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研究与应用

作者

郭秀梅 李伟

1.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41 2.黑龙江仁合堂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重视与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药制剂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文将围绕《中药制剂技术》课程的思政体系建设展开深入研究。首先,分析当前《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其次,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最后,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展示思政体系建设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旨在为高职《中药制剂技术》课程的思政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药制剂技术;思政体系;教学改革;社会责任;创新能力;职业道德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药制剂技术在医疗、保健、康复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本研究将结合《中药制剂技术》课程特点,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符合中医药人才培养要求的思政课程体系,探索《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体系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中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二、《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

1. 教学内容方面:目前,《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教育在教学内容上逐渐重视与中药制剂技术相关的思政元素,如中医药文化、医德医风、社会责任等。这些元素被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政素养。

2. 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教育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缺乏互动和实践。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学习等,逐渐被引入到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教育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师资力量方面:目前,《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教育的师资力量在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思政教育在《中药制剂技术》课程中的融入,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素养的思政教师也开始参与到《中药制剂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来。

三、《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1.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挑战: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到《中药制剂技术》课程中,同时保持课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一个需要面对的挑战。此外,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是《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师资力量的挑战:虽然目前《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教育的师资力量在逐渐增强,但仍然存在教师思政素养不高、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加强教师的思政素养培训和教学方法创新,是《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教育需要克服的难题。

3. 学生思想观念的挑战:当前,一些学生可能存在对《中药制剂技术》的偏见或误解,认为这些技术过时或不实用。这种思想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们对《中药制剂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因此,如何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认识到《中药制剂技术》的重要性和价值,也是《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教育需要面对的挑战。

四、《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融入的策略和方法

1.明确思政教育目标在中药制剂技术课程中的定位

在《中药制剂技术》课程中,首先要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将思政教育融入《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旨在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2.深入挖掘《中药制剂技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中药制剂技术》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中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社会热点问题中的应用等。这些元素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还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将思政教育融入《中药制剂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中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中药企业、参与中医药志愿服务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中药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医药事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建立科学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

为了确保思政教育在《中药制剂技术》课程中的有效实施,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对学生思政素养的评价、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实施情况的评价以及对课程思政整体效果的评价等。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和完善思政教育目标体系。

五、《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应用

1. 融入课堂教学。在《中药制剂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到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在《中药制剂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中药丸剂生产”项目为例,巧妙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知识传授中。课前,教师推送微课——蜜丸网络资源,介绍了中药蜜丸的相关内容。课中,依据授课内容以药丸三克责任千金视频导入课程,将坚守与传承工匠精神带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植入“仁、和、精、诚”的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让学生懂得“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制药要常怀敬畏之心,一粒小药丸的诞生需要经历多道工序,每个操作都要精益求精,否则”差之毫厘、谬之千 里”,要养成严 谨认真的工作 作风,有崇高的 责任感与使命感。

同时,教师还设计了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中药蜜生产环节,如炼蜜、合坨、制丸等。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学会了团队协作、沟通协调等技能,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了激发,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2. 结合实践教学。《中药制剂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生产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药制剂技术的魅力,同时融入思政元素。例如,通过让学生参与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引入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案例,强调诚信为本的原则,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同时,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中药制剂的生产实习、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研究与应用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工作。通过设定教学目标融入课程思政要求、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式,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到中药制剂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中药专业人才,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建萍,等.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

[2]李华,王强.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23):45-47.

[3]赵丽,刘芳.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路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06):58-60.

[4]陈晓红,等.基于课程思政的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2,21(02):192-196.

项目名称:2022年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ZY20220183

作者简介:郭秀梅(1975.4.13-),汉族,女,黑龙江省木兰县人,本科,硕士学位,教授,研究方向:制药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