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跨领域合作模式研究
罗莉
津市市图书馆
引言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阅读能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与想象力,拓展视野,培养良好品质,对他们的智力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意义重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儿童阅读习惯与偏好发生转变,电子产品冲击着传统纸质阅读。图书馆是儿童阅读的重要阵地,需借跨领域合作实现新突破,为儿童阅读服务带来更多利好。从资源角度看,与学校、社区、企业等合作,可整合各方资源,丰富图书馆的图书、活动场地等。从服务内容上,与教育机构合作能更精准地把握儿童阅读需求,设计更专业的阅读指导。与文化机构合作可开展多样文化活动,提升阅读的趣味性。跨领域合作还能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儿童参与阅读活动,提高阅读服务的质量与效益,让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儿童阅读事业的发展。
1 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的现状与挑战
1.1 国内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现状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成效显著: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普遍设立少儿专属阅览区域;浙江等地构建了覆盖广泛的青少年儿童阅读服务网络;部分乡村农家书屋也创新打造儿童友好型阅读空间,推动优质阅读资源向基层延伸。但问题也不容忽视,优质资源集中于大城市,基层图书馆资源匮乏;活动形式单一,多为阅读分享,缺乏创新和吸引力;专业人才短缺,服务针对性、专业性欠缺,难以满足儿童多元阅读需求,制约了儿童阅读服务质量的提升。
1.2 当前服务面临的主要挑战
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资源方面,更新不及时,难以跟上儿童阅读需求的变化,且优质资源分布不均。服务内容上,活动形式单一,难以吸引儿童参与。专业人才匮乏,服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无法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指导。数字阅读的兴起,对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形成冲击,如何将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有效结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图书馆在跨领域合作方面也存在不足,与学校、社区等合作不够深入,难以整合各方资源,提升服务效果。图书馆还需在营造阅读氛围、满足儿童个性化阅读需求等方面下功夫,以应对当前的挑战。
2 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跨领域合作模式分析
2.1 与教育机构的合作模式
图书馆与学校合作开展儿童阅读服务的方式丰富多样。一方面,可开展“ 馆校一体化” 项目,在中小学内建立图书馆分馆,为学生输送海量阅读资源。如嘉兴市茶园小学智慧书房就是馆校合作模式的积极探索[1]。另一方面,图书馆与学校可共同制定合作方案,推进阅读活动,像江西省图书馆与十余所中小学创新开展的“ 星火少年馆校合作课” [2]。还可通过“ 图书馆 + 学校” 阅读阶梯计划,签订馆校合作协议,建立活动体系和管理制度,如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图书馆“ 小桔灯” 项目的做法[3]。这些合作能让图书馆资源与学校教学资源互补,为学生提供更便捷、丰富的阅读服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提升阅读素养。
2.2 与文化组织的合作模式
图书馆与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合作模式颇具创新性。山西省太原市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场馆形成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联盟,为不同学龄阶段学生提供课外实践课程[4]。杭州少儿分馆积极与出版社共建馆社合作教育基地,联合各区县图书馆共同开展丰富多样的少儿红色主题阅读推广活动,打造了“ 寻找家乡的红色印记” 等品牌阅读活动[5]。这些合作通过馆际交流,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将独立、分散的资源连接起来,降低了运作成本,扩大了服务范围,让文化资源得以更高效地利用,为儿童提供了更丰富多彩的文化阅读体验。
2.3 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模式
图书馆与科技企业合作,能借助新技术为儿童阅读服务带来诸多创新。
图书馆可利用增强现实技术,使绘本中的字符和场景以三维形式呈现,让儿童通过触摸屏幕与故事互动,如解谜或完成任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虚拟现实(VR)技术可创建沉浸式阅读环境,让儿童“ 进入” 故事中,直接与故事元素互动。图书馆还可开发绘本相关的教育游戏,将阅读与游戏元素结合,让儿童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学习和实践故事中的道德和教育主题。通过这些新技术,图书馆能提升儿童阅读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增强阅读的吸引力,使儿童更乐于参与阅读活动,提高阅读效果,为儿童阅读服务注入新的活力。
3、跨领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目标差异带来的挑战
在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跨领域合作中,不同机构的目标差异是难以忽视的问题。图书馆旨在为儿童提供优质阅读服务,促进阅读素养提升;学校更关注教学成果与学生成绩;文化机构可能侧重于文化传播与品牌建设;企业则追求经济效益与市场拓展。这种目标差异可能导致合作中出现方向偏差,如学校在合作中更注重活动对教学的辅助作用,而忽略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企业可能因追求利润,在合作项目中加入过多商业元素,影响阅读服务的公益性和纯粹性。目标不一致还会引发资源投入、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矛盾,增加合作沟通成本,降低合作效率。
3.2 资源投入与分配问题
资源投入与分配是跨领域合作中的一大难题。从投入角度看,不同机构对合作项目的资源投入意愿和能力不同。图书馆可能受限于资金和人力,难以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企业虽资金充裕,但更关注投入产出比,若预期收益不高,可能减少投入。文化机构提供的资源可能更偏向文化活动,与图书馆的阅读服务需求存在匹配度问题。在资源分配上,如何合理分配图书、活动场地、资金等资源,使各方都能满意,也是一个挑战。若分配不合理,会导致部分机构资源过剩而部分机构资源匮乏,影响合作项目的整体效果,甚至引发合作方的矛盾和不满,阻碍合作的顺利进行。
3.3 合作机制与制度障碍
合作机制不完善给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跨领域合作带来诸多挑战。目前,图书馆与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缺乏统一、规范的机制。在合作项目的决策上,往往缺乏有效的协商和决策机制,导致项目推进缓慢或决策不科学。在责任划分上,各方责任不明确,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利益分配机制也不完善,难以保障各方的合理利益,影响合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监督评估机制的缺失,使得合作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合作效果难以评估,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合作中的信息沟通机制也不顺畅,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影响合作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沈芳.“ 双减” 政策下未成年人阅读推广之馆校合作模式探索——以嘉兴市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2023,53(01):83-89.
[2] 刘景会,黄翠.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服务实践与探索——以江西省图书馆“ 星火少年馆校合作课” 项目为例[J].图书馆学刊,2024,46(04):69-71.
[3] 李楠. “ 双减”政策下公共图书馆开展馆校合作创新路径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 (13): 74-79.
[4] 吴可嘉.“ 双减” 政策下公共图书馆开展馆校合作阅读推广研究[J].图书馆,2023,(05):41-49.
[5] 高泉泉.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红色阅读推广服务的实践——以杭州图书馆少儿分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43(01):18-21+24.
[作者简介]
罗莉(1977—),女,馆员,研究方向:阅读推广服务。,湖南,常德, 4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