流企业制定了货物运输人员定期安全培训方案,综合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极大提高了人员的参与热情,要点如下表1。

表1 某物流企业货物运输人员安全定期培训方案

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 培训目的 培训示例

安全知识 集中授课、案例分析、发放安全手册自学 帮助员工了解安全法规和事故防范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系统梳理货物运输安全管理要点

操作技能 现场实操演示、开展模拟演练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防御性驾驶技术”培训

应急处理 举办应急演练活动,辅以理论讲解 沉着冷静面对突发事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新入职驾驶员采用VR设备学习火灾扑救、紧急逃生等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此外,物流企业应构建包含安全事故发生率、服务质量、运输任务完成时间、货物装卸速度等多因素在内的考核指标体系,提高安全管理质量[3]。例如,某物流企业对驾驶员参加定期培训作出强制要求,规定驾驶员每月必须参与一次安全学习,全年累计3次无故不参加学习者,扣除全年安全奖,并作出相关的罚款处理,极大提高了相关人员参与安全培训活动的积极性。

2.3完善设备管理机制

车辆与设备在物流企业货物运输中不可或缺,完善其管理机制是提高运输安全性的有效途径。物流企业应建立科学的车辆定期维护制度,对于使用频繁、行驶里程较长的货物运输车辆,轻型货车每行驶5000-8000km进行一次全面维护,重型货车每行驶3000-5000㎞系统维护一次,对于月行驶里程较少的车辆,以周或月为单元制定全面检查维护方案。与此同时,物流企业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装卸设备,制定详细、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

智能化监控:对所有运输车辆安装胎压监测(TPMS)、盲区雷达和ADAS系统,实时上传数据至物联网平台,降低疲劳驾驶问题出现的概率。

预测性维护:对高精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展开深入分析,评估发动机振动频率,预判故障周期并自动推送维修工单。

标准化与设备迭代:制定《设备淘汰清单》,优先采购国六排放车辆,试点氢燃料卡车、自动化装卸机器人,搭建智能化仓库消防系统。

2.4定期完善安全预案

综合考虑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在实际货物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潜在安全风险等因素细化安全预案的内容,对于提高其可行性具有积极意义。交通事故是物流企业货物运输过程中常见的事故类型,一旦发生,规定相关人员立即停车,设置警示标志,报告交警和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并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联系救援机构,同时尽可能保护现场,事后采用“5Why分析法”对事故发生原因展开全面分析,以此避免该类事故再次发生。对于货物泄漏事故、火灾事故等,物流企业还需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活动,在完善相关配置的同时,整体提高人员应对安全事故的综合能力,尽可能减少人员和货物的损伤[4]。

结语: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是物流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物流企业应从人员、车辆、设备等多维度出发,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并着力完善各类事故的安全预案,以此更好地保障人员和货物的安全,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技术不断进步、理念持续升级态势下,物流企业的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将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于瑞康,王淑君.物流企业大件货物道路运输安全评价研究[J].物流科技,2024,47(16):129-132.

[2]周广恒.运输型物流企业安全管理策略"一二三四"[J].中国储运,2023,(8):95-96.

[3]陈玲.物流企业中有关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策略[J].中国储运,2025,(02):44-45.

[4]王明达,李云飞,张榜,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知识图谱的构建[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2,22(06):3197-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