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机器人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探究

作者

梁孝萌

广西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4

摘要:在人工智能领域中,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支持人工智能的功能实现,并且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相关技术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人工智能被称为“新世纪三大尖端科技”之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对整个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工智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操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有必要对电子信息技术中的人工智能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机械电子工程;应用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机器人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智能机器人是一类集感知、决策和执行为一体的自动化装备。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智能机器人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1.智能机器人技术概述

智能机器人技术是当今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它是计算机、编程与机械工程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社会与经济价值。随着我国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智能化机器人技术将越来越趋于完善。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感知,思维,信息传输,智能学习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智能机器人已经能够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在学习语言和技能的同时,完成复杂的逻辑分析。当前,机电工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从早期工业革命初期,进入了机械设备替代人工操作的信息化时代,人们尝试着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机械工程,第三个时期则是新兴电子技术同传统机械技术相结合的新时期。在这个阶段,工业机械化与电子工程技术随着集成电路芯片技术的大量应用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

2.智能机器人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具体应用

2.1.自动化故障诊断

随着机械电子设备日益复杂化、多样化,故障发生与处理也日趋频繁与复杂。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需要人工参与,费时费力,且精度较低。而采用智能机器人进行故障诊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智能机器人装备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器与视觉系统,具有较强的感知与处理能力。在机械电子设备发生故障时,智能机器人可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并采集大量与故障有关的数据。这些参数包括设备运行状况,温度,振动等,以及其它可能引起故障的因素。智能机器人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后台,通过先进的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智能机器人通过对已有故障数据库的比对与匹配,找到与已知故障相似的特征,进而快速定位故障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与学习,实现对已知故障类型的识别,从而提高故障诊断的精确性与全面性。另外,自动排错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反应速度快,处理能力强。智能机器人能够24小时对故障进行监控与诊断,并在发现故障时及时发出警报或通知相关人员做出反应。从而大大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降低了生产线的停工期,降低了损失。另外,智能机器人还能提供详细的故障分析报告,包括故障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这些信息能帮助维修人员迅速了解故障的根源,以便更好地进行维修与处理,从而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与精度。通过智能机器人的自动化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机械电子设备故障的快速、准确诊断,提高了故障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为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带来了更高效、更智能的生产维护方式。

2.2.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是以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模仿人类大脑中神经元的结构与连接方式,实现对机器人行为的智能控制。在智能机器人方面,利用神经网络来模拟机器人的智能决策过程与学习能力。机器人搭载神经网络,利用海量数据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使其能够根据感知信息进行决策。神经网络通过对传感信息的复杂非线性加工,实现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与理解。比如,机器人可利用视觉传感器获取环境图像,利用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识别与分析,从而实现对目标的定位与识别。神经网络具有对复杂环境、任务适应性强等优点。神经网络能够在持续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参数进行优化与调整,使其能够逐步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与任务要求。这种自适应能力使其能够灵活地适应各种复杂的作业环境。神经网络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人控制方法,实现复杂环境下机器人的高效率与高精度控制,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推动机械电子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2.3.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是嵌入到其它设备或系统中,对设备进行控制与管理的特殊计算机系统。为了实现智能机器人的控制、决策以及感知等功能,嵌入式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智能机器人往往需要实时感知与决策,快速响应外部环境。嵌入式系统能有效地处理传感器数据及控制指令,使其能够实时感知与决策。在嵌入式系统中,机器人能够实时获取周围环境信息,并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算法和规则进行动作。另外一个优点是体积小,功耗低。智能机器人往往需要在狭小的空间内完成多种复杂的任务,对控制系统的小型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嵌入式系统以较小的硬件体积实现了较高的运算与控制能力,使其能够很好地满足机器人的体积要求。另外,嵌入式系统通常使用低功耗的处理器及电路,可以有效地控制机器人的能量消耗,延长电池续航时间,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嵌入式系统也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任务要求,智能机器人对控制算法及硬件结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通过选择适当的处理器、传感器以及相应的控制算法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嵌入式系统具有体积小、能耗低等优点,能满足智能机器人实时感知与决策的要求,以满足空间受限、电力资源受限的机器人应用需求。智能机器人具有较高的可定制性与可扩展性,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与任务要求,实现更加多元化、高效率的应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机器人是一类集感知、决策与执行于一体的智能设备,已逐步由实验室走向实用,并在机电工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往的机电工程大多依赖于传统的生产方法,依靠人工操作来完成。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成熟与普及,这一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相信,在不断探索与创新的过程中,智能化机器人技术一定会给机械电子领域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使智能制造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胡晓承,康雨涵.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23,(11):130-132.

[2]姚实,秦家峰.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J].普洱学院学报.2023,39(3).

[3]吴慧.人工智能与机械电子工程的技术融合分析[J].电子技术,2023,52(10):220-221.

[4]卢文.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1(22):203-204.

[5]张希斌.智能机器人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6):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