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党政摄影记者如何拍好领导调研活动

作者

陈星宇

乌鲁木齐晚报(乌鲁木齐晚报集团)

摘要:本文聚焦于党政摄影记者拍摄领导调研活动的实践,从政治素养、前期准备、现场拍摄技巧、特殊场景应对及技术保障等维度展开系统探讨。强调记者需以高度政治意识为前提,通过深入调研、精细规划、灵活运用拍摄技巧与应对策略,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全方位、高质量地记录领导调研活动,精准传递党的声音,塑造良好领导形象,服务人民群众,为党政宣传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党政摄影;领导调研;拍摄技巧;政治素养

一、政治素养:摄影记者的立身之本

(一)坚持党媒姓党,强化政治意识

党政摄影记者工作职责是记录和宣传党政工作,因此,首先必须始终牢固树立坚持“党媒姓党”意识,拍摄领导调研活动的图片时要把“四个意识”贯彻全过程,时刻把“两个维护”体现在自己的每张摄影画面中,通过自己的拍摄及时、准确地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展示党和政府领导深入基层、关注百姓、积极改进发展取得的实绩和成果,展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形象和意愿,从而赢得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坚定信赖和支持。比如摄影记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摄影画面领导人深贫困山区走访贫困群众的照片展示出来,领导能够走到贫困户的家去,嘘寒问暖与群众交流,体现了党对贫困群众的特殊关怀,倾注了党和政府为了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落后,改善民生,从根本上帮扶脱贫致富的坚定决心和努力。这样的画面和主题不仅记录了事,传达和展现了画面中摄影记者所表现、表现的内容与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一脉相承的,所表现出的一切符合当时政策的积极正面的精神表现出来[1]。

(二)提升政治判断力与领悟力

党政摄影记者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领悟力,能够在繁杂的采访调研中快速捕捉那些有政治指向性的图景。比如,在对某个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调研采访中,记者需要及时捕捉到相关领导参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工作人员交流的图景,显示出了相关领导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和对科技工作的支持。需要及时地对调研的主题意图进行领会,把科技创新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展现给观众,比如展现科研成果转化在具体生产中的运用。这需要记者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还需要通过对相关情况的不断学习与积累,了解相关的时事新闻,把握中国的大政方针,也要求记者提前了解调研的主题,提前了解相关方的政策,这样在拍摄中也才能把握一些关键性的时刻,而不会因为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认知而错过那些重要的时刻[2]。

(三)严守政治纪律与职业伦理

在新闻拍摄中,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职业道德,恪守记者新闻纪律,遵守新闻报道的宗旨,将拍摄材料真实、客观、准确地呈现。例如在拍摄某些事件及社会敏感题材中,要求记者不能受情绪冲动等因素影响,做到理性克制;不能拍摄一些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的情绪和疑虑的画面;在对基层走访过程中的画面拍摄中,不能过聚焦群众的生活琐事,尊重被拍摄者的人身权利,保护自身的政治工作形象[3]。最后,在拍摄过程中,记者一定要遵循新闻宣传纪律,不能盲目地先期发表未经审核的图片和消息,因此要求新闻记者拍摄的照片要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时效性。另外要求新闻记者有较高的职业敏感性及职业担当能力,在实践中,不能擅自对一些潜在具有争议性的画面进行拍摄。

二、前期准备:构建系统化拍摄方案

(一)深度调研活动背景

前期深度调研是拍摄的前提和基础。记者除收集调研活动信息外,对相关领域内容要有研究。在报道某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时,记者可以前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方针、政策、技术和效果,再结合当地的环保部门、企业和群众,调研可以更顺利,更好地把握调研点的特色亮点。寻找和预判一些可能出现的典型场景,比如生态修复工程现场、环保志愿者活动、环保公益诉讼等。根据调研点数据及典型场景列出具体拍摄方案,结合提前调研的数据,一方面,记者能够较好地捕捉到更为有价值的镜头;另一方面,让报道更有权威感、专业性。

(二)精细规划拍摄预案

拍摄预案的细致程度直接影响着拍摄过程的进行。记者应该在一条条已经调查的路线中详细标出每一个拍摄点拍摄的具体内容和拍摄角度,比如记者如果在某企业车间进行拍摄,应做好“领导巡视生产线”,拍摄全景、中景、近景镜头,“在工人的介绍下”拍摄与工人交谈的镜头。并撰写拍摄预案中的应急备用计划,例如,如果遇到恶劣天气不能外出拍摄,则替换为地点变更预案或者替换为在办公室等拍摄思路等。并且要与其他工作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活动的动态调整情况,保障拍摄预案的有效性[4]。

(三)器材与技术准备

拍摄器材和拍摄技术是拍摄质量的有力保证。除了双机拍摄,多款镜头外,记者还应该根据调查工作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辅助设备,比如拍摄室外的调查工作时带上防抖云台和长焦镜头,在距离比较远的情况下拍摄出清晰的特写镜头;拍摄室内的调查工作时带上柔光灯和反光板,改善室内灯光情况,提高画面质量。此外,记者应该熟练使用曝光补偿、白平衡调节、控制景深等拍摄技巧,在不同光照下都能拍摄出高质量画面。在实际拍摄前,记者应该测试设备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确认电池电量足够、存储卡空间足够大、同时带上备用设备,避免出现拍摄时设备故障的情况。

