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如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作者

李莎

梅州市平远县实验幼儿园 514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文明礼仪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的关键阶段,是孩子们社会化进程的起点,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意识,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幼儿园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及教学活动中的言行举止,不仅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良好的文明礼仪。

关键词: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教学活动;行为习惯;社会化

幼儿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孩子道德观念和社会行为的关键时期。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以及幼儿园教育中不断推进。文明礼仪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规范,不仅包括礼貌用语、待人接物的方式,还包括行为举止和对他人的尊重。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正处于塑造性格和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渗透文明礼仪教育,能够为孩子未来的社交能力、情感管理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

一、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文明礼仪是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尤其对于幼儿而言,礼仪教育不仅有助于他们良好社会行为的养成,还有助于他们对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理解。通过日常的文明礼仪教育,幼儿能够意识到尊重他人、遵循社会规范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并逐渐培养起成熟的情感管理和社会交往技能[1]。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正是通过与他人接触与互动的过程中形成自己最初的社交技能,因此在这一阶段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培养孩子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也能促进他们的自信心和情感认知。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

(一)通过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通过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渗透文明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将文明礼仪融入到每个细节中,如在用餐、排队、与人交流时,通过榜样的作用和语言指导,引导孩子们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通过与孩子们共同讨论礼仪的重要性,使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理解并践行文明礼仪。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孩子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礼仪的必要性和价值,进而形成稳定的社会行为模式。

例如,在用餐时,教师引导孩子们互相问候并使用“请”和“谢谢”这样的礼貌用语,培养孩子们的餐桌礼仪;在排队等候时,教师通过示范正确排队的行为,并鼓励孩子们主动与他人保持距离,尊重他人;在与人交流时,教师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倾听他人并轮流发言。通过这些具体的日常活动,孩子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二)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教学法进行礼仪教育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教学法进行礼仪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文明礼仪。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如家庭聚餐、拜访朋友、购物等,教师设计不同的情境,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实际体验礼仪行为。这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如何表达礼貌、如何待人接物,培养他们在真实环境中的礼仪习惯。同时,角色扮演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内化礼仪规范。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访客到来”的情境,让孩子们扮演主人和客人,体验迎接客人、问候、递送饮料等礼仪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如何用礼貌的语言和动作表达欢迎,还能在游戏中体会到与他人交往时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通过情境模拟,孩子们能更自然地将学到的礼仪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文明礼仪意识。

(三)通过集体活动与游戏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通过集体活动与游戏渗透文明礼仪教育,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学习如何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游戏作为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可以结合礼仪内容设计情节,通过模拟场景和角色扮演,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并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2]。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在游戏中乐于参与,还能自然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礼仪,为日后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例如,在幼儿园的一次集体活动中,教师组织了一个“礼貌大赛”,让孩子们在模拟的场景中进行问候、请让等互动,鼓励孩子们互相使用“请”“谢谢”和“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在游戏中,孩子们分角色扮演,模拟家庭聚会、商店购物等日常生活场景,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基本的礼仪规范。同时,教师在游戏中提供适当的引导,帮助孩子们纠正不礼貌的行为,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论:在幼儿园教育中,文明礼仪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活动的有机渗透,教师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行为规范,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育内容,使文明礼仪教育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通过系统的礼仪教育,幼儿将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并为他们未来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孔令萍.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渗透文明礼仪教育的路径[J].科普童话,2023:122-124.

[2]王润琴,刘妍.有效渗透礼仪教育 优化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J].教育革新,2023(7):1.

通过试验,确定刀头角度,外刃口数,内刃口数最佳值为:角度90°,外刃口数8,内刃口数3。

2.4.2动力源的设计实现

确定清理耙钉需要的转速和扭矩,为动力源选型提供数据支持。

试验一:清理耙钉转速测试。按已设计好的刀头结构制作如图5所示的简易手动耙钉烟垢刮除器。

随机选取100枚耙钉,用简易手动耙钉烟垢刮除器绕耙钉旋转,手动刮除烟垢直至清理干净,并记录旋转圈数。

试验结果:手动刮除1枚耙钉的烟垢最少需要43转,最多需要55转,平均需要50.97 转,

日常使用的转速为1500转/分钟的手持电钻,满速25转/秒,2.2秒就达到55转。

试验二:清理耙钉扭矩测试。随机挑选10枚耙钉,用扭力扳手旋转样件除垢,记录扭矩数据如下:

