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DT模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作者

陈文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

【摘要】目的:研究MDT模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胃肠外科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进行MDT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便排气、肠鸣音恢复、腹胀缓解、肠内营养达标及总住院时间。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肛门排便排气、肠鸣音恢复、腹胀缓解、肠内营养达标及总住院的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MDT模式可以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MDT模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胃肠功能

0引言

MDT模式即多学科诊疗模式是指由来自多个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团队,这些学科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医学、护理、康复、心理等,团队成员通过针对某一特定疾病或病例,通过定期的会议、讨论等形式,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进行信息共享、协同合作,共同为患者制定出全面、个性化、最佳的诊疗方案,涵盖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及随访等各个环节,以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已在肿瘤、复杂慢性病等多种疾病的诊疗中应用广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通过在腹部做3-4个0.5-1.5cm的小切口,通过腹腔镜和相关手术器械分离、切断并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然后将胆囊从胆囊床上完整切除,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切口瘢痕小等优点[1]。基于此,本研究学者将MDT模式运用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当中,以期研究其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治疗的76例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38例。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后均进行抗菌药物和全身支持治疗,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维持循环稳定。对照组患者进行胃肠外科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进行MDT模式干预,具体内容为:(1)多学科协作团队构建:选择胃肠外科、消化内科、营养科、康复医学科、护理团队、麻醉科、心理科、影像科、病理科各一名组成MDT小组。在每位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病例讨论,通过电子病历共享平台、紧急会诊绿色通道对患者不同阶段给与不同的治疗意见。(2)术前阶段:进行胃肠动力检测,由营养科专家通过NRS-2002评估术前营养状况;麻醉科专家通过术前访视对术前用药进行优化;由心理科专家通过认知行为干预缓解焦虑;由中医科专家在术前进行足三里穴位贴敷以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3)术中阶段:麻醉科根据患者情况优化麻醉用药,如选用短效麻醉药物如丙泊酚联合局部浸润麻醉等;胃肠外科医生在术中精准分离胆囊三角,减少迷走神经损伤,术毕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4)术后阶段:①由康复科专家术后2小时开始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术后6小时由护理专家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以促进膈肌运动。②药物管理:由消化科专家在术后6小时开始口服西甲硅油,每天3次,每次30ml,由中医科专家在术后24小时内用艾灸对神阙穴进行热灸,每日2次;③营养支持:由营养科指导患者术后4小时开始清流食,以米汤为主逐步过渡,术后24小时开始进以粥和蒸蛋为主的半流质。④监测评估:护理专家每4小时记录肠鸣音次数,由影像科专家在术后48小时采用腹部超声评估肠管积气情况。(5)并发症管理:①腹胀处理:由消化科专家开具乳果糖口服液,同时由康复科专家在术后24小时开始腹式呼吸训练,每日3次;②胃排空障碍:由消化科专家开具甲氧氯普胺足三里穴位注射,同时由营养科为患者开具要素饮食。(6)出院后随访:①延续护理:由护理专家在术后7天电话随访,指导饮食调整,指导患者术后2周在营养科门诊复查,评估营养状况;②功能锻炼:由康复科专家制定居家运动计划,如每日散步30分钟、太极拳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便排气、肠鸣音恢复、腹胀缓解、肠内营养达标及总住院时间[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分析数据。

2结果

两组胃肠功能比较,见表1。

3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或细菌侵染而引起的胆囊急性化脓性炎症,是胆石症的常见并发症,外科手术治疗是AC保守治疗无效者的主要治疗手段[4]。本研究中,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肛门排便排气、肠鸣音恢复、腹胀缓解、肠内营养达标及总住院的时间均更短(P<0.05)。主要是因为MDT模式有以下优点:第一,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避免患者因个别症状辗转多个科室就诊,缩短诊断周期,减少重复检查。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各领域专长,对于腹腔镜手术患者兼顾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的个性化方案,避免单一学科局限性。第二,通过促进学科协作推动不同领域知识交叉融合,加速医学进展,通过MDT实践中积累的病例经验可转化为学科研究方向,提升整体医疗水平。第三,透明化诊疗过程,患者及家属可直观了解治疗逻辑,增强患者信任,提升依从性。综上所述,MDT模式可以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强,李建伟,张伟,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0,20(5):412-416.

[2]陈峰,刘建平,赵强,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40(8):978-982.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21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1,20(12):1389-1397.

[4]李明,王红,张磊.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21,19(7):110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