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优化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李真鹏

靖远县平堡中学

摘要:随着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低年级数学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分层作业设计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节奏。本文基于农村小学低年级作业设计情况,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策略

引言:分层作业设计关注学生差异,能够实现针对性教学。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合理的分层作业可以帮助学困生夯实基础,提高学习信心,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促进其数学思维的拓展。在这一背景下,优化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成为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一、精准诊断学生的学习水平,实施差异化作业设计

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认知水平各不相同,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也各异。教师可以用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如平时的课堂观察、作业批改、随堂测验以及个别辅导等,综合评估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业任务,从而实现差异化设计。

例如,在进行“做个加法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用课前小测、课堂互动以及学生作业的反馈,诊断学生在加法运算方面的能力。利用这些信息,教师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发展层和拔高层。对于基础层学生,教师可以为其设计简单的加法表任务。作业要求学生完成1到5的加法表,其中包括从1到10的所有简单加法,如1+3或3+5等。作业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用重复练习,强化基本的加法运算能力,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加法知识。对于发展层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1到12的加法表,任务包括基础的加法,增加进位加法的题目,例如8+7或9+6等,并要求学生在做题时标记出进位的过程。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个小小的挑战任务:每完成一部分加法表,学生需要用口算的方式快速完成相同范围内的加法问题,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运算速度。这样一个逐步增加难度的作业设计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其在更高层次加法问题上的解决能力。对于提高层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一个加法表,其中包括不规则的加法组合和应用题,如“如果小明有6个苹果,妈妈给了他9个,他总共有多少个苹果?”这样的应用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鼓励拔高层学生在加法表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设计自己的加法应用题,并与同学分享。

二、设计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多元化作业设计以其灵活性和创新性,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作业形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以及学习习惯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如口算竞赛、动手操作、游戏化学习及亲子合作等。这些作业形式可以打破传统数学作业的单一性,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提升其参与感和动手能力。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数学学习更需要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激发其兴趣。教师引入更多的实践性作业,能够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而避免单纯的“死记硬背”式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例如,在进行“身边的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对于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简单且贴近生活的作业任务,使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字并进行基础练习。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任务,要求学生在家里或者学校中找出与数字相关的物品并记录下来。任务可以包括:找出门牌号、记录电视遥控器上的频道数字及找出手机上的时间等。教师运用这些任务,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数字的含义,加强对数字的基础认知和运用能力。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稍具挑战性的任务,帮助学生将数字应用于更高层次的数学问题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记录家中的几个数字,然后将这些数字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看看结果是什么。这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帮助其理解数字的实际应用。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更为复杂的任务,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与数字相关的家庭预算表,要求学生根据家庭成员的生活支出记录数据,并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分析家庭开支情况。

三、任务型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作业设计大多侧重于知识点的重复练习和基础题目的完成,容易使学生陷入单一的机械学习中,缺乏深度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机会。任务型作业则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教师可以设计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任务,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及解决问题,并从中找到乐趣。任务型作业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农村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育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础能力差异较大,任务型作业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兴趣进行设计。例如,在进行“测量”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例如,在进行“测量”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项任务型作业,要求学生测量家里或学校中的常见物品的长度。教师在课堂上首先示范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然后分配任务:“请找出你家中三样你认为比较有趣的物品,记录它们的长度。”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测量知识,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任务应当侧重于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简单的测量和基础数值的比较。对于发展中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稍具挑战性的任务,如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并进行加法运算。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例如要求学生测量并计算家中几件物品的总长度,并进行简单的推算,或给出不同单位的测量值,要求学生进行单位转换。

结束语:总之,优化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综合运用上述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增强其学习动力。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更有效的分层作业设计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小兰. “双减”视阈下小学数学分层设计作业及实践研究 [J]. 求知导刊, 2025, (06): 29-31.

[2]李春庆. “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探索 [J]. 小学生(上旬刊), 2025, (02): 91-93.

[3]徐欢.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J]. 东方娃娃·绘本与教育, 2025, (01): 73-75.

[4]宋小芬. “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J]. 名师在线, 2024, (28): 23-25.

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农村小学小班额背景下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课题批号:BY[2023]G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