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整体人行道板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
鲁先辉
湖南东方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邮编:410000
摘要:以长沙市高新区山杏路(望雷大道-雷高路)人行道工程为背景,系统分析了高性能清水混凝土装配式整体人行道板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及技术挑战。通过工程实践,总结了装配式人行道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机械化安装等方面的优势,并针对其初期投资高、接缝耐久性不足等劣势提出优化建议,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人行道;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现浇人行道施工周期长、环境污染大等问题日益突出。装配式整体人行道板凭借其高效、环保、质量可控等优势,逐渐成为城市道路建设的优选方案。然而,其在复杂地形适应性、接缝处理及成本控制等方面仍存在技术瓶颈。本文结合长沙市山杏路工程实例,探讨装配式人行道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策略,以期为推广该技术提供实践依据。
二、工程概况
山杏路(望雷大道-雷高路)为长沙市高新区城市次干道,全长1160米,路幅宽36米,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40km/h。人行道结构采用高性能清水混凝土装配式整体铺装,具体结构层为:面层:100mm厚装配式清水混凝土人行道板 ,结合层:50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基层:100mm厚C20混凝土垫层,垫层:50mm厚级配碎石。
三. 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
3.1 施工流程
工艺流程为:准备工作面 → 施工放样 → 侧平石安装 → 碎石垫层摊铺 → C20垫层施工 → 人行道板安装 → 清洁养护
3.2 关键施工技术
1. 准备工作面与放样
- 路基压实度≥95%,平整度偏差≤5mm/2m,按直线段15~20m、曲线段10~15m设置中线桩,预留树池位置。
2.侧平石安装
质量控制:直顺度偏差≤10mm/20m,缝宽±3mm,顶面高程偏差±10mm(见表1)。
工艺要点:采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坐浆,后背浇筑200mm高C20细石混凝土加固(见图)。
3. 垫层施工
碎石层:级配碎石最大粒径≤50mm,含泥量≤5%,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原则。
混凝土垫层:C20混凝土需振捣密实,每20m设伸缩缝,洒水养护7天。
4. 人行道板安装
采用全站仪定位,平面位置偏差≤5mm,接缝宽度3~5mm。
四.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4.1 主控项目
荷载试验:1.5倍设计荷载下无裂缝,沉降≤2mm(JGJ/T 485)。
排水测试:泼水后无积水,坡度偏差≤0.3%。
4.2 一般项目
外观平整无色差,整体平整度≤4mm/2m,接缝均匀无渗漏。
五.技术挑战与对策
5.1 主要劣势分析
1. 初期成本高:非标准构件模具费用占比大,建议推广标准化设计以降低边际成本。
2. 颜色单一,难易提高整体路的品质,预制构件只能做成混凝土颜色,并且存在色差,防滑性能也差。
3. 维修困难:局部损坏需整板更换,建议预埋模块化连接件,提升可维护性。
5.2 优化建议
设计阶段:结合BIM技术优化构件拆分,减少定制化需求。
生产阶段:引入3D打印模具技术,降低非标构件成本。
运维阶段: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时监测接缝状态。
六. 结论与展望
装配式整体人行道板在山杏路工程中成功应用,验证了其施工效率高、环保性好的特点。未来需进一步攻克接缝耐久性、成本控制等技术难题,并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推动其在市政工程中的规模化应用。
参考文献
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
3. 长沙市住建局. 装配式人行道施工技术指南[S]. 2021.
作者简介: 鲁先辉,1982-07,男,湖南省长沙市,本科,中级职称,工程师,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