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集电系统拓扑优化及直流送出技术适应性研究
陈珂焜 高宣龙 陈靖 颜金超 宋晓阳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99
随着全球清洁能源需求日益增长,海上风电凭借资源丰富、不占土地、风速稳定等优势备受瞩目。但海上风电场建设挑战重重,海洋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输电距离远等问题亟待解决。海上风电集电系统承担着汇集并传输风电机组电能至升压站的重任,其拓扑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乎风电场发电效率与运行成本。此外,传统交流送出技术在远距离输电时损耗大、稳定性差,直流送出技术因而成为研究热点,开展相关研究意义重大。
1 海上风电集电系统拓扑结构分析
1.1 放射状拓扑结构
放射状拓扑结构是最简单的集电系统拓扑形式,风电机组通过电缆直接连接到升压站。这种结构具有线路简单、投资成本低的优点,但随着风电场规模的扩大和风电机组数量的增加,放射状拓扑结构的可靠性会降低,一旦某条线路出现故障,将导致部分风电机组无法正常发电。
1.2 环形拓扑结构
环形拓扑结构中,风电机组通过电缆连接成一个闭合的环路。与放射状拓扑结构相比,环形拓扑结构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当某条线路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环路中的其他路径继续传输电能。然而,环形拓扑结构的电缆长度较长,投资成本较高,且在故障定位和修复方面相对复杂。
1.3 星-环混合拓扑结构
星-环混合拓扑结构独具优势,它巧妙融合了放射状与环形拓扑结构的长处。具体而言,该结构将风电场合理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在每个子区域内部采用放射状拓扑结构进行布局。而各子区域之间,则通过环形拓扑结构实现连接。如此一来,既保障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投资成本。
2 海上风电集电系统拓扑优化方法
2.1 基于经济性的拓扑优化
在开展集电系统拓扑优化工作时,经济性是不容忽视的关键考量因素。为此,可构建经济性评价模型,全面纳入电缆成本、施工成本以及运行维护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对各类拓扑结构展开细致的成本分析。同时,借助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智能优化算法,在众多可能的拓扑结构中,精准探寻出经济性最优的方案。
2.2 基于可靠性的拓扑优化
可靠性是海上风电集电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通过建立可靠性评估模型,考虑线路故障率、修复时间等因素,对不同拓扑结构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可以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计算不同拓扑结构的可靠性指标,如系统可用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等。在优化过程中,以可靠性为约束条件,寻找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经济性较好的拓扑结构。
2.3 多目标优化方法
由于经济性和可靠性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因此需要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靠性两个目标。可以采用加权求和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通过调整权重系数,可以得到不同侧重点的优化结果,为决策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3 直流送出技术原理及优势
3.1 直流送出技术原理
直流送出技术依托直流输电原理运作。海上风电场产生的交流电,会先输送至海上换流站,在这里被转换为直流电。随后,直流电经由直流电缆输送到陆上电网。到达陆上后,再通过陆上换流站将直流电转换回交流电,并入电网。整个直流送出系统主要由海上换流站、直流电缆以及陆上换流站这三部分关键组件构成。
3.2 直流送出技术优势
3.2.1 远距离输电能力强
在电力传输领域,直流输电优势显著。与交流输电不同,它不存在电容电流和电感损耗问题。当面临远距离输电场景时,这一特性使其优势尽显。凭借这一特点,直流输电可有效减少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极大提
升输电效率,降低输电成本。
3.2.2 稳定性好
直流输电系统在稳定性方面表现卓越。交流输电存在同步稳定问题,这给系统运行带来诸多不确定性。而直流输电系统不存在此类问题,能够避免因同步不稳定引发的各种故障,从而大幅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电力供应的持续与安全。
3.2.3 控制灵活
直流输电系统具备出色的控制灵活性。通过精准控制换流器的触发角和熄弧角等关键参数,操作人员能够依据实际需求,对输电功率进行灵活调整。这种灵活的控制方式,使得直流输电系统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工况,满足多样化的电力传输要求。
3.2.4 占用海域面积小
直流输电在海洋环境应用中,具有占用海域面积小的优势。直流电缆的敷设方式更为灵活多样,能够根据海洋地形和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规划。这不仅减少了对海洋环境的干扰,还能在有限的海域空间内实现高效的电力传输,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意义重大。
4 直流送出技术在海上风电中的适应性分析
4.1 技术适应性
直流送出技术在海上风电中的应用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如换流器的设计和控制、直流电缆的选型和敷设、海上换流站的布置和防护等。目前,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电缆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技术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直流送出技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4.2 经济适应性
虽然直流送出技术在设备投资和建设成本方面相对较高,但在远距离输电时,其较低的输电损耗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经济性分析,可以综合考虑设备投资、输电损耗、运行维护成本等因素,评估直流送出技术在不同海上风电场规模和输电距离下的经济适应性。
4.3 环境适应性
海上风电场的建设需要考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直流送出技术相对于交流送出技术,在电磁辐射、噪声等方面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较小。同时,直流电缆的敷设方式可以减少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
4.4 面临的挑战
尽管直流送出技术在海上风电中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诊断和保护技术相对复杂,需要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和快速性;海上换流站的运行维护难度较大,需要研发适合海洋环境的维护技术和设备;直流送出技术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够完善,需要加强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上风电集电系统的拓扑优化和直流送出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海上风电场发电效率和输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不同拓扑结构的分析和优化方法的研究,可以选择出适合不同海上风电场规模和需求的集电系统拓扑结构。直流送出技术凭借其远距离输电能力强、稳定性好等优势,在海上风电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但也面临着一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挑战。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对直流送出技术的关键技术研究,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直流送出技术在海上风电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海上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明煌,王秀丽,刘沈全,等.分频输电应用于深远海风电并网的技术经济性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43(5).
[2]文卫兵 ,赵峥 ,李明,等海上风电柔性直流系统设计及工程应用全球能源互联网,2023,6(1).
[3]王秀丽,赵勃扬,黄明煌,等.大规模深远海风电送出方式比较及集成设计关键技术研究[J].全球能源互联网,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