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学派智慧课堂”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创新研究
林惠玲
茂名市方兴小学 525000
摘 要: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优学派智慧课堂”已经逐渐走进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并且还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本研究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以及课后作业三个方面探究“优学派智慧课堂”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创新,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优学派智慧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 融合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运用技术,为当今的教育教学指明了前进方向。“优学派智慧课堂”正是信息化教育发展到新时代的产物,是学校创建智慧课堂的有力帮手。“优学派智慧课堂”是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互联网+教育”的思维模式打造的智慧高效课堂。智慧课堂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阅卷、微课录制和语音测评等学习各个环节,涵盖了班前、班中和班后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了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优化。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首先,教师会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但是由于受课本以及学生已有学习资源的限制,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形式比较简单,内容比较单一,对于小学生的多种学习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而且,一般学生都不够重视预习的任务,导致预习成为了形式。并且学生预习完了,教师也无法清楚学生预习的情况,因此,预习对于课堂学习辅助不大。其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自己讲,同学们在位置上默默地听,导致一节课中老师讲地多,学生自主参与地少。教师只是课堂的独奏者,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学生会慢慢地感到数学越来越枯燥,越来越无趣。
在课堂中,因为课堂教学内容较多,教师往往会忽视对学生的针对性评价,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总感觉不被肯定,不被重视,注意力不集中,从而积极性有所减弱。最后,在课后作业方面,由于数学作业的种类繁多,再加上老师上课的原因,教师很难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对学生的做题方法也不能直观的了解,不能一对一地给予学生学习上的帮助。这样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会严重滞后对学生的课后辅导。
二、“优学派智慧课堂”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创新。
(一)“优学派智慧课堂”与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融合创新
备好每一堂课,是上好每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措施。传统的备课方法,浪费了教师很多精力和时间。依托于智慧课堂的资源库,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资源并结合本身授课需要,直接点击资源加入课本内容。预习材料有课本讲解,学习目标,导学案、微课,习题巩固等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前预习资料,促进学生自主预习。教师也可以自己制作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上传到云资源进行同步更新,轻松又方便。教师还能够直接利用平板录制微课工具把课前预习内容提前备好,结合课程进度,适时推送给学生回家预习新课使用,减轻教师备课压力。此外,教师还能够经过“优学派智慧课堂”进行资源解析,详细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有利于减轻教师检查学生预习作业的负担。
(二)“优学派智慧课堂”与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融合创新。
1、“优学派智慧课堂”促进课堂反馈及时高效
“优学派智慧课堂”可以在ppt中使用截图发送功能发送测验习题到学生平板上,或者利用优学派资源在线组卷或自创资源上传习题给学生测验。测验题目有单选题、多选题、问答题、连线题和游戏趣味题等等。学生在平板完成习题后平台会立即批改并反馈结果,结果快速呈现,反馈更有针对性,高效性。而且平台有试题回答正确及错误学生名单,教师可以根据名单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这样智慧的学习环境中,基于数据的统计分析,让课堂教学的反馈及时高效,并且可测验习题类型多样,符合各层次学生学习需求。
2、“优学派智慧课堂”推动学生深度学习。
智慧课堂的“课堂教学”环节,能够向同学们推送“互动题板”、”小组对抗“等多姿多彩的互动活动,同学们能够在平板上移动,画画,连线以及拍照上传等等。同学们在动手操作中完成对知识点的探究和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探索能力。同时,利用优学派多媒体工具箱的抢答、随机抽取、聚光灯、小组对抗、计时器和分屏等功能穿插于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提高。
3、“优学派智慧课堂”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学习
智慧课堂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方便了同学们的合作学习。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超越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学习平台自主组建学习小组,小组之间各自为政,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样的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 让数学课堂不再毫无生机。比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的“包装的学问”时,关于哪种包装方案最节约包装纸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实验,对比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热情讨论交流,促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气和浓厚的学习氛围。
4、“优学派智慧课堂”促进课堂评价多样化
教师使用“优学派智慧课堂“的点赞、小红花、拍手等方式对学生赞扬评价,或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如你表现真棒,你观察地真仔细,你真会思考,或思维活跃、答题快速等,促使课堂评价多样化。而且学生通过平板电脑,可以明晰地看到自己累积的被表扬次数,以及看到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表扬次数,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
(三)“优学派智慧课堂”与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融合创新
“优学派智慧课堂”的“课后作业”环节,能够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进行分析,协助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所有作业按已完成、未完成、全批改、未批改进行分类,并按时间分早、晚进行编排;同学们可以查看老师布置的作业状态,截止时间,也可以查看其他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同学们还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作业情况,即时改正错题。教师对于错题较多的作业,还可以“退回作业”,要求学生重做,这样就可以做到一对一的监控管理学生,凸显学生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除此之外,家长也可以利用“家长端”来了解孩子的功课完成情况,在学校的成绩以及成长的轨迹。
融合创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是教育面向未来发展的总趋势,也是学科教学发展的新途径。在智慧教育发展的时代面前,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优学派智慧课堂”,顺势而为,积极探索,努力推动学校智慧教育工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王佳颖,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A];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2019.
[2]郑玉青.小学语文教学如何生成学生课堂智慧[J].素质教育论坛,2014.
[3]许利飞.大数据环境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G].河北师范大学,2018.
[4]李伟娟.小学低年段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A];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七),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