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村镇健身路径研究
高宇鹏 姜少英 杨天鑫 郭思岐 周宇
沈阳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院辽宁省沈阳市 110102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其目标在于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村镇健身作为乡村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与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健康的体魄是居民参与生产劳动、享受美好生活的基础,良好的健身氛围有助于塑造积极向上的乡风文明,而创新的健身模式还能带动乡村相关产业发展。因此,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村镇健身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村镇健身现状剖析
(一)健身设施与场地不足
多数村镇的健身设施建设滞后,种类有限且分布不均。常见的户外健身器材数量少,往往集中在村镇中心区域,偏远村落的居民难以使用。同时,缺乏室内健身场地,遇到恶劣天气,居民的健身活动就受到极大限制。此外,部分健身设施由于长期缺乏维护,损坏严重,无法正常使用,影响了居民的健身积极性。
(二)健身活动组织匮乏
目前,村镇的健身活动多处于自发状态,缺乏专业的组织与引导。虽有一些居民自发组织广场舞等活动,但缺乏科学规划和专业指导,健身效果难以保证。而且,活动形式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例如,青少年群体对球类运动、户外运动有较高热情,但村镇很少组织此类活动。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村镇健身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居民身体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合理的健身活动能够增强村镇居民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降低医疗成本。健康的身体使居民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提高劳动效率,享受更加丰富多元的生活,从而提升整体生活质量,这与乡村振兴中 “ 生活富裕” 的目标相契合。
(二)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塑造乡村新风貌
健身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氛围。通过组织各类健身比赛、健身文化节等活动,可以增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健身文化所倡导的健康、活力、进取的理念,有利于改变乡村传统的不良生活习惯,塑造文明、和谐的乡村新风貌。
(三)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村镇健身的发展能够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兴起。一方面,健身设施的建设、维护与更新需要投入资金,这将刺激建筑、制造等行业在乡村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健身活动的丰富,如举办乡村马拉松、户外拓展等特色赛事,能够吸引周边城市的游客,带动乡村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四、乡村振兴视域下村镇健身路径探索
(一)完善健身设施与场地建设
1、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村镇健身设施与场地的建设与维护。同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参与村镇健身设施的投资建设,如给予捐赠企业税收减免等政策。此外,将村镇健身设施建设纳入乡村规划体系,确保合理布局。
2、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根据村镇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及居民需求,因地制宜地规划健身场地。在人口密集的中心村镇,建设综合性健身广场,配备多种类型的健身器材、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在自然风光优美的村落,利用山水资源打造健身步道、骑行道等户外健身场地。同时,充分利用闲置的学校、厂房等资源,改造为室内健身中心,配备乒乓球桌、健身器械等设施。
(二)加强健身活动组织与指导
1、成立专业健身组织:在村镇层面成立健身协会或体育指导站,吸纳体育专业人才、健身爱好者等作为志愿者,负责组织开展各类健身活动,为居民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定期举办健身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居民。
2、丰富健身活动形式:结合村镇居民的兴趣爱好和文化特色,设计多样化的健身活动。除了传统的广场舞、太极拳等活动外,还可以组织乡村趣味运动会,设置与农事活动相关的比赛项目,如挑扁担接力、推独轮车比赛等。同时,开展球类比赛、健身操大赛等活动,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此外,利用节假日举办大型健身文化节,邀请专业表演团队进行展示,营造浓厚的健身氛围。
(三)提升居民健身意识
1、开展健身知识普及活动: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手册、设置宣传栏等方式,向村镇居民普及健身知识,包括健身的重要性、科学的健身方法、运动损伤预防等内容。定期邀请医学专家、健身教练到村镇进行现场讲解和示范,提高居民对健身的认知水平。
2、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在村镇中选拔健身积极分子,树立健身榜样。通过宣传他们的健身故事和成果,激发其他居民的健身热情。例如,组织健身榜样分享会,让他们讲述自己的健身经历和变化,鼓励更多居民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
(四)促进健身与乡村文化、产业融合
1、挖掘乡村文化融入健身项目:深入挖掘村镇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健身项目中。如将传统的舞龙、舞狮表演改编为健身龙舞、健身狮舞,让居民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传承民俗文化。结合农耕文化,开发农事健身游戏,如模拟插秧、收割等活动,使健身更具趣味性和乡土特色。
2、以健身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利用村镇的健身资源,发展乡村体育旅游产业。打造健身主题旅游线路,将健身场地、乡村景点、特色民宿等串联起来,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举办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如乡村马拉松、自行车赛等,提升村镇的知名度,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产业的发展,实现健身与乡村产业的良性互动。
五、结论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村镇健身对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文化繁荣、推动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尽管当前村镇健身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完善健身设施与场地建设、加强健身活动组织与指导、提升居民健身意识以及促进健身与乡村文化和产业融合等路径,能够有效推动村镇健身事业的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目标,还能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应持续关注村镇健身的发展需求,不断探索创新,让健身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同时,各部门需协同合作,加强监督与评估,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真正让村镇健身发挥出最大效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 张金桥,陈颇。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 [J]. 学报,2019, 38 (1): 22-28.
[2] 卢文云,熊欢。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村落体育公共服务: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J]. 体育科学,2012, 32 (9): 3-10.
[3] 王京琼,张启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体育发展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 2 (11): 28-34.
[4] 杨海晨,汤立许,蔡仲林。民俗体育在农村学校体育中传承的困境与路径研究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6, 15 (1): 117-121.
基金项目:2024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乡村振兴的村镇联动健身画板》(项目编号:S202410176001)。
作者简介:高宇鹏,(2003.1.30-),男,汉族,辽宁省盘锦市,本科学历,从事体育教育教学与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