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ndless・连通”大连旅游攻略APP设计路径研究
胡也禺
大连科技学院
一、引言
2023 年 11 月 17 日实施的 72/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降低了国际游客入境门槛,延长其停留时间,推动旅游需求向多样化、精细化转变。然而,当前市场上的旅游 APP 多面向国内游客或缺乏地域针对性,无法满足国际背包客“短时间深度游”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可以设计一款“Boundless·连通”大连旅游攻略 APP,旨在抓住政策红利,解决国际游客行程规划难题,同时联动大学生就业与旅游服务优化,形成系统性实践路径。
二、开发过程探索
为精准匹配国际背包客需求,APP 的设计采用“实地+线上 + 实时反馈的多场景数据采集模式,组织大学生模拟背包客行程以记录交通接驳、住宿性价比等痛点并形成《大连背包客旅行体验报告》,同时在 TripAdvisor、TikTok 等平台发布多语言问卷,收集欧美、日韩游客对历史文化、海滨活动的偏好并结合免签时间限制优化需求分析,后续还通过NLP 技术提炼“低成本交通”“多语言导览”等高频需求,结合现有推荐算法模型构建动态优先级矩阵,为个性化行程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在大学生就业需求匹配方面,项目依托大连外国语大学 3 万余名学生(党员占比 75% )的资源优势开展分层调研,通过党员座谈会挖掘党员在多语言服务、活动组织中的优势并设计“党员领队 .+ 普通志愿者”协作模式,同时针对语言类、技术类学生发放问卷,结合 APP 运营需求设置“语言翻译岗”“算法优化岗”等定制化岗位,实现专业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在核心功能优化上,APP 围绕个性化推荐服务与用户界面交互设计两大关键问题展开,前者通过注册信息、浏览记录、行程评价等多渠道收集数据,构建涵盖游客年龄、国籍、语言及景点偏好、美食口味的全面用户画像,再在基于内容推荐算法基础上引入协同过滤算法(分析相似用户行为)与深度学习算法(挖掘潜在需求),融合实现 “千人千面” 的行程推荐,例如为预算有限游客设计“200 元穷游路线”;后者则采用简洁的国际化界面设计,支持英、日、韩、俄等多语言切换以确保文字准确易懂,并运用高质量图片、视频增强视觉吸引力,同时简化操作流程,实现行程“一键预订”与信息自动填充,提供智能联想、语音搜索功能并完善反馈机制,及时响应用户问题以提升操作流畅性。
在此基础上,APP 还形成三大创新内容:一是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就业赋能平台,对接大连高校外语人才(如大连外国语大学 12 个外语专业)设计“日语旅游攻略编辑岗”等“语言+旅游”复合型岗位,提供“实习证明+薪资补贴+技能认证”且为优秀者开通名企内推通道,同时选拔党员担任项目组长开展跨文化培训,搭建 APP 内大学生交流社区形成“以老带新”的学习生态;二是打造“政策 + 场景 +⋅ 需求”背包客服务体系,聚焦免签游客“时间短、需求杂” 特点,整合大连滨海风光、俄式建筑等资源推出“星海广场夜游”等独家攻略,支持 8 种语言界面与语音导览并增设 “免签倒计时”“过境交通规划” 功能,再通过 AI 动态规划系统结合用户预算、兴趣及景区人流、交通等实时数据生成个性化路线;三是推动功能生态化拓展,整合旅游预订(酒店、门票)、社交(背包客社区)、安全(紧急救援提示)等功能实现 “一站式服务”,例如与本地商家合作提供独家优惠、方便用户组队同行以保障旅游安全。
此外,在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基础上,APP 结合用户实时位置与时间信息优化服务,如用户靠近景点时自动推送周边美食、购物信息,节假日期间推荐“大连国际樱桃节”等特色活动,同时依据用户反馈与行为数据动态调整算法以提升推荐准确性。
对于长远发展,APP 制定了“地域拓展+国际合作 ∘+ 文化传播”三维路径:在地域拓展上,计划将大连的成功经验复制至全国实施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如上海、广州、西安等),针对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与旅游资源(如西安的历史古迹、广州的岭南美食),结合 AI 动态规划系统定制专属旅游路线,同时联动当地 B 端商家(酒店、景区、餐饮企业)丰富服务场景,形成“一城一特色” 的服务矩阵;在国际合作层面,拟与国际旅游组织(如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国际背包客协会)共建跨境旅游数据平台,共享国际游客需求趋势、旅游服务标准等数据,推动多语言服务、跨境行程规划的行业标准化;同时拓展全球高校合作网络,除国内高校外,还将与日韩、欧美等地的旅游专业、外语专业高校建立合作,引入国际学生参与 APP 的海外运营(如海外社群维护、本地旅游内容收集),既强化“语言
旅游”复合型人才储备,也能更精准地把握海外游客需求;在文化传播方面,计划利用 VR/AR 技术打造 “沉浸式大连文化体验”—— 通过 VR技术还原大连近代历史场景(如俄占时期、日占时期的建筑风貌),用户佩戴 VR 设备即可“穿越”体验;通过 AR 技术在现实场景中叠加文化信息(如用户用手机扫描俄式建筑,屏幕上会显示建筑的建造年代、历史故事);同时启动“文化使者”计划,鼓励用户(包括国际游客与本地居民)创作多语言的大连文化内容(如用日语拍摄大连海鲜制作视频、用英语撰写老式电车旅行攻略),优秀内容经审核后在 APP 首页及海外平台推广,将大连文化转化为可传播的数字 IP,最终实现从“旅游服务工具”到“中外文化交流桥梁”的价值升级。
三、结论
“Boundless·连通”大连旅游攻略 APP 精准响应免签政策下的市场需求,通过个性化推荐、国际化设计解决国际游客痛点,同时依托“产—学—研”平台助力大学生就业,联动文化传播实现价值升级。其设计与实践为跨境旅游 APP 发展提供参考,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与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刘佩颖.240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下中国文化传播及其效果提升路径[J].中外文化交流,2025,(09):71-73.
[2]明庆忠,张文娟.中国旅游“神话”般崛起揭秘:有效投入与消费升级的双驱动[J].学术探索,2024,(06):24-33.
[3]宋瑞.论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道路[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4,(07):50-58.
本论文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论文,项目编号:X202513207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