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

赵立娟

榆树市土桥镇十四户中心小学校130429

摘 要: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当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使命。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学科,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起着奠基性作用。其中,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迫在眉睫。本文将从巧设问题引导、拓展阅读资源、引导自主探究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创新思路,助力学生在阅读中实现全面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一、巧设问题引导,培养思维能力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问题犹如思维的导火索,它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促使其主动探寻解决之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的问题引导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当面对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积极的思考者。他们需要深入剖析文本,梳理文章结构,从段落关系、情节推进等方面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在分析人物特点时,要透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细节,挖掘其背后的性格特质与情感变化。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逐步构建,学会有条理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也得以发展,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质疑、评价【1】。

在教授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时,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上课伊始,教师提问:“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大潮的壮观?” 学生们迅速沉浸到文本阅读中。在思考第一个问题时,他们逐字逐句研读,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描写时间、场景变化的语句。有的学生发现 “午后一点左右” 点明了时间,从 “江面很平静” 到 “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再到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等语句,清晰展现出作者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行文。在探讨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语句中的关键词,像 “闷雷滚动” 形象地描绘出潮来前声音的低沉;“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大潮的汹涌澎湃。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发现,在交流与思考中,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锻炼,对文本的理解也更加深入透彻。​

二、拓展阅读资源,丰富知识储备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学习已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广泛阅读犹如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往多元世界的大门。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每一次阅读新的文本,都是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增添新的知识节点,这些节点相互关联,逐渐构建起更为庞大、复杂且稳固的知识网络。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像西方的童话故事、东方的神话传说,蕴含着独特的价值观、风俗习惯与思维方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维得以在不同文化维度间穿梭,加深对世界多元性的理解。各类主题的文本,如科幻作品激发学生对未来科技的想象,历史故事让学生领略岁月长河中的风云变幻,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2】。

在教授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后,教师充分意识到拓展阅读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深入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教师精心挑选了《中国民间故事精选》中的一系列经典篇目推荐给学生,如《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等。教师组织班级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在阅读后交流心得。在分享会上,学生们积极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谈到,读《牛郎织女》时,被故事中真挚的爱情所打动,同时也了解到古代人们对星辰的浪漫想象;还有学生分享读《孟姜女哭长城》的感受,不仅知晓了秦朝繁重的劳役,更惊叹于民间故事通过夸张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通过阅读这些拓展资源,学生们不仅沉浸在精彩的故事内容中,更深入挖掘到民间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对比不同故事的写作手法与语言特色时,知识储备不断丰富,文化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引导自主探究,提升学习能力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不断加快,终身学习已成为个体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而自主学习,正是开启终身学习大门的钥匙。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学生被引导进行自主探究阅读内容时,他们的大脑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不再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而是主动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各种学习资源去探索未知。在这一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得以锻炼,他们需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整合,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逐步提升,面对阅读中遇到的困惑,学生会尝试通过不同途径寻找答案。这种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内容,更能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涵盖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宰者,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在教授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时,课堂上教师巧妙引导学生开启自主探究之旅。教师先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课文里讲了蒲公英、苍耳和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那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植物,它们又是怎么送自己的宝宝去远方的呢?大家去探究一下吧。” 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奔向学校图书馆,在科普类书籍中仔细翻阅;有的则在家长的协助下,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遇到不少难题,比如网络上信息繁杂,难以分辨真假。但他们并未退缩,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筛选权威信息。最终,学生们收获颇丰,不仅知晓了椰子靠水漂流到远方扎根,凤仙花成熟后会将种子弹射出去,还了解到鬼针草靠附着在动物皮毛上传播等有趣方式。通过这次自主探究,学生们对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掌握得更为牢固,学习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巧设问题引导、拓展阅读资源和引导自主探究等教学策略,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成效显著。这些策略分别从思维培养、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提升等方面发力,全方位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当然,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永无止境,教育工作者需持续关注教育动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创新与完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未来的发展筑牢根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邓璞.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模式研究[J].智力,2024,(36):123-126.

[2]董雅宁.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24,(3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