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张雅智

身份证号:130705198304020613

1 BIM 技术性质及作用

1.1 BIM 技术性质

相较于 CAD 来说,BIM 技术不同点就是可开展数字模拟和数据集成作业。BIM 技术能汇集工程中的各项施工数据,并将各不相同的施工参数转化为可视化数字模型,旨在全面实时地监测工程的施工状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推广和运用BIM 技术时,需借助一些软件才能发挥作用,各软件所持有的信息可以共享。BIM 技术有可视化优势,可利用三维立体图形来展示整个建筑,使工程各流程间的沟通更为有效,也能将真实的工程进度和施工实况传递给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的解决措施,更好地处理施工问题,为工程增质提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推广和运用BIM 技术,能有效证明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协调性。建筑工程施工通常配备有较多的施工部门和施工员工,这加大了施工管理的困难程度,这时便可利用BIM 技术较强的协调性优点,以便更好地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此外,BIM 技术能有效提高各个施工单位间通力合作的能力,以三维模型来显现出工程施工实况,为各单位提供较为详细的工程方案,严格根据方案来开展现场施工作业,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有效处理施工问题,从而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1.2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2.1 提高数据信息处理的精准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研发速度不断加快,BIM 技术平台的核算效率和数据处理的精准性也随之不断提高。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推广和运用可视化4D 管理模式,将三维立体模型和工程进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工程质量管理者对结合后的三维模型进行利用,实时监测和观察到现场施工情况,提出科学的处理方式和优化措施,使工程质量和施工速度均有所提高。

1.2.2 提升建筑工程施建管理水准

在管理施工质量的过程中运用BIM 技术,在有助于将工程图纸有效地整合起来的同时,还可为重要流程提供指导作用且实时更新监测施工现场的相关数据,使综合建筑工程管理效果更加良好。此外,在工程全周期内BIM 技术可快速地整合施工数据,并对其进行管理,很大程度上为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引入BIM 技术,其建立的三维模型具有直观性、可视性和关联性,这些性能为管理员做出施工流程管理和工程进度管理等重大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为施工质量提供了保障。同时,BIM 技术的集成化管理特征可归结为各道施工流程的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改良,进而有效提高工程管理队伍和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1.2.3 利用虚拟施工预先排查问题

在正式开展施工作业前,利用BIM 技术的虚拟能力来有效检验施工计划是否可靠,在检验合格后再开展实际的施工作业,如此能提高施工质量,将某些施工问题提前处理。比如,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工程进度来输入相关数据并构建模型,可及时查找出施工环节的不足之处和安全问题,继而对其进行处理和解决。另外,利用虚拟技术能有效预测出施工期间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措施,从而保障工程质量。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设计

2.1 基于BIM 技术建立施工管理模型

本文着重推广和应用了BIM 技术,旨在有效克服传统管理方式和施工模式的不足之处。首先,可利用BIM 技术来构建工程管理模型,为管理工程的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利用CAD 软件来绘制出专业的施工图纸,需将各施工时期的数据全面囊括在该图纸内。可在BIM 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出工程施工样板,样板中包含了工程施工的所有分支专业,并根据施工情况来调整样板模型中的相关信息,使信息精准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在施工管理模型内传入工程样板信息和CAD 图纸相关内容,并将所有的操作基准点确定下来,对模型内的族定义下来,随后将其设定成施工管理的重要技术单元。

2.2 设置BIM 技术的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在上述管理模型创建完毕后,通过BIM 技术来创立可管理工程进度、工程成本、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在工程建设中,项目经理是最高层的管理人员,其工作职责是全方位统筹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在工程施工中占据了决定性的地位。在运用项目经理时候必须对其专业能力、BIM 技术软件熟练程度、BIM 技术软件操作能力以及全局统筹能力等全面地进行考虑。此外,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中心,在选用适宜的项目经理后,可利用BIM 技术来建立矩阵式管理组织结构,该结构可提高各施工流程、组织机构的交流效率,将各部门所负责的任务和责任确定下来,提高各部门的统筹能力和协调能力,有利于提高大规模工程施工的管理优势。

2.3 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

在上述管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BIM 技术来有效划分施工的各流程,施工时期不同选用的质量管理模式也会有所不同,这有利于更好地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将施工质量管理分为三个时期:事前、事中与事后质量控制管理。随后根据不同的施工质量管理时期,来设置出与之相匹配的质量管理模式。

事前质量管理主要指的是对施工准备阶段进行有效管理。在创建 BIM准备模型时,将项目集合构造、构件种类和材质等准备数据和信息上传到模型内,创建好模型。BIM 技术可视化的特征能够将整个工程完全地展现给施工人员,有助于使施工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施工内容。BIM 技术虚拟功能可进行施工试验,将质量管理的目标确定下来,全方位统筹设计好施工资源、人员以及平面布置等内容。在BIM 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出功能良好的质量管理数据库,可控制好现场的各个施工流程和要素,推动施工作业顺利开展。BIM 测量软件可有效检测出现场各施工信息的改变状况,再利用工程评估方式来评估和管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事中质量管理是指管理员查到质量问题后,通过 PDCA 循环施工质量控制理念和移动端来收集施工数据,以便实时分析和管理工程质量,并对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资源和工程进度等进行动态管理,并利用 BIM点云扫描功能来检测各项工作开展的情况和质量管理工作的进度,将其扫描后传递到数据库内,推动建筑工程顺利竣工。BIM 技术还具备虚拟漫游的特征,可在工程质量管理内充分发挥该特征的作用,通过电脑来动态监测和管理现场施工实况,及时检测和上传施工质量管理的不足之处。

事后质量管理指的是有效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提前编制出适宜的管理措施,并利用 BIM 可视化特征来分析和处理质量问题。RFID 射频识别模式可有效分析和研究施工质量,并对现存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整理出事后质量监控评估报告,将其上传到数据库内,为管理工程质量奠定良好的数据支持。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传统施工质量管理方式的不足,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本文基于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来引用BIM 技术,并提出更为优良的质量管理方式。通过本文的设计,可充分发挥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翔,施建焕,王玉秀.BIM 技术在住宅施工管理中的实践应用研究[J].四川建材,2023,49(04):213-21D

[2]叶黄嘉.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江西建材,2023(02):293-295

[3]马彬彬.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与建设,2022,36(06):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