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
李佳馨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610000
【摘要】:目的:食道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收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2例,研究时间为2023年3月-2024年3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食道调搏超速抑制法,观察组接受食道调搏猝发脉冲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以及综合治疗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道调搏方式可有效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疾病,本文结果表示猝发脉冲法疗效显著优于超速抑制法,同时满意评价结果更好,更值得推广。
【关键词】: 食道调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疗效
如今我国的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国内针对心动过速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作为心律失常的典型病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疾病治疗难度较大,恶化风险高,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对患者开展及时的医药治疗,能够改善其病症,得到理想的治疗结果[ 1 ]。其中食道调搏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考虑到患者的体质和耐受情况不同,临床可选择的食道调搏治疗方式较多,食道调搏猝发脉冲法、食道调搏超速抑制法都能够治疗患者的疾病,但是治疗途径,优势或有差异,因此实际的疗效也可能有所不同[ 2 ]。现针对收入的患者开展治疗研究,分析食道调搏对该类患者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收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2例,最小年龄为52岁,最大年龄为74岁,平均为(65.3±5.63)岁;研究开始时间为2023年3月,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男患者11例,女患者10例;观察组男患者12例,女患者9例。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接受临床的全面检查,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疾病;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完整,经过检查临床存在心动过速、心慌、心绞痛、胸闷等典型症状;家属对患者临床病症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者经过检查合并存在恶性肿瘤;经过心电图等检查为其他类型的心动过速疾病;患者合并存在血液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对临床的药物用药过敏或不满足治疗指征。
1.2方法
对照组、观察组均接受临床检查和胺碘酮急诊急救。
对照组接受食道调搏治疗中的超速抑制法,患者使用心脏多功能刺激仪,调整食管心电图双向P波,结合患者的体征情况开展治疗,仪器设置快于室上心动过速40%,刺激2-4次,期间可休息10-20s,要求控制起搏电压低于30V,直到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
观察组接受食道调搏治疗中的猝发脉冲法,患者接受心脏多功能刺激仪治疗,设置参数为超过室上心动过速30次/min,连续刺激2-4次。期间动态监测患者的体征情况,控制猝发刺激频率低于300次/min,直到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按照治疗效果可分为显效(成功)、有效(改善)、无效(失败)三个方面。对比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综合治疗满意率,有不满意0-59分)、基本满意(59-79分)、十分满意(79-100分)三个等级[ 3 ]。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为[n(%)],予以X2检验;计量资料为( ±s),予以t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综合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的综合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综合治疗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的综合治疗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如今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国内的心律失常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对患者的生理健康有极大的威胁,有一定的致死率,为心脏折返问题,对患者开展用电刺激可改善病症。食道调搏治疗方式安全性较高且复律较短,临床的治疗成功率较高,可尽快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考虑到患者的体质差异,临床开展治疗时候也可选择食道调搏超速抑制法、食道调搏猝发脉冲法两种疗法,联合胺碘酮急救,可迅速恢复正常体征[ 4 ]。两种治疗方式虽有差异,但是都能够治疗此类疾病,结果较好。本文将收入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了食道调搏超速抑制法(对照组)、食道调搏猝发脉冲法(观察组)两种方式开展治疗研究,结果表示食道调搏猝发脉冲法综合治疗有效率结果优于食道调搏超速抑制法,综合治疗满意率更高,结果均优于食道调搏超速抑制法,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殿斌, 吴刚, 崔志良. 食道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 25 (10): 44-45.
[2]郑锐贵, 范金茂. 经食道不同刺激方式对终止冠心病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比分析 [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9, 9 (12): 35-37.
[3]寇轩粉. 食管心房调搏术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分析 [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 32 (02): 184-185.
[4]关欣, 贾志越, 杨凤翔. 食道调搏不同刺激方式对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研究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 (03): 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