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吴昊晟
张家港市徐市小学
摘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升表达与沟通水平,更是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素养。本文通过分析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关联,深入探讨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涵盖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多个方面。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素养的各个维度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锻炼其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提升文化素养与审美水平,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关联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维度
口语交际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形式。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学生需要组织语言、运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不断地练习,学生能够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从而促进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课堂讨论中,学生要清晰地阐述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他们运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同时倾听他人的观点,吸收有益的语言表达方式,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语言体系。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维度
口语交际需要学生具备敏捷的思维能力。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要迅速理解对方的意图,做出合理的回应,并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一过程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比如,在进行辩论活动时,学生需要分析辩题,收集论据,组织语言进行反驳或论证,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的逻辑性、敏捷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维度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语言之美。在倾听他人的表达时,学生可以感受语言的节奏、韵律和修辞之美,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学生在自己表达的过程中,也能够通过选择优美的词汇、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等方式,创造出富有美感的语言,展现自己的审美创造力。例如,在朗诵诗歌或讲述故事时,学生通过富有感情的表达,将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语言艺术,既欣赏了作品的美,又在表达中融入了自己对美的理解和创造。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维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口语交际中,学生不仅交流信息,还传递文化。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时,也会不自觉地融入本民族的文化元素,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例如,在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或风俗习惯时,学生将本土文化通过口语传播出去,使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一)创设真实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口语交际情境。例如,在教学 “购物” 这一口语交际主题时,教师可以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商品选购、价格询问、付款找零等交流活动。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激发他们参与交际的兴趣,使他们在自然的状态下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画面、声音和视频,为口语交际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比如,在教学 “介绍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景点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风景之美,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多媒体情境的创设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二)开展多样化活动,提供交际平台
课堂讨论和辩论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或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例如,在学习了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课文后,教师可以提出 “是否应该限制私家车出行以改善环境” 的辩题,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讨论和辩论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反驳,从而提高口语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角色扮演和课本剧表演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情节丰富的课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比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一课时,学生可以分别扮演陶罐和铁罐,通过模仿它们的语言和神态,生动地展现故事内容。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准确地说出角色的台词,还要注意语气、语调的把握,从而提高口语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三)加强方法指导,提升交际技巧
倾听技巧指导
倾听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倾听,在他人发言时保持专注,不随意打断,理解对方的主要意思。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倾听过程中的反馈技巧,如适当点头、给予眼神回应等,让发言者感受到被尊重。例如,在课堂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轮流发言,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在发言结束后进行简要复述,以检验倾听效果。
(四)注重评价反馈,促进持续发展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要注重全面性和客观性,不仅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关注其交际态度、合作能力等方面。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互评能够让学生从他人的角度了解自己的表现,学习他人的优点。例如,在一次口语交际活动结束后,教师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然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交流彼此的看法和建议。
评价反馈要及时、具体、有针对性。教师要在学生完成口语交际任务后,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说:“你在这次发言中,语言表达很流畅,观点也很明确,这非常好。但是在表达过程中,你的肢体语言有些僵硬,如果能适当增加一些手势,会让你的表达更生动。” 通过这样具体的反馈,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持续发展。
四、结论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与核心素养的紧密关联,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开展多样化活动、加强方法指导和注重评价反馈等策略,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提供丰富的交际平台,提升学生的交际技巧,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 [J]. 课程·教材·教法,2016 (5):3 - 8.
[2] 巢宗祺。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思考 [J]. 语文建设,2016 (5):11 - 14.
[3] 朱建军。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J]. 教学与管理,2018 (21):47 -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