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研究
杨亚利
身份证号:130104197801151821
1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基本因素
1.1 材料质量
原材料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混凝土质量又会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正式开始配制混凝土之前,对于混凝土的原材料一定要在质量上进行非常严格的审查和检验。有许多承包单位会为了一点小的个人利益,而在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上不断压缩,以至于所购买到的原材料质量不过关,而这样配制而成的混凝土质量也就达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质量要求,对于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以及后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来说,都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1.2 材料配合比例
混凝土的原材料有多种,而材料之间的不同配合比例,也会导致最终所形成的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性能表现有所不同。为了能够符合建筑工程的基本质量要求,一定要按照科学的配合比例来进行配置,严格地控制各种原材料的投入和使用,这样才能形成最佳性能的混凝土成品,也就能够为建筑工程最终的建设成果的质量做出一定的保障,可以根据骨料的规格来判断用水量,也可以根据建筑工程对混凝土强度以及耐久性方面的要求,来确定正确的水灰比例,而这些都会对最终的混凝土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1.3 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不当也会导致出现较多的混凝土质量问题,一个是混凝土模板的使用不正确,没有及时进行清理污垢,从而导致模板之间的衔接不能够紧密,从而引发后续的许多质量问题。因为混凝土振捣的时间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影响到后续混凝土浇筑的成果。
1.4 混凝土养护技术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也还是要注重后期的养护工作,虽然表面混凝土已经成了凝结状态,但是内部仍然有可能处于水化的状态,在混凝土不断成型的过程当中,其强度也在不断增强,但是在干燥的环境下,很有可能出现混凝土裂缝的现象。因此只有不断地保持表面的湿润,时常进行洒水,才不会对后续的使用造成影响。
2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通病
2.1 材料质量不合格
原材料质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较难把控的环节,在庞大的市场上鱼龙混杂,许多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许多假冒伪劣的产品。而一旦购买了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就会使得最终的混凝土质量受到巨大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将无法维持一定的稳定性,其质量水平也将无法维护建筑工程的安全,但往往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过关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工作人员在选购材料的过程中,没有仔细挑选和辨别,或者是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没有完成基本的质量检测,以及在材料运输过程中没有做好保存以及安全防护,这些因素都会使得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受损。
2.2 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混凝土浇筑之后整体结构不平整,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许多斑点或者是坑洞,出现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这样也会导致建筑结构无法稳定,出现质量安全问题。这种类型的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不高,并且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而形成这种凹凸不平现象的主要因素也来自多个方面。比如混凝土模板在使用之前没有进行彻底的清洁,还留存许多的杂质,浇筑完成之后,必然会导致表面结构的凹凸不平。再者,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没有及时进行洒水处理,没有保持一定的湿润度,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流失较快,从而导致出现结构不平整的情况。
2.3 漏筋问题
混凝土完成浇筑施工之后,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钢筋裸露的情况,而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通病。在许多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钢筋裸露的现象非常普遍,而这种问题的出现也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混凝土钢筋结构将无法维持平衡的稳定状态,在使用过程当中,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这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能够解决钢筋裸露的问题,建筑行业内部对此也在不断地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尽可能提前预防出现钢筋裸露的现象,而想要能够做好针对性的预防,首先需要找出造成混凝土钢筋裸露的主要因素。
3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技术
3.1 原材料质量严格把控
在正式开展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先针对混凝土的水泥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水泥应用过程中的凝结时间,以及水泥本身的粗细程度等都是检测的重要内容。而这些重要的检测数据,一定要严格的比对建筑行业内部的材料质量标准规范,一旦超出了合理的标准范围,严令禁止投入施工建设当中。一旦发现有不合质量规范的建筑材料,建筑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的质量规章制度来进行处理,及时将达不到质量标准规范的原材料进行消除和取缔,必要时也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也能使其他工作人员更加重视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和管理。除了水泥之外,骨料也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原材料之一,一般情况下,建筑行业内部对于骨料的质量参数要求会更高,要求骨料需要具有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不能掺入过多的杂质,水的含量比例也应该合适。
3.2 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
混凝土表面出现不平整的原因与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有很大关系,大部分的原因是操作过程的不规范,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科学操作。因此,一定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于各项施工要求和施工流程进行科学规范以及严格规定,坚决按照施工方案和计划来开展工作,有效地预防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的情况发生。对于混凝土模板一定要做好清洁工作,力求做到表面不留任何杂质,同时关注混凝土滋润情况,能够维持有一定的湿润程度,减少不必要的水分流失情况,不仅可以减少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发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出现。
3.3 重视露筋防治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尽早地提高设计的质量标准,这样在后期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也能尽可能地避免出现露筋现象。同时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力度,同时注意以下施工建设的要点。必须按照规定的,正确的施工顺序来完成各项施工环节,同时,确保施工材料能够规范地进行科学使用。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例,都需要配合好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做好实验,确保配合比例的科学之后,才可以正式在工程施工进行使用。在施工建设完成之后,出现了露筋现象,可以凿开混凝土进行弥补,在混凝土凿开的位置利用砂浆进行填补抹平,当凝固之后利用清水完成刷洗,再次利用混凝土完成填补,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露筋现象。
4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当中,混凝土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安全,所以首先对混凝土质量通病进行总结分析,并且根据质量问题的主要表现来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同时采用较高标准的施工技术,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分析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的问题形成主要原因,避免在未来出现同样的质量问题,共同推进建筑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放. 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研究[J]. 居业,2022(6):55-57
[2]宋丽俊,解析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对策防治措施[J].四川建 材,2022,48(6):22-23.
[3]张洪瑞: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2,7(11):26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