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对项目进度的影响及优化

作者

尹宗仁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650200

一、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涉及面广等特点,项目进度的管控面临诸多挑战。合同作为连接项目各参与方的纽带,明确了各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按计划顺利推进。有效的合同管理能够协调各方利益,合理分配资源,及时应对工程建设中的变数,为项目进度提供坚实保障;反之,若合同管理不善,极易引发纠纷、延误工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深入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对项目进度的影响及优化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一)合同类型多样

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采购等多个环节,相应地需要签订多种类型的合同,如工程总承包合同、施工合同、设备供货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等。每种合同的条款、重点及风险点各不相同,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准确把握各类合同的关键要素。

(二)合同条款复杂

鉴于水利水电工程的专业性与特殊性,合同条款往往较为繁杂,涵盖工程范围、质量标准、工期要求、价款支付、变更程序、违约责任等诸多方面。这些条款不仅要满足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还要充分考虑工程实际情况,确保具有可操作性,对合同起草、审核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极高要求。

(三)合同履行周期长

从项目前期筹备到竣工验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通常历时数年,合同履行贯穿始终。在这漫长过程中,受自然环境、政策法规、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工程情况可能发生诸多变化,要求合同管理具备动态适应性,能够及时调整合同执行策略,保障各方权益。

三、合同管理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进度的影响

(一)合同签订阶段

1.合同条款不严谨

若合同条款模糊、歧义或存在漏洞,易导致各方对合同内容理解不一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引发争议,进而延误工期。例如,工程范围界定不清,可能使施工方与业主对某些施工内容的归属产生分歧,造成施工停滞,影响整体进度。

2.工期约定不合理

工期设定未充分考虑工程难度、地质条件、气候因素等,过于乐观或紧迫,会使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面临巨大压力,为赶工期可能牺牲质量,后期又因质量问题返工,反而延长工期;或因无法按时完工,引发违约纠纷,同样阻碍项目推进。

(二)合同履行阶段

1.工程款支付不及时

业主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支付工程款是施工方维持资金链正常运转、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若工程款支付延迟,施工方可能因资金短缺无力采购材料、支付工人工资,导致施工进度放缓甚至停工。据相关统计,约30%的水利水电工程工期延误是由工程款支付问题引发。

2.合同双方沟通不畅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施工方、监理等各方缺乏有效沟通,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会使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积累的矛盾逐渐影响施工节奏。如施工方发现设计图纸问题,若不能迅速反馈给设计单位并得到及时修改,施工将无法正常进行,延误工期。

(三)合同变更阶段

1.变更程序繁琐

水利水电工程受地质条件变化、设计优化等因素影响,合同变更频繁。但如果变更程序复杂、审批周期长,施工方在等待变更批复期间往往只能暂停相关施工,造成时间浪费,延误工期。例如,某水电站工程因地质勘察不充分,基础处理方案需变更,由于变更手续繁琐,耗时近两个月,严重影响了项目整体进度。

2.变更费用争议

合同变更通常伴随着费用调整,若双方对变更费用的计算、分担无法达成一致,会陷入僵持,影响工程后续推进。如因材料价格上涨引发的变更,业主与施工方对价格涨幅的承担比例存在分歧,导致施工停滞,工期延长。

(四)合同纠纷处理阶段

1.纠纷解决机制不完善

当合同纠纷发生时,若缺乏明确、高效的解决机制,双方通过漫长的诉讼或仲裁程序解决问题,工程将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司法程序通常耗时费力,在此期间,项目进度基本停滞,造成巨大损失。

2.纠纷处理不及时

即使有解决机制,但若不能及时启动、快速处理纠纷,同样会延误工期。如施工方因质量问题被索赔,双方未能迅速协商解决,随着时间推移,问题愈发复杂,施工进度也受到严重影响。

四、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合同签订阶段优化

1.严谨拟定合同条款

组织专业法律、技术、造价人员共同参与合同起草,对工程范围、质量标准、工期、价款支付等核心条款进行反复推敲,确保条款清晰、准确、无歧义。采用标准合同范本,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补充,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边界,避免潜在纠纷。

2.科学确定工期

充分调研工程地质、水文、气候等基础资料,结合类似工程经验,运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工期模拟分析,合理确定工期。同时,在合同中预留一定弹性时间,以应对不可抗力等突发情况,确保工期约定科学合理。

(二)合同履行阶段优化

1.建立健全工程款支付保障机制

业主应制定合理的工程款支付计划,并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设立工程款专项账户,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引入第三方支付担保,如银行保函、工程担保公司担保等,增强施工方对工程款支付的信心,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2.加强合同双方沟通协调

建立定期的合同履行沟通会议制度,业主、施工方、监理等各方及时交流工程进展、问题及需求。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文件、图纸、指令等信息实时共享,提高沟通效率,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避免因信息不畅影响进度。

(三)合同变更阶段优化

1.简化变更程序

制定明确、便捷的合同变更流程,明确各部门、各环节的审批时限,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于紧急变更,允许先实施后补办手续,但需留存充分证据,确保变更实施与审批同步推进,减少施工等待时间。

2.合理确定变更费用

建立公平、透明的变更费用确定机制,依据合同约定、市场行情、造价定额等,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变更费用。引入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进行评估审核,确保变更费用合理,避免费用争议影响工程进度。

(四)合同纠纷处理阶段优化

1.完善纠纷解决机制

在合同签订时,明确约定纠纷解决方式,优先选择协商、调解等非诉讼方式,建立纠纷快速调解通道,如由行业协会、专家组成调解委员会,及时介入纠纷调解。若协商无果,再依法通过诉讼或仲裁解决,缩短纠纷解决周期。

五、结论

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对项目进度起着决定性作用,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从合同签订的严谨性、履行的顺畅性、变更的合理性到纠纷处理的及时性,每一个环节都紧密关联项目进度。通过实施科学的合同管理优化策略,如严谨拟定合同条款、强化履行保障、简化变更流程、完善纠纷解决机制等,能够有效协调各方利益,应对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变数,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按时、高质量完成。在未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随着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持续优化合同管理体系,将为项目成功实施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推动水利水电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宏。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中的进度管控要点 [J]. 水利水电技术,2022 (05): 78 - 82.

[2] 刘悦。合同变更对水利水电工程进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J]. 中国水利,2021 (09): 56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