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游戏中学习,阅读中成长

作者

赵丽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中心幼儿园 237126

引言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儿童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绘本阅读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模式,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双重优势。聚焦游戏化教学在绘本阅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其价值与实施策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儿童的阅读热情,更能培养其多元智能,对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绘本阅读游戏化教学的理论基石

绘本阅读游戏化教学植根于多重教育理论的沃土,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情境互动中主动构建知识,为游戏化教学提供了认知基础,儿童通过与绘本元素的游戏互动实现意义的自主建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游戏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绘本游戏化教学正契合了儿童"玩中学"的认知特点,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则主张通过社会互动促进发展,绘本游戏中的同伴协作能有效拓展儿童的能力边界,多元智能理论为绘本游戏设计指明方向,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可针对性地发展语言、空间、人际等多元智能,心流理论解释了游戏化设计的关键,当绘本游戏的挑战与儿童能力相匹配时,将产生深度投入的阅读体验,此外,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模仿在游戏中的重要性,角色扮演类绘本游戏能有效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绘本阅读游戏化教学的坚实根基,指导着教学实践的科学开展。

二、游戏化教学在绘本阅读中的实践模式

(一)情境游戏的创设方式

情境游戏的创设需要教师深度挖掘绘本的叙事空间与情感内核,通过三维环境的精心布置将平面故事转化为立体体验,在《好饿的毛毛虫》教学中,可搭建包含树叶、水果等实物的微型生态场景,让儿童通过触摸、观察等感官体验理解生命蜕变过程,角色扮演是情境创设的重要手段,为儿童提供服装道具使其化身绘本人物,多媒体技术的融入能增强情境真实感,运用 AR 技术让绘本中的动物立体呈现,配合音效营造森林、海洋等特定氛围,问题情境的嵌入引导深度思考,在《猜猜我有多爱你》阅读中设置"爱的测量"游戏站,通过肢体动作具象化抽象的情感概念,这种多维度情境创设使儿童获得沉浸式阅读体验。

(二)竞赛游戏的组织策略

竞赛游戏的实施应注重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平衡设计,知识闯关模式可将绘本内容转化为阶梯式挑战,在《大卫不可以》教学中设置"安全行为判断赛",通过快速识别图片中的危险行为获取积分,节奏控制是竞赛设计的关键要素,采用"快问快答"与"深度思考"交替的节奏,如在《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中先进行动物粪便匹配竞速赛,再开展"动物习性推理"的延时竞赛,差异化分组保证公平性,根据儿童认知水平划分"侦探组"与"见习组",在《母鸡萝丝去散步》的线索追踪游戏中设置不同难度任务卡,积分可视化系统增强持续性动机,用彩色纽扣代表《彩虹鱼》中的鳞片奖励,通过实物积累使进步可见。

(三)合作游戏的开展方法

合作游戏的设计要着眼于社会性发展的核心目标,拼图式任务分配是有效策略,将《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的布料改造过程分解为设计、裁剪、装饰等环节,小组协作完成"布料重生"作品集,跨年龄混龄合作产生教学相长效应,高年级儿童带领低年级生进行《图书馆狮子》中的规则剧场创作,通过示范与指导深化理解,团体目标设置激励协作行为,在《一粒种子的旅行》教学中,各组共同培育植物并记录生长日记,最终拼合成完整的植物生命周期图谱,对话机制的建立促进深度交流,使用"思考-配对-分享"模式讨论《石头汤》的寓意,先独立绘制理解图示,再通过小组拼接达成共识,教师应适时介入指导合作技巧,在《我有友情要出租》的角色扮演中示范"主动邀请""轮流发言"等社交策略,使儿童在完成绘本任务的同时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三、绘本阅读游戏化教学实践路径

(一)教学目标的精准设定

目标设定需建立在对绘本价值与儿童需求的双重把握上,三维目标体系应包含认知、技能与情感维度,认知目标要聚焦绘本的核心概念,如《小蓝和小黄》的颜色混合原理或《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双视角叙事结构,技能目标需结合游戏特性设计,包括观察力培养《找不同》游戏中的细节对比,或表达力训练《我爸爸》中的比喻句创作,情感目标要呼应绘本的价值观导向,通过《爱心树》的感恩剧场培育回馈意识,或借助《菲菲生气了》的情绪棋牌游戏管理情感,目标表述应符合 SMART 原则,在《蚯蚓日记》教学中设定"能复述 3 种蚯蚓习性"的具体目标,而非笼统的"了解自然知识",差异化目标满足个体需求,为语言发展迟缓儿童设置《棕色的熊》中的拟声词模仿基础目标,同时为优势儿童扩展"动物分类"挑战目标,阶段性目标形成递进链条,《好饿的毛毛虫》系列活动中,从食物识别到天数排序再到生命周期理解逐步深化。

(二)教学内容的筛选整合

内容选择应遵循教育价值与游戏适切性的双维标准,经典绘本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适合开展情感体验游戏,科普类《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则适宜设计探究游戏,文本重构增强游戏适应性,将《鼠小弟的小背心》的重复叙事改编为接龙游戏脚本,或提取《我的情绪小怪兽》的颜色符号设计情绪分类棋,多文本联动拓展游戏深度,《三只小猪》与《三只小狼和大坏猪》的对比阅读可开展"建筑防御赛",跨学科整合丰富游戏维度,结合《形状游戏》开展几何积木创作,融入《大家来听音乐会》的节奏律动发展音乐智能,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入很重要,在《灶王爷》游戏中体验传统祭灶习俗,或通过《团圆》中的饺子制作活动理解春节文化,内容难度要形成梯度,《鸭子骑车记》从简单动作模仿到复杂情节推理分层设计,数字绘本与传统绘本的组合使用能增强互动性,但需注意屏幕时间的合理控制。

(三)教学活动的详细规划

活动流程设计要兼顾结构性与生成性,导入环节需快速激活参与热情,用《蹦!》的集体跳跃游戏调动身体,或以《魔法亲亲》的神秘信封制造期待感,主体部分应采用"游戏-阅读-再游戏"的循环模式,先进行《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的便便卡片配对游戏引发兴趣,再深入阅读寻找答案,最后开展"动物食性推理"巩固认知,过渡衔接要自然流畅,《打瞌睡的房子》可采用层层叠加的接龙游戏模拟故事结构,动静交替维持注意力,在《从头动到脚》的剧烈模仿游戏后,转入《安静书》的呼吸调节练习,评估环节要嵌入游戏过程,通过《第五个》的医院玩具摆放观察儿童对"递减"概念的理解,而非仅依赖终结性测试,弹性时间预留应对生成契机,当儿童对《小黑鱼》的海底世界表现出特别兴趣时,可临时增加水族箱造景活动,家长参与设计延伸活动,将《爸爸我要月亮》的攀爬游戏转化为家庭亲子运动挑战。

结束语

绘本阅读游戏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为儿童教育开辟了新思路。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实践。未来教育工作者应持续创新教学方法,将游戏元素与绘本内容深度融合,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在阅读中成长,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韩璐,张媛媛.游戏化理念下的幼儿绘本阅读活动开展策略[J].家长,2025,(23):159-161.

[2]连世祥.幼儿园绘本教学游戏化路径的实践探究[J].教师博览,2025,(21):117-119.

[3]李楠.从阅读到游戏: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创新策略[J].华夏教师,2025,(21):90-92.

[4]梁丽萍.课程游戏化视域下幼儿园开展绘本教学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5,(17):174-176.

[5]郁慧琳,储静雅.幼儿园绘本游戏化教学的实践探究[J].新智慧,2025,(16):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