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大应急框架的消防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作者

覃力

南宁市江南区消防救援大队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不断增加,工程的消防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消防安全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而消防安全监管是确保消防设施、消防员队伍和消防工作有效运行的关键。然而,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消防安全监管模式面临一系列挑战。本文基于大应急框架的消防安全监管问题研究,以推动消防监管工作的创新与提升。

关键词:大应急;消防安全监管;多元治理

引言

消防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各类新兴业态的出现,消防安全风险日益复杂化。传统的消防安全监管模式在应对新形势下的消防安全问题时,暴露出诸多不足。大应急框架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应急管理体系,为消防安全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基于大应急框架的消防安全监管现存问题

1.1消防安全监管体制尚不完善

(1)职责划分不清晰:在大应急框架下,涉及消防安全监管的部门众多,包括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机构、住建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然而,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导致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重复监管或监管空白等问题。例如,在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中,住建部门与消防救援机构之间的职责衔接不够顺畅,容易出现工作脱节的情况。(2)监管层级不协调:从中央到地方,消防安全监管存在不同层级的管理机构,但在实际工作中,层级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紧密。上级部门的政策指令在基层落实过程中可能存在偏差,基层监管力量在面对复杂的消防安全问题时,缺乏有效的上级指导和支持。不同地区之间的消防安全监管标准和力度也存在差异,不利于形成统一、高效的监管体系。

1.2监管人员配置不足

目前,在各行业、各单位中配备的消防安全监管人员数量非常有限,无法满足消防安全管理的需求。一些行业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管部门,而是将消防安全监管工作并入其他科室。这种配置模式使得单个行业系统内负责消防安全检查的人员通常只有两三人,并且他们多数是整体安全的负责人,缺乏专职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人员配置的不合理性带来了多处弊端:1)人员数量的不足使得消防安全监管人员难以有效覆盖各个单位和场所。2)由于人员过少,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增加了火灾事故发生的风险。3)由于缺乏专职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监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监督管理理念滞后。他们通常只重视系统内主要业务责任单位的安全问题,对其他单位和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关注度较低。这种人员配置的不合理性直接影响了在联合检查时的效率。在一些情况下,如果消防部门由于内部其他原因,没有牵头开展联合检查,各属地政府和各监管部门会缺乏主动性,无法独立推动工作,使得联合检查工作出现停滞的现象。

1.3消防设施管理不善

部分大型商场存在消防设施种类不全的情况,消防设施的分布不合理,导致某些区域覆盖不足,存在消防盲区。一些商场在后期改造或扩建过程中,未能及时补充或调整消防设施的布局,使得新区域的消防保护不够完善。还有一些商场维护工作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存在超期维护的现象。日常的简单维护工作执行不到位,对于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的消防水泵、消防水箱等设备,未能按时进行专业检测和维护。维护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资质和培训,不熟悉消防设施的性能和维护要求,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在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无法及时解决。

2基于大应急框架完善消防安全监管的策略

2.1完善消防安全监管体制

(1)明确部门职责分工:进一步细化各部门在消防安全监管中的职责,通过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的形式明确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机构、住建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的具体职责范围,消除职责模糊地带。建立健全部门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信息交流和工作协同,共同解决消防安全监管中的重大问题。(2)优化监管层级体系:加强上级部门对基层监管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确保上级政策指令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推动不同地区之间消防安全监管标准的统一,加强区域间的协作与交流,实现监管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例如,可以建立区域消防安全监管协作联盟,共同开展跨区域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2.2重视安全教育

重视消防安全教育可以提升公众的安全素养,培养其应急反应和自救能力,加强监管的配合与执行,促进社会共治。通过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让公众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将有助于提高消防安全监管水平,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在此方面,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共同推动消防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政府可以要求企事业单位对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通过培训和考核,能够推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企事业单位加强对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能够提高其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2)强化消防安全成果转化及经验交流,促进各地区之间的消防安全管理经验借鉴和共同进步。政府可以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管理专家、相关企事业单位代表等参加经验交流会议。在会议上,各地区的代表可以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案例,并讨论如何将这些经验转化为具体行动,推进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升级。此外,政府可以通过发布案例分析报告来总结各地区发生的消防安全事故,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和经验教训。这些报告可以作为消防安全管理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各地区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共同进步。

2.3完善消防设施管理

针对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各类消防设施,商场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进行设施的启动、关闭、日常检查、维护保养等流程,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和管理消防设施。在巡查中,需要安排专人每天对消防设施进行巡查,检查设施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正常运行,这就需要查看消火栓的阀门是否能正常开启,水带是否完好,检查灭火器的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喷管是否堵塞,确保检查更全面、深入。测试消防设施的性能,测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探测器是否灵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是否能正常喷水。根据消防设施的类型和使用频率,商场应制定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施进行清洁、润滑、调试,并需要更换易损件,对于消防电梯、防烟排烟系统需要专业维护的设施,一旦发现消防设施存在故障或损坏,商场要立即组织维修。对于存在的一般性的故障,要定期进行修复,如果是重大故障,要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并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进行经验总结,以免出现类似问题。

结语

通过常态化联合风险排查、加强社会化建设、重视安全教育的建议与对策,可以提高消防安全监管水平,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监管效果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夏渊.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探析[J].今日消防,2020,5(11):79-80.

[2]陈黎州,曾自立.基层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和建议[J].消防界(电子版),2021,7(6):40-41.

[3]陈秉安.构建与时俱进的消防综合监管体系[J].中国消防,2021(7):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