去除耙钉上的烟垢需要4.5-8.1NM的扭矩才能完成清理,取最大值8.1NM,加安全保障系数2.0,所以需要扭矩大于16.2NM的动力源。

查阅手持电钻的说明书,其扭矩为1~20NM,达到设计要求。因此,选取1500转/分钟的手持电钻作为耙钉自动清洁工具的动力源。

2.4.3刀柄的适应性设计

刀柄是刀头与动力源联结的部件。选取手持电钻作为耙钉自动清洁工具的动力源后,根据选择的手持电钻的钻夹头,结合钻花的钻柄结构进行刀柄的适应性设计。

刀柄与手持电钻的三爪夹头契合,才能安装紧固,确保旋转过程中不松脱,不震颤。根据已选取的电钻的钻夹头结构尺寸,为了保证刀柄能被电钻夹头有效夹持,刀柄长度设计为20mm,对边设计为长8mm。

对刀柄能承受的最大扭矩进行校核:

根据扭矩实验的结果,我们知道,清理耙钉需要16.2nm的扭矩,那么刀柄所能承受的扭矩必须≥16.2Nm。我们对选用的刀柄进行扭矩校核:

校核公式为Tpmax=3.14/12×d3×Ts

Tpmax为六棱刀柄能承受的最大扭矩

d为截面对边长

Ts为304材料的剪切屈服点

304不锈钢的Ts在340MPa~450MPa之间

Tpmax=3.14/12×d3×Ts=3.14/12×d3×Ts=60.288Nm

60.288Nm>16.2Nm

结论:对边长8mm,长20mm的刀柄满足清理耙钉扭矩需求

2.4.4 安全护罩的设计实现

2.4.4.1安全护罩材质

机器护罩的常用材质包括不锈钢、‌铝合金、‌尼龙布、‌PVC板、‌橡胶复合布等。从自动清洁工具的结构性能和使用要求的角度,结合清洁工具密封性、适应性、防护等级、外观设计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能防锈,硬度高的304不锈钢作为耙钉自动清洁工具的安全护罩材质。‌

2.4.4.2安全护罩结构

安全护罩结构设计如图6,为保证刀体运转中不与安全护罩干涉,安全护罩与刀体间隙设计为5mm。清洁耙钉后刀体与护罩间会存留污垢,为便于清洁,安全护罩设计为分体式,通过摩擦系数小,油润滑转速高的滑动轴承与刀体连接。为保证护罩在工作中保持稳定,护罩设计了固定手柄,固定手柄与护罩采取螺纹连接的方式。工作中护罩不转动,没有伤害操作人员的可能。

应用效果

试验设计

设备:某烟厂提升机。

方法:分别统计一个月(4次),某烟厂人工用毛巾、钢丝刷手动清洁9台提升机耙钉使用时间和用耙钉自动清洁工具清洁9台提升机耙钉使用时间。

数据分析

3.2.1人工清洁与耙钉自动清洁工具清洁耗时对比

经济效益分析

提升机耙钉自动清洁工具的实现,节省了设备清洁保养人力,节约了时间成本,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和能源消耗,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研制成本:10620元

每年节约工时:(590-40)×12=6600小时

按20元/小时工价计算:

节约资金:6600×20-10620=121380元

每年节约清理人工费用12万余元。

结论

耙钉自动清洁工具拆装方便,性能稳定,安全性能高,用其清洁耙钉,用时减少90%以上,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对于其他类似耙钉的圆椎形设备元器件的清洁,只需对刀体内腔形状及尺寸进行适应性改进即可实现,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潘佳金.百变万能电动清洁器[J].学苑创造(7-9年级阅读),2024(04):5.

[2]Cheng Wenfei,Hua Runmin,Liu Chang,等.多功能模块化清洁工具设计[J].工业设计,2024(05):20.

[3]胡紫霞.实用的清洁工具——吸尘器[J].阅读,2023(30):36-38.

[4]张皓东,张璧瑜,王继东.一种多功能家政清污工具设计[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01):142-144.

[5]崔爱蕾,王宝辉,张丽华.稠油热注炉化学清烟垢剂的研制及评价[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03):43-45+120.

[6]谢黎明,唐林虎,张季惠.高速旋转刀具系统动平衡技术的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6,(0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