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实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入与效果分析
赵媛媛
福州中加学校 350012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生活实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入方式及其所产生的教学效果。通过对相关理论基础的阐述,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详细分析了如何将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自然景观、社会经济活动等实例引入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综合素养。研究表明,合理融入生活实例能够显著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针对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初中地理教师更好地开展基于生活实例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实例;初中地理教学;融入与效果
引言
初中地理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环境意识以及全球视野具有关键作用。然而,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大量抽象的地理概念、原理和数据,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限。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将生活实例融入教学的重要性。生活实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1生活实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入意义
在初中地理教学里,融入生活实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地理教学常因抽象知识让学生感到枯燥,而生活实例源自学生熟悉的日常,像本地的天气变化、四季风景等。当这些元素进入课堂,能迅速拉近学生与地理知识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其次,助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地理概念和原理往往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生活实例为抽象知识搭建了具体的情境,使其变得直观易懂。例如,通过描述家中使用的能源,帮助学生理解能源分类;以本地河流的流向,解释地势对河流的影响。如此一来,学生能更好地把握知识内涵,提高学习效果。
2生活实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入优势
2.1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常常面对抽象的地理概念、复杂的图表和遥远的地理区域,这使得地理学习显得枯燥乏味。而生活实例的融入,宛如一股清泉注入干涸的沙漠,为地理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生活实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他们熟悉且容易感知的。例如,在讲解“天气与气候”这一章节时,教师以当天的天气预报作为引入。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天气信息,对天气的变化有着直接的体验。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今天预报有雨,我们出门却没下雨呢?”或者“为什么夏天总是比冬天热很多?”这些问题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迅速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2助力知识理解与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地理涵盖了众多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原理和繁多的数据,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而生活实例能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以“地球的公转”这一知识点为例,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讲解,比如展示不同季节校园景色的照片:春天,校园里鲜花盛开,万物复苏;夏天,绿树成荫,阳光炽热;秋天,金黄的树叶飘落满地;冬天,校园被白雪覆盖,一片银装素裹。通过这些直观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季节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校园景色因季节不同而发生变化,这正是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进而引起不同地区获得太阳热量差异的结果。
2.3培养地理思维与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地理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空间思维和实践能力,生活实例在这些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培养地理思维方面,生活实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生活实例融入初中地理教学的策略
3.1精准筛选生活实例
在将生活实例融入初中地理教学时,精准筛选合适的实例是关键的第一步。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以此为依据寻找与之紧密相关的生活实例。
3.2多样化融入课堂环节
将生活实例多样化地融入初中地理课堂的各个环节,能够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在导入环节融入生活实例,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3组织互动式学习活动
借助生活实例组织互动式学习活动,能够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活动。例如,在学习“城市化”这一内容时,教师给出本地城市扩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如城市周边耕地减少、交通拥堵加剧、环境污染等生活实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4强化课后拓展延伸
生活实例融入初中地理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强化课后拓展延伸能够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中继续探索地理知识,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观察活动。例如,在学习“气象灾害”后,让学生持续观察本地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记录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迹象,如暴雨来临前的云层变化、大风天气的风向风速等。学生通过亲自观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
4结语
综上所述,将生活实例融入初中地理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在新课导入、知识讲解、课堂练习与作业布置以及实践活动等环节融入生活实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尽管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只要教师精心选取实例、合理安排时间并加强引导,就能够充分发挥生活实例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初中地理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创新生活实例融入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地理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基于景观视角下“四层一体”理论的地理单元教学设计——以“阜新:从矿竭城衰走向物阜民丰”单元复习课为例. 李鑫;杨利娜.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4(09)
[2]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研究——以“自然资源”和“区域开发”为例. 严艳.地理教学,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