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策略

作者

李娟

四川省泸定中学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初中生物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初中生物作业设计,以提高作业质量,促进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提升。通过分析传统初中生物作业存在的问题,结合“双减”政策的目标和要求,提出了多样化、分层化、实践化、个性化等作业设计策略,并阐述了实施这些策略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研究表明,合理的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关键词:双减;初中生物;作业设计;学科素养

一、引言

“双减”政策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初中生物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作业设计在“双减”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初中生物作业往往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不仅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因此,探索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初中生物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形式单一

传统初中生物作业大多以书面作业为主,如填空、选择、简答等,缺乏多样性。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学习积极性。

(二)作业内容缺乏针对性

部分教师在布置生物作业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水平,作业内容往往是统一的、标准化的,导致基础好的学生觉得作业缺乏挑战性,基础薄弱的学生则难以完成作业,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作业量过大

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一些初中生物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布置了大量的作业,导致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完成作业,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兴趣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作业与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

初中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但传统的生物作业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查,与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降低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策略

(一)多样化作业形式

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相结合: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外,增加生物实践作业的比重。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生态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口头作业与书面作业相结合:布置一些口头作业,如让学生讲解生物知识点、分享生物学习心得、进行生物实验报告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组作业与个人作业相结合:设计一些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如生物模型制作、生物课题研究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保留一定量的个人作业,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分层化作业设计

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分层: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因素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和要求的作业。基础层作业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提高层作业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拓展层作业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层次:在分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作业层次。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选择较高层次的作业进行挑战;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先从基础层作业入手,逐步提高学习水平。

(三)实践化作业内容

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生物作业,如让学生调查家庭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分析本地的生态环境问题等,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开展生物实验: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开展生物实验作业,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参与生物科技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生物科技活动,如生物竞赛、生物科普讲座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个性化作业设计

关注学生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个性化的生物作业。例如,对于喜欢绘画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绘制生物细胞结构图、生物进化历程图等;对于喜欢文学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写一篇关于生物的科普文章、生物故事等。

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根据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设计个性化的生物作业。对于有生物学科特长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生物学习资源,如生物科研论文、生物科普书籍等,帮助他们深入学习生物知识;对于未来想从事生物相关职业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职业体验活动,如参观生物实验室、生物企业等。

四、“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实施与评价

(一)作业设计的实施

明确作业目标: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明确作业的目标,即通过作业要达到什么教学效果。作业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合理控制作业时间。初中生物作业每天的书面作业时间不宜超过 60 分钟,实践作业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加强作业指导: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

(二)作业的评价

多元化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教师评价要注重对学生作业的全面评价,包括作业的完成质量、学习态度、创新思维等方面;学生自评和互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五、结论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设计需要进行优化和创新。通过多样化、分层化、实践化、个性化等作业设计策略,能够提高初中生物作业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实施作业设计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作业目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强作业指导,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确保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余文森.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7.

[3] 李镇西.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