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职体育训练中提高学生竞技能力的策略研究

作者

黄帅

开封职业学院 475000

摘要:在高职教育中,体育训练不仅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其竞技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关键环节。随着社会对于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体育训练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挑战。有效的竞技能力提升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表现,还能增强其自信心和抗压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将探讨高职体育训练中提高学生竞技能力的策略,分析当前实践中的困难与对策,旨在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体育;竞技能力;提升策略

前言

在当今社会,体育运动不仅是身体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意志力和竞争意识的有效方式。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体育训练中提高学生竞技能力的意义

1.增强身体素质

竞技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通过系统的体育训练,学生可以在力量、耐力、灵敏度、协调性和柔韧性等多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这种身体素质的增强不仅有助于提升运动表现,也为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更强的体能支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学业压力,增强了他们的精力和专注力,从而在学术上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2.培养团队精神

许多竞技项目,尤其是集体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强调团队合作与协同作战。在参与这些项目时,学生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理解队友的需求与角色,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在训练和比赛中,学生面临共同的目标与挑战,通过相互支持和鼓励,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这种团队合作精神不仅在体育活动中至关重要,也为学生未来的职场生活打下了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团队,提升职业素养。

3.提升心理素质

竞技体育常常伴随着压力和挑战。在比赛中,学生需要面对竞争、应对挫折和克服失败,这为他们的心理素质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参加比赛,学生能够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压能力,培养心理韧性和应变能力。这种心理素质的提升使他们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时,可以更从容不迫,甚至能够更积极地迎接挑战,提高整体适应能力。

4.提高综合素质

竞技能力的提高不仅仅表现在体育领域,还能在多方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通过参与竞技运动,学生在专注力、反应能力、战术思维和决策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这些能力的提升在学业和人生的其他领域都是极为重要的。例如,竞技体育中的战略规划和即时反应能力,可以转化为学术学习中的有效时间管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高职体育训练中提高学生竞技能力的策略

1.积极应用分层教学方法

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育竞赛能力,并非是老师强制地让学生进行竞赛活动。在实施体育教育工程时,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的教学。

对于高职生来说,体育教学的难度比小学要大得多,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和爱好,比如有些学生喜欢打篮球,有些人喜欢羽毛球。这样,老师们在设计课程时,就不需要迫使每个人都去学同样的课程了。此外,因为每一个学生的个人差异,他们对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也是不同的,他们参与体育的热情和热情也是不同的。比如,有些男生很爱打篮球,在业余时间也会进行自我训练,他们的体育素质很高,身体素质、竞技能力等都很好,所以老师可以对他们进行更多的实战演练,也可以让老师自己也是一个篮球运动员,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以“球员”的身份讨论球技,从专业的角度来提高他们的球技。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差,不爱打篮球,打篮球水平不高,平时也很少打篮球的学生,老师可以让他们自己去做投篮训练或身体碰撞练习,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基本能力素养。

这样,就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进行灵活的安排,从而更好地符合各个阶段的学生对体育竞技能力的培养需求,让有才能的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让有才能的同学可以有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分级设计,综合考虑,保证每个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2.合理开展体育竞赛活动

运用竞赛进行体育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对激发职业院校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提高体育锻炼效率,提高身体素质,实现体育竞赛能力的优化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效果。普通高校的体育比赛,其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比如打篮球,打乒乓球等。而就体育教学而言,它的体育竞赛主要是指在体育课堂上进行的有组织有纪律的非正式比赛,它不仅可以达到体育教学的需要,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兴趣。另外,每一所学校都要举行一次运动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同时也能展示体育教育的成果。目前,在职业学校的远程运动中,有篮球,兵乓球,羽毛球,跑步,跳高,跳远,铅球,接力赛,这些项目,都是展示职业学校学生的朝气和体能的良好舞台。

通过举办运动会,可以更好地实现体育教育目的,以竞赛、竞赛、名次、奖掖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在赛前训练中,老师将以更具专业性的姿势,协助学员掌握各种运动技能与方式。特别是在发展体育竞技能力的过程中,许多体育老师都会用实战演练的方式,来指导学生们掌握他们的竞技技术,然后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指导,在有效的训练中,引导他们持续地提升自己的体育竞技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竞技能力不仅是体育训练的重要目标,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包括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引入科学的训练方法、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促进团队合作意识等,从多维度提升学生的整体竞技表现。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科技手段的引入,高职体育训练应继续深化改革,共同推动学生竞技能力的全面提升,确保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更高的个人价值和职业成就。

参考文献:

[1]张子鹏.试论高职体育教学中如何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J].体育风尚,2020(01):156-156.

[2]李航.试论高职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语文课内外,2020,000(011):380.

[3]倪鹏程.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策略[J].山西青年,2021(19):147-148.

[4]刘静霞.“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管理的改革思路[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0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