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健康教育对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陈东媛
柳州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潭中院区 广西柳州 545001
慢性病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疾病长期存在呈现缓慢发展,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对患者以及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痛苦,加重社会负担。完善慢性疾病的管理以及预防,保证患者的健康十分重要。健康教育属于非药物干预模式,传统的教育内容无统一的标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参差不齐,无法保证教育效果的一致性[1]。建立系统、标准化的健康教育体系作为提升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标准化健康教育,既包括了疾病的相关知识,亦包括如何在生活当中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本文就标准化健康教育对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进行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 100 例,时间为 2024 年 5 月份至 2025 年4 月份,患者年龄分布在49-7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63.55±2.71 岁,男性55 例,女性45 例。分析选择健康体检中心2024 年5 月份至2025 年4 月份体检人群筛查出来的100 例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差异性不大, 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精神健康;
排除标准:严重认知障碍;中途退出的患者;存在影响本次研究重大脏器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定期进行复诊,开展健康咨询,提供药物管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遵医嘱提供用药管理。
实验组提供标准化健康教育:1、饮食控制教育,每月开展一次饮食管理,依据患者所患慢性疾病的类型,给予合理的饮食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应提供食物交换法、碳水化合物计算等基础知识,依据患者的个人喜好、饮食习惯,调整患者的食谱。对于高血压患者提醒患者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合理的控制血压水平,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更好的管理自身的饮食,保证机体健康[2]。2、运动指导,每周开展一次运动指导,运动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控制好运动的强度和频率,日常通过步行、瑜伽或者踢毽子等,积极的鼓励患者,为患者提供可穿戴设备来测量运动,评估患者的运动效果,并合理的调整计划[3]。3、开展药物管理,每季度开展一次用药管理,明确患者药物如何在体内发挥作用,计划患者的用药方法,以保证患者正确用药,明确药物副作用,有利于患者在发现异常时及时处理。使用服药手册,记录用药事件,准确的记录患者的用药技巧,以保证患者在遇到问题时均可以有效的解答。
1.3 实验指标
1.3.1 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计量数据使用 n 表示,检验通过 X2 。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均通过 SPSS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研究。
2 结果
2.1 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更佳, 
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2.2 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更高, p<0.05
分析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
,分)

3 讨论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各类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完善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升疾病的认知水平,明确疾病发生以及发展,保证患者的健康十分重要。为患者开展标准化健康教育,使得患者更好的明确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的进行运动管理,同时远离不良的饮食习惯,提升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摆脱了传统管理的不足。标准化健康教育,通过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患者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提升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提升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
综上所述,对慢性疾病患者开展标准化健康教育管理,使得患者摆脱了不良的生活方式,提升了患者血压以及血糖的控制效果,满足了的患者的管理需求,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孙赫.应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价值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5(1):125-128.
[2]刘宇,赵芳,王丽,李彩宏,林可可,白小燕,吴诗诗,张瑞婷,王静.基于患者社会网络的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4,27(34):4295-4301.
[3]吴晓丹.慢性病防治中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4(12):017-020.
[4]崔文.健康教育联合情志干预对 H 型高血压患者心理、自我管理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5,33(7):1033-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