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模式在高校羽毛球专项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孙灵
太原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24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4年太原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PDCA循环模式在高校羽毛球专项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GB2024062)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孙灵.(1980.1):女:汉族:籍贯:浙江省绍兴市;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工作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摘要本研究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高校羽毛球专项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四个阶段优化教学过程。研究基于实验对比、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评估PDCA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教学方法的持续优化。研究进一步分析了PDCA循环在羽毛球专项教学中的适用性,提出相应改进策略,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PDCA循环模式;羽毛球教学;高校体育;应用策略。
一、引言
高校体育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如何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兴趣与自主训练能力,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PDCA循环模式作为质量管理领域的重要理论,强调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环节不断优化过程,提高工作效率。近年来,这一模式已在教育领域得到一定应用,但在高校体育教学,特别是羽毛球专项课程中的实践探索仍较为有限。现有研究多关注教学内容与训练方法的优化,对如何构建系统化、动态调整的教学流程关注不足。借助PDCA循环模式,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与可持续性[1]。
本研究围绕PDCA循环模式在羽毛球专项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结合实证分析,探索如何通过科学的教学循环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增强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组织结构,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二、PDCA循环模式概述
PDCA循环模式源于质量管理领域,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教育和管理体系中。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四个环节的动态循环,实现持续优化与改进。在教学领域,这一模式不仅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更强调了反馈与调整的重要性,使教学活动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形成有效的个性化培养机制。
计划阶段是教学优化的起点,要求教师基于学生基础与教学目标合理规划课程内容、训练方案和考核标准。实施阶段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关键,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训练手段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检查阶段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保障,通过阶段性测评、课堂反馈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2]。改进阶段则承载着教学提升的责任,对已有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优化训练强度、内容编排与个体指导策略,形成教学闭环,使教学效果不断优化。
PDCA循环模式的价值在于强调实践中的动态调整,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化局限,使教学过程更具科学性、灵活性与针对性。引入这一模式,不仅能够优化羽毛球专项教学,提高学生技术水平,也能培养其自主学习与反思能力,使体育教育真正发挥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作用。
三、高校羽毛球专项教学现状分析
教学方法上,单一的示范讲解与重复练习缺乏科学的反馈机制,教学缺乏互动性,学生难以形成深层次的运动认知。部分高校虽尝试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实践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建立有效的教学反馈系统,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课堂参与度不高[3]。评价体系上,过度依赖技能测试和考核成绩,忽视了学习过程的动态评估,使得学生更关注短期成绩,而忽略了长期运动能力的发展。
师资水平和教学资源的分配也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部分高校羽毛球专项课程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场地设施和器材配置的不均衡进一步制约了教学效果。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反馈机制,是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PDCA循环模式在高校羽毛球专项教学中的应用
PDCA循环模式在高校羽毛球专项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学改革提供了系统性优化路径。计划阶段,基于学生运动基础、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科学制定教学方案,设计合理的课程内容与训练计划,使教学目标更加精准可行。实施过程中,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将分解训练与实战模拟相结合,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运动认知水平。
教学质量的提升依赖于有效的反馈机制。检查环节通过阶段性测试、课堂观察和学生反馈,评估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4]。数据分析不仅关注技术指标,还涉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竞技心理和团队协作能力,确保评价的全面性与科学性。改进阶段依据检查结果,优化课程设计,调整训练强度和教学方法,增强个性化指导,提高课堂互动性,使教学体系形成良性循环。
这一模式的应用,使高校羽毛球专项教学更加灵活高效,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固化与低效,促进学生运动技能、战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范式。
五、PDCA循环模式应用的教学效果分析
PDCA循环模式的引入,使高校羽毛球专项教学呈现出显著的优化效果。教学目标更加清晰,课程内容依据学生实际水平精准规划,训练方式兼顾技能提升与战术运用,使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持续进步[5]。课堂组织更加高效,互动式教学、情境模拟和个性化指导的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动作细节,提升对羽毛球技术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传统被动接受式教学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变,课堂反馈与阶段性测评的结合,使学生在不断调整与优化中建立自信,激发更强的学习动力[6]。
六、结论
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使高校羽毛球专项教学在科学化、系统化和个性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教学流程的动态调整,提高了课堂效率,优化了技能训练与战术运用的衔接,促进了学生竞技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双重提升。学生在持续改进的学习过程中建立了更高的运动认知,课堂氛围更加积极主动。PDCA循环模式不仅提升了高校羽毛球教学质量,也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为培养具备综合运动素养的高校学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黄炜.数智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2023 (4): 8-12.
常瑾,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创新提升研究[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24 (1): 62-66, 83.
李贤彪,夏志琴多球训练法在高校羽毛球专项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33(11):58-61.
余明.多球训练模式在高等院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1):138140.
陈雪茹.羽毛球教学中的视频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0.
豆亚.分层教学法在高中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效果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