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孙定江

广东天汇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电力行业面临了许多挑战。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并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我们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智能电网建设实现安全与效能的最大化,已成为了当下研究的热点。下面就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以期对智能电网建设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应用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电能质量要求的提高,电力企业对智能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部门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对电网进行优化改造。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能够实现节能环保,还能提高供电质量和稳定性,对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智能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度剖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1智能电网类型

分布式能源系统(DER)、微网和综合能站。其中,分布式能源系统是将分散的小型发电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实现多点并联供电;微网则是指由多个小型电源组成的小区域电网,具有灵活性和自适应性强的特点;而综合能站则包括了多种类型的能源,如风力机、太阳能电池板、燃料电池等,能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能源供应方式。智能电网的特点是高效率、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可持续发展。(1)它可以通过先进的监控和管理技术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运行质量,降低运营成本。(2)由于其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可以在故障发生时快速响应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智能电网还具有可再生能源的支持能力,为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3)智能电网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利用,促进能源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智能电网将会越来越成熟和完善。未来,智能电网会进一步向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和更高效的服务模式。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特点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不断推进,电力行业的运行效率显著提升,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有着重要作用,提高了智能电网建设的质量。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通过采用先进的发电技术和控制系统,如智能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能够实现更高效的能源转换和利用,同时通过实时监测和优化调度,可以提高发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利用高压直流输电、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等技术,可以提高输电线路的传输能力和稳定性,减少电能损耗,提升整体电网的运行效率,通过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控和故障快速定位,缩短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力工程技术通过先进的逆变器、能量管理系统等设备,能够支持分布式电源的高效接入和稳定运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通过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可以平滑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实现负荷的动态管理和优化,通过智能电表和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对用户用电行为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引导用户合理用电,减轻高峰时段的电网压力。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3.1应用于电源区域

电源是智能电网设备运作的基础性设备,也是用户接触最频繁的区域。电力工程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电源区域,可以有效地提升电源设备的利用率,促进智能电网建设的良性发展。尤其是将电力工程技术运用到各个终端设备的充电电源中,可以加快充电速度,提升设备充电效率和效果,提高设备对电能的使用率,同时还可以保护设备和用户在用电的过程中安全性。

3.2应用于电力输送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电力输送对电能使用的安全、稳定、损耗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提升电力输送的能效、推动电力输送的高效运作,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架设大量的电力网线,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浪费、增加成本。将电力工程技术运用到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充分发挥电网架设线路优势,优化电力输送环节资源,减少传统电网建设的外部因素影响,从而增加电能运输渠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应用于发电系统

将电力工程技术运用于智能电网的发电系统,可以在传统电子设备的基础上实现功率之间的相互转换与管理,进而减少供电系统的运行时间,提升系统效率,从而降低对电网的消耗,减少电力排量,实现供电系统的智能化。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力设备的半导体的功率元器件容量得到了倍增,并在此契机下加速高压开发的速度,而在智能供电系统建设上加以高压变频为代表的电气传动、静止无功发生器等电气新技术,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发电系统的效率。

3.4应用于能源转换技术

为使智能电网建设更好地适应环保、绿色、低碳发展,我国将能源转换技术普遍运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以更科学的电力工程技术完成对智能电网系统的全方位升级。与此同时,随着能源转换技术的科学性、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电力远程运输能力也有所增强,进而推动我国电力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智能电网的能源应用主要有分布式和可再生式2种方式,其中,分布式包括自身储能和发电,能量存储主要依靠蓄电池等手段来进行,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储存能量,在发电时产生的能量则是通过多晶硅的电池转化技术等将太阳能转变成能源,从而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3.5电力工程技术在电路保护中的应用

在电路保护领域,智能电网应用了多种电力工程技术,可以实现对智能电网更全面、更高效的保护,有效保障智能电网的稳定性,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用电体验。例如,智能电网引入电力工程技术,打造智能化电力保护系统,实现电力工程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融合,常态化评价智能电网的运行质量,根据各环节反馈的参数明确拓扑与工况的动态变化,执行保护设备参数的动态调整。

3.6基于物联网的设备和数据管理

在智能电网中,IoT技术依托于不同类型传感器和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运转状态,主要涉及发电机、变电站、输电线路等,随后收集海量数据并加以分析,从而将设备的性能与健康状况全面反映出来。IoT技术在不同设备之间搭建了一个具备稳定性与可靠性的通信网络,实现了数据的智能化、自动化共享与传输。此外,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和大数据技术,智能电网还能够获取用户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信息,有助于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与使用情况,进而提升电力配额与计费方式的精确性,在提升用户对服务满意度的同时确保资源能够得到合理使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已经显现出显著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将电力工程技术与智能电网建设相结合,可以有效推动电力系统整体升级改造,有效提升电力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由于智能电网的信息化程度较高,对电力工程技术的科学性和技术性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在电力工程技术应用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人才的培育,让我国整个智能电网系统可以在高效、高技、高能的基础上实现稳定运作和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陈科科.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24,31(09):88-90.

[2]邵丽,郭春生,刘沛然.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运用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2024(16):229-231.

[3]何立国.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4(06):45-47.

[4]曾通.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工程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3,40(1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