三、现场拍摄:技术与艺术的双重突破

(一)构图与视角创新

画面构图是一切摄影作品的基础,在采访中,党政新闻摄影记者要熟悉和会使用“黄金分割线、三分法”等经典构图法则,在拍摄领导调研时,着重体现领导主体的地位,这样能使作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同时,敢于创新和变通拍摄角度,用低角度仰拍凸显领导的权威、端庄,也可用高角度俯拍体现场景的纵深感、全局性和大气。这将使观看者产生一种全新的画面视觉冲击力。如在拍摄领导与群众交谈或请教的图片时,可将被摄者采用低角度仰拍,能强化领导的亲近感、亲和力、亲民,也可以凸显领导的领导能力、领导魄力;在大型活动现场拍摄时可采用俯拍或高角度俯拍,有利于突出活动的盛况,更具有场景的大小局感。

(二)动态捕捉与细节把控

领导调研活动往往有着细节动态,摄影记者应有强大的动态能力,利用高速连拍抓拍领导的细微表情与相互动作,如握手间的力气与微笑表情、群众发言时的微表情等,这样的细节可生动表现领导的亲和力,对工作方式的态度以及耐心。也需注意环境中的细节,如领导文件上的批示、基层中的一些设施特写等,增加画面的叙事力,给受众提供更多的信息,比如,在拍摄领导考察学校时,可抓拍领导与学生的交流,如领导与同学交流问题、握手等,这样的细节表达出了领导的亲民力,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同时注意环境中的细节,如校园的设施、教室的环境等。

(三)光线与色彩运用

光和色彩是画面中营造氛围的重要元素。拍摄领导调研活动中应多以自然光进行拍摄,并使用闪光灯补光,避免因曝光过度或者有阴影干扰而降低画面质量以及影响人物形象。其次,还应根据调研活动主题的特性进行色彩搭配,在生态调研活动中使用较多绿色调来表现其生机与环保的主题;在党建活动主题下使用较多的红色调表现其热烈、庄重的气氛,如此画面中的色彩能够与活动主题相映衬,更好地促进观者的感知。譬如,在拍摄生态调研活动中,新闻记者可利用调整白平衡后突出的绿色调来表现生态修复的成果;在拍摄党建活动时,可用红色的背景、装饰来衬托庄重、热烈的气氛,以增强画面情感[5]。

四、特殊场景的拍摄策略

(一)会议场景

领导调研是常见的会议场景。对这类场景,摄影记者可以用对称式全景抓拍拍摄主席台领导阵容,突出会议的庄重性和严肃性;同时捕捉领导脱稿发言、批示文件等富有个性化的工作行为细节,这些画面能够鲜明地表现领导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智慧,可为会议报道增色添彩。如大型重要的工作会议,可采用对称式拍摄手法抓取全景整体会议态势和工作氛围,同时拍摄出领导发言时表情神态,手势动作,突出报道的重点要点,会议主旨等等。

(二)基层走访

领导调研所到之处往往是基层的走访,作为领导调研的重要内容,它是拍摄的关键,应把领导和群众的真实互动的细节展示出来,比如领导查看农产品质量时是否蹲下身看,慰问困难家庭时是否有动作上的细节。此类场景通过纪实性的照片还原领导对基层群众的关怀,在拍摄角度上还可以借用老旧的房屋建筑、产业园区等,来进一步突出调研的目的以及基层的实际情况,使得广大观众也更能够真切地了解到领导所带领人员前往基层的意图。如拍摄领导走访贫困家庭的照片,记者就可以把领导与贫困群众谈话的画面展示出来,比如当领导对贫困家庭生活用品的查看动作,还有就是当贫困家庭表示家庭收入较低时,领导的相关回应动作,来传达出领导对贫困群众的帮助等。

(三)突发事件应对

在领导者调研活动中的现场存在各种各样的情况,如突然的暴雨、群众突然提出的问话等等,作为一名摄影师此时应沉着冷静,调整拍摄方案,优先拍摄主体画面,保证主要拍摄内容拍摄到位,将突发的领导指示以及实施对策的领导意见及应对举措等摄制到位。面对含有敏感题材的场景时,采用近景或特写形式规避风险,在保证报道客观性、真实性的同时,防止拍摄事故带来的负面舆论。

结束语

在智媒时代,做好党政摄影记者拍摄领导调研活动,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在智媒时代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加强政治学习,并充分做好前期、现场、特殊场景和保障方面的准备工作。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地完成这项使命,为党政宣传工作贡献力量。在今后随着技术进步、媒体环境变化和时代的变迁,党政摄影记者还须继续探索、不断丰富拍摄方式及传播手段,讲好党的故事、发出党的声音,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赵俊堂. 浅析会议新闻摄影的三个重要步骤[N]. 山西经济日报, 2022-12-18 (004).

[2]赵俊堂. 浅析党报摄影记者如何拍好领导调研活动 [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 11 (17): 146-147.

[3]杨健. 政治、宣传与摄影[D]. 复旦大学, 2014.

[4]徐国康. 拟容以取心 立形以传神——领导人新闻摄影的几点体会 [J]. 新闻世界, 2013, (09): 269-270.

[5]张杰. 谈党报摄影记者如何拍好领导调研活动 [J]. 新闻传播, 2013, (06):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