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的电气及机电安装技术应用

作者

张俊

西北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610402197903197511

摘要:电力工程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能源供应系统,其运行安全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是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安全与进度的关键环节。它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操作规范与标准执行,还涵盖了成本控制、资源调配、风险评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本文结合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基础,探讨了电气及机电安装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这些关键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工程质量,还为电力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气;机电安装

引言

机电安装工程是电力施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涉及的内容较多,在这些工程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机电设备,这些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从目前来看,很多电力工程机电安装在施工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施工单位重视并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以保障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

1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基础

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基础在于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与合规。施工管理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人员配置、材料供应、机械设备、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其中,人员配置需根据项目规模和复杂度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材料供应则要确保质量合格、数量充足、及时到位;机械设备的选择与维护对施工效率至关重要;施工技术的应用需遵循行业标准和规范,确保工艺先进、操作规范;安全管理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旨在预防事故、保护人员的健康。施工管理的流程通常包括前期准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实施、质量检查与验收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规范要求,如前期准备阶段需要完成施工图纸审查、现场勘查等工作;施工组织设计阶段需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和应急预案;施工实施阶段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并做好现场协调与监督;质量检查与验收阶段则需依据相关标准进行细致检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工期延误、成本超支、安全事故频发等。针对这些问题,有效的解决措施包括:加强项目前期的规划与论证,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实施严格的进度管理和成本控制,避免资源浪费;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水平,实现项目目标。

2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的电气安装技术应用

2.1配电系统安装技术

配电系统的安装是整个电气施工的核心部分。施工的第一步是设备基础和支架的安装,要求确保稳固性和对称性。高低压柜在安装时使用精密红外测温仪对柜体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安装过程中的温升不超过40℃,避免设备过热引发故障。母线和电缆的连接是配电系统安装的关键环节。在该项目中,采用高导电性铝合金母线槽,其电流密度设计值为2.5A/mm2,单根母线槽的连接电阻须严格控制在0.001Ω以下,以减少能量损耗。所有母线槽连接处采用红外成像技术检测接头的发热情况,确保连接处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的5℃,防止因接触不良导致的过热。所有电气连接处均使用双螺栓紧固,并通过电子扭矩扳手检测扭矩,扭矩值控制在65±5nm范围内,确保每个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备的接地连接同样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接地线采用多股铜芯导线,截面不小于50mm2,并且在接地端子处采用双重压接技术,确保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和故障状态下均具备良好的接地保护功能。

2.2电气保护安装技术

电气保护安装技术通过设置各种保护装置,如断路器、熔断器、漏电保护器等,防止电气设备和线路发生短路、过载、漏电等故障。这些保护装置能够迅速切断故障电流,从而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在安装过程中,需确保保护装置的选型和安装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2.3接地与避雷系统的安装技术

接地与避雷系统的安装是确保建筑物及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接地系统设计基于现场地质条件,并采用镀锌钢管接地极与铜排接地网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低阻接地。通过在现场钻探和地质电阻率测试,测得土壤平均电阻率为100Ω·m,选择直径20mm、长度3m的镀锌钢管作为接地极,将其埋设至2.5m深的地下,接地极按间距3m布置成网格结构,与建筑物基础钢筋焊接,形成一个综合接地网。使用数字接地电阻仪分别采用三点法和四点法进行测试,得到的接地电阻值为0.8Ω,优于设计规范的1Ω。在避雷系统的安装过程中,避雷针采用不锈钢材质,针长2m,安装间距为10m,确保每一个避雷针的保护半径不小于20m。避雷带和避雷网均使用Ф8mm镀锌圆钢,接地良好,焊接点需通过超声波探伤检测,确保焊接质量优良,雷电流能够有效泄放。

3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的机电安装技术应用

3.1引线安全检测技术

引线安全检测是电力工程机电安装施工的关键技术环节。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引线施工材料的设计参数及其具体规格进行检查,了解其具体应用范围,同时还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对隐性材料进行分析,确保材料能够适配于工程施工要求。并且,在开展引线施工材料检测的过程中,应当全面落实检测技术标准,加强常规检测工作内容的监管,同时还应当对工程的防雷设计进行分析,以保障引线材料的选用能够满足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此外,在引线敷设安装施工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引线的平整程度进行管控,必须保障焊接处理的饱满程度,以确保焊接操作的整体质量。

3.2开关插座安装技术

①安装位置确定:开关插座的安装位置应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和设计要求进行确定。一般来说,开关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高度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插座的安装位置应考虑到电器设备的使用方便性,避免出现使用不便或安全隐患。②安装方法:开关插座的安装通常采用暗装方式,在墙体上预留安装孔洞。安装时,先将底盒固定在孔洞内,然后将开关插座面板安装在底盒上。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面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确保安装美观。

3.3电缆敷设安装技术

电缆敷设安装施工通常需要采用水平敷设方式,以避免电缆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差问题,也能够保证电缆排列的平整程度。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不可出现划伤、断裂、绞拧等各方面问题,特别在电缆转弯的情况下,应当控制好分支叠放的秩序,还需要在正式开展施工之前检查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截面等各方面参数,避免电缆外观损坏。在电缆敷设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从盘上端区域将电缆引出,以避免电缆与地面出现摩擦现象,同时还需要在电缆穿管、两端等区域预留出一定的空间。此外,如果因为工程要求或者在不可抗力的作用下,需要将电缆进行短距离的搬运,应当使用滚动电缆轴的方式来完成搬运操作,避免出现电缆损坏。对于高压动力电缆,需要对其厂家说明书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应用标准。必须遵守干包电缆头施工标准,严格落实标准规范。动力电缆接线端子以及电缆鼻子之间也需要确保其连接紧密程度。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现场的电气以及机电安装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涉及多个关键技术环节。通过科学的设备选型与配置、严谨的设备安装与调试、系统的集成与联动测试,以及有效的成本控制与进度管理,可以显著提升工程的质量和效率。这些关键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确保各子系统的协调运行,还能有效预防和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程的整体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孔繁杰.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和施工安全探析[J].电力设备管理,2024(18):253-255.

[2]魏振忠.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探究[J].电工技术,2023(增刊1):53-55.

[3]陈中秋,张晓丽,胡继亮.电力工程中的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电子技术,2023,52(9):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