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沂蒙红色资源数字化:赋能乡村小学美育课程的创新与提升

作者

韩佳芮 王星凯 范耕书 潘盈竹 王昱莹

临沂大学教育学院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本论文以沂蒙地区的红色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农村小学美育教育中的运用状况和优化途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沂蒙地区的红色资源数字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网络资源平台和各种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极大提高了美育教育的生动性和互动性。本文准备从加强信息设备基础建设、提高教师数字化运用、开发特色数字化课程资源、建立家校合作等几个方面入手,来推动沂蒙红色资源在农村小学美育中的深度融合和高品质发展。

关键词:沂蒙红色资源;乡村小学;美育课程;数字化应用;现状分析;提升策略

一、沂蒙红色资源在乡村小学美育课程中数字化应用现状

(一)意义价值

沂蒙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沂蒙红色文化包含的革命故事、历史遗迹、红色艺术作品等,为美育课程提供了丰富且极具感染力的素材,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历史美,还能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应用现状

当前,教师可以轻松获取沂蒙红色故事的动画短片、红色歌谣音频等,极大地为美育课堂增添了活力[1]。课堂内,推动以“沂蒙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教育资源进课堂,让沂蒙精神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实现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相促进[2]。

(三)现存问题

1.硬件设施的制约:针对偏远地区的调研,发现部分偏远乡村小学网络信号较弱,多媒体设备陈旧且数量较少等问题,这些成因往往对数字化资源的有效使用造成了很大影响。

2.教师素养不足:针对教师数字化教学的应用发现教师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数字教育技术水平较低,对红色资源挖掘力度不够。

3.资源开发缺陷:资源开发也有待深化,现有数字化资源同质化严重,缺乏针对乡村小学美育需求、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特色内容、校本课程。

二、沂蒙红色资源在乡村小学美育课程中数字化应用的影响因素

(一)政策资源支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红色文化的高度重视,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以推动和扶持红色资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这些政策为沂蒙红色资源在小学美育课程中的数字化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源支持[3]。

(二)课程教学创新

数字化技术要深度融入进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必须将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通过深入挖掘沂蒙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提取适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审美需求的文化元素,将其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课程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审美素养[4]。

(三)学生兴趣特点

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数字化教学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将沂蒙红色资源融入小学美育课程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他们的数字化资源和呈现方式。

(四)教师素养支持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使用是中国促进基本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是实现中小学基本信息规范化、促进中小学信息有效应用的重要手段。同时,还需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如数字化教学设备、网络资源等,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美育教学[5]。

三、沂蒙红色资源在乡村小学美育课程中数字化应用及提升策略的路径分析

(一)现状问题分析

一、应用现状

资源平台的创建与利用让部分农村小学已经融合了沂蒙地区的红色资源,并成功构建了线上学校美育教育平台。

二、存在问题

(1)数字基础设施不健全:一些农村小学因为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比较落后,网络速度慢、设备陈旧等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了数字化美育课程的顺利开展。

(2)教师数字素养参差不齐:乡村小学美育教师的数字素养整体水平不高,部分教师缺乏数字化教学工具的使用能力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难以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的优势。

(二)提升策略路径

一、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小学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学校网络环境。加大对偏远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普及率。把网络服务做精做细做实,确保数字化美育课程的顺畅进行,防止出现停滞、加载迟缓等问题。

二、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数字化教学培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如何使用数字化教学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线教学平台的操作等,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和应用能力[6]。学校建立激励体系,学校将数字化教育理念纳入教师的工作绩效评估体系中。

三、丰富优质数字资源

全面梳理并整合沂蒙红色资源,挖掘红色资源中具有美育价值的内容。组建专业的人才及师资队伍,结合乡村小学美育课程的特点及需要,开发与课程相关的动画、游戏、微课等创新性的数字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

四、加强家校协同合作

学校及教师应当利用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形成美育共建机制。以美育课堂提升学生综合品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共进,家校互通有效补充数字化资源的育人方式,共同推动学生的全方位进步与成长。

四、结语

沂蒙红色资源在乡村小学美育课堂数字化对传承红色文化和提升学生审美水平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建资源库、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发挥基础建设,提升数字资源,不断完善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红色历史场景,并建立一个更好的数字化的教学评价系统,让沂蒙红色资源和美育课程有效结合,给予乡村小学美育的发展提供更多路径。

参考文献:

[1]陈海玲.弘扬沂蒙精神,努力构建革命传统教育临沂模式[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1

[2]冀春鑫.临沂市“四个结合”统筹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工作[J].山东教育新闻网.2020

[3]梁东毅,袁丽萍.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小学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以构建人教智慧教学平台“四维驱动”框架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5(01):72-77.

[4]冯少玲,豆海湛.数字化融合赋能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教学范式创新[J].师道,2024(12):17-18.

[5]宁静.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22

[6]陈朝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数字化美育[J].当代家庭教育,2021,(18):147-14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4年临沂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沂蒙红色资源在乡村小学美育教育中的数字化应用及提升研究”(项目编号:X202410452075)的项目成果;

指导老师:李国强,临沂大学博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