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的标准化现场建设研究
王勇刚
山东雄狮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枣庄 277599
摘要:项目标准化建设包括组织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组织标准化指部门与职能、岗位与职责、总编制与岗位编制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指建立各类型项目全生命周期标准化管理体系,现场标准化指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与工程实体质量标准化,包括施工安全设施标准化、施工工艺流程标准化、施工做法标准化等。
关键词: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化;施工做法标准化
引言: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建筑企业纷纷推进业务多元化发展与商业模式升级。但传统业务、传统模式的标准化体系难以适应新业务、新模式项目管理需要,且新业务、新模式项目标准化建设推进缓慢,项目履约水平参差不齐,客户满意度不高,影响新兴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推进项目标准化现场管理体系建设,已成为建筑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1标准化现场建设的重要性
1.1提升施工效率
标准化施工现场管理能够大幅度减少现场的不确定性和变动,提高整体施工效率。通过制定并遵循标准化操作手册和流程,施工现场的各个工序可以更顺畅地进行。物料和设备的标准化管理,使得物资采购、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更加规范,避免了因物资供应不及时或不合理而造成的施工停顿。标准化的现场管理和施工流程,能够有效减少现场的摩擦和协调问题,工期的控制更加精确,有助于缩短整体项目周期。
1.2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的核心,而标准化管理在这一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操作,这种标准化流程减少了人为操作的误差,确保了每个施工步骤的高质量执行。标准化工艺和技术的运用确保了不同施工班组和不同工人完成相同任务时的质量一致性。无论哪个班组进行施工,都遵循相同的技术标准,保证了工艺的稳定性。
1.3强化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标准化现场建设能够有效强化施工安全。通过标准化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的设置,如脚手架、护栏、安全网、警示标识等,确保施工人员在危险环境下也能得到足够的保护。所有安全措施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减少了因忽视安全而发生事故的风险。每个施工现场都有标准化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程序,包括火灾、电气故障、设备故障、坍塌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案。
1.4提升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标准化的现场管理和物资配送系统确保材料和设备的运输路径合理,减少不必要的搬运和运输时间,从而提升整体施工效率。施工设备的管理也应标准化,定期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高效运行,避免设备故障导致的停工和资源浪费。
1.5可复制性
标准化施工流程和做法是经过不断实践验证的最佳方案,通过总结和提炼,能够在不同的项目中进行推广和复制,这种“成功的模板”可以帮助施工单位在未来的项目中避免重新摸索,提高项目启动和执行的效率。对于大型建筑企业来说,标准化施工现场管理有助于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提高项目质量,还能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多个项目,特别是在跨地区或跨项目的情况下,标准化可以提高管理的统一性和执行力,推动行业向更高标准发展。
2、工程施工标准化现场的现状
2.1工程标准体系建设难度较大
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业主单位、企业相关部门对各类型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的配备要求不统一,直营、联营、联合体等业务开拓模式的责权利与企业管控重点各有不同,投建营、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等承包模式差异较大,房建工程、市政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水利工程、水电工程等行业领域现场标准化要求亦有所区别,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现场标准化要求不尽相同,一套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很难适应各种模式、各行业、各相关方的要求。
2.2工程项目部定岗定编工作推进滞后
部分建筑企业重视两级总部的定岗定编工作,而对项目部定岗定编重视程度不够,只明确项目部部门设置与职责,未明确项目部定岗定编的参考标准,不利于项目部各岗位人员的统一培养与项目管理人员的统筹集中调配,易出现某些项目人员臃肿不放人、某些项目人员紧缺难调人等现象。
2.3工程施工标准化现场管理较粗放
部分建筑企业现场管理体系不健全、精细化程度不高,对关键管控要点识别不全、措施不当,对项目的过度管理与缺位管理现象并存,上级单位发布新的管理要求或项目管理体系运行发现了问题,才对项目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升级,传统粗放式管理、经验管理模式未完全转变,对项目管理团队的能力水平依赖比较明显。
2.4工程施工标准化现场落实不到位
部分建筑企业制定了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手册与工程实体质量标准化手册,但各项目部执行落实情况千差万别,导致施工现场形象与工程实体质量参差不齐,出现同一业主部分项目质量好、部分项目质量差的现象,降低了客户满意度,影响企业品牌建设和滚动经营能力。
3、建筑工程施工的标准化现场建设研究
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涵盖多个方面,旨在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内容可能因工程类型、规模、地域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化建设方案,并严格执行,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可靠保障。以下是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3.1施工操作规程的标准化:制定标准的施工工艺流程、作业方法,并使用流程图、责任表等工具进行规范。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施工作业,杜绝随意改动工艺。
3.2质量管控的标准化:建立全面的质检体系,制定标准的质量验收规范,对材料进场、工序完成、成品检测等关键点进行质量把控,不合格品必须及时处理。
3.3施工机械使用的标准化:重型机械必须定期维护保养,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照驾驶。使用登记、作业过程都要进行标准化管理。
3.4规划与设计阶段的标准化:规划阶段需经业主审定,建成后要经监理工程师验收。设计阶段要确保施工图纸、技术方案和施工工艺符合标准化要求。
3.5施工队伍组建的标准化:确保施工人员具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能够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施工。
3.6加强组织保障标准化:项目标准体系建设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多个专业,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推动非常关键,对于新兴业务与新型承包模式,可积极尝试成立事业部或分子公司,培养新兴业务、新型承包模式的项目管理人才。
此外,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还包括规划、施工准备、进度控制、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标准化。这些标准化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化现场建设,可以提升现场的“均质化”管理水平,控制并提高项目管理的“下限”,但较难实现项目管理质的飞跃。若要提升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上限”,建筑企业需持续融合先进的管理理念,推进精益建造与数字化转型,推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并配备高素质的现场施工管理人才,建立高标准的人才“选用育留”体系,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常见隐患及安全监督管理要点.吴林兵.居舍,2023(25)
[2]许俊锋,王龚飞.外包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07):112-114.
[3]浅谈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及措施.金尧.居舍,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