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卫刚杰 李亚新
山西运城市平陆县平陆中学 044300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提倡让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相较于学生日常的课堂短篇文章阅读而言更具有难度,但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学生长期阅读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整本书阅读通常集中在学生的课外独立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创新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阅读时有更多的选择,有利于满足学生们的个性需求和学习能力发展需要。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
引言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位于新课标学习任务群之首,贯穿新教材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部分。在新课改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成为关注的焦点。高效的阅读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而且是学生实现深度阅读、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科学制定阅读目标、多措并举、多课并举、开展课外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探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1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涵
整本书阅读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进行一整本书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内容、内涵,形成一定的核心素养。在开展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及人文性特征充分体现出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及素养。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充分提升,可以推进阅读教学的改革创新。所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学生全面的成长与发展的基础。
2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2.1身居静室
对于普通人而言,阅读需要一个宁静的地方。而且对于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的平静。安静地阅读是一条与心灵一起长大的美妙旅途。在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时,安静地阅读也是一种毅力与兴趣的表现。根据研究发现,在国内,更加热爱阅读的人仍然是高中生。随着孩子们的课后作业量和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阅读时间也越来越少。我们希望让学生明白,阅读并不只是用来应付考试,而是一种学习和休闲的方式,一种积极的心态。我们要在适当的时候让语文课堂平静,心静下来,才会有智慧。能够在繁华喧闹的世界里安静地看书,这是一种伟大的智慧。
2.2以学生需求为依据,选择适合的整本书阅读材料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可以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率及质量造成影响,可以对高中语文教学造成间接影响。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发现,如果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引入相应的材料,学生可以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可以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所以教学实效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明确,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并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接下来的整本书阅读材料的选择提供保障。其次,教师要在选择整本书阅读材料的时候考虑到学生的情况,考虑到教学目标,确保所选择的教学材料可以发挥出效用,可以使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提升。在进行阅读材料的选择时,教师要以经典著作当作首选,因为具有一定的内涵,且经历了上百年的沉淀,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熏陶。
2.3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在对整本书进行阅读时,阅读量是比较大的,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对整本书籍的阅读,对学生的自律性以及阅读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面对较大的阅读量,学生想要在短时间完成阅读,并高效掌握书籍中的故事内容,就要在阅读时有所侧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速读和精读两种方法开展整本书阅读。学生在对整本书进行首次阅读时,可以采用速读的阅读方法,所谓速读就是快速阅读,与精度是相对立的,速度强调学生对书籍内容进行快速浏览,要一目三行,保证阅读效率的同时,掌握书籍基本脉络和故事内容。而当学生在速读时,针对某一片段内容理解不清楚时,可以用笔做下记号,再次阅读时对其进行仔细的揣摩和研究。而对整本书进行精读时,主要针对速读中难以理解的部分。在精读中,学生可以针对书籍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不同人物形象等发表自身的看法,通过锻炼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在学生的写作中,优秀的写作文章也是要用到一些修辞手法和对人物特点描写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帮助。当然学生在阅读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敢于对文本内容质疑。在书籍中作者会提出一些观点,但其仅代表其个人的观点,学生也可以通过对其观点进行思考而质疑,在思考与质疑中锻炼学生阅读的思维。
2.4安排写读后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力
学生在完成整本书阅读以后,教师应当开展总结性教学活动来加强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思考和探究,使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阅读经验探究作品内容的主题,理解作者在书中表达的个性生活感悟、哲学思想和审美价值等,以此方便学生与作者展开对话,有效拉近阅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应当引导本班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审美感受写在读后感当中,使学生在写读后感的同时重新梳理文章内容,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作品内容的印象,从而提升他们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思维品质等语文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教学已经成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部分,而在当前的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将自己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获得一定的知识,形成一定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传授学生阅读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廖勇斌.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谈[J].当代家庭教育,2019(27):7-8.
[2]殷连娣.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培养[J].智力,2018(27):73-74.
[3]王丽娟.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性思考[J].广西教育,2019(3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