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构建“教一学一评”一体化闭环:一位资深高中语文教师 的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

作者

梅少林

江苏省口岸中学 225321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评价与教学和学习紧密结合,以评价驱动教学和学习,以教学和学习促进评价,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动态循环系统。这种模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关注,做出具体成教学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其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一)相互渗透

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中,教学和评价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基于评价数据调整和改进教学实践。

(二)紧密结合

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中,评价不是教学的附属品,其和教学是紧密结合的,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评价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皆须基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制定,实现教学和评价的有机结合。

二、新课改背景下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必要性

(一)教学现状的紧迫性所驱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中,评价对象不能局限于学生,还需要对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进行评价。然而,当前高中语文评价对象不明确,评价主体不清晰,影响了评价标准的制订和实施,评价有失公平性和科学性。其次,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评价过度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同时也忽视了评价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导致教师忽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限制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另外,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搞得过于复杂,导致评价反馈滞后,影响教师的教学改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口语、阅读、写作等的全面发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拓宽视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其次,教学评一体化强调自主学习、思维训练、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自主探究、课堂讨论、辩论、实践、小组讨论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实践和反思

(一)“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实践

下面,我们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具体谈谈如何实施“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实践。

1.明确教学目标

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和“会什么”的问题,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学科知识,培养核心素养。为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学习能力。

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要求,我们从语言建构与运用角度,让学生精准把握小说中“风雪”等环境描写的语言特色,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从思维发展与提升层面,引导学生分析林冲人物形象的转变过程,探究其性格变化背后的原因,培养逻辑思维与深度分析能力;从审美鉴赏与创造层面,引导学生感受古典小说的叙事魅力,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人情世故与社会背景,提升文学审美素养;从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让学生透过文本了解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领悟传统文化中侠义精神的内涵。

2.以学生为中心,多样化教学活动

通过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认知水平,我们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例如,通过多媒体展示北宋时期的社会环境、草料场场景等,创设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又如,围绕“林冲性格转变的关键节点”“‘风雪’描写的作用”等问题,组织学生开展了小组合作的自主阅读,通过小组讨论深入探究和思考。

3.构建全面的评价体系

首先,呼应教学目标,强化教学与评价之间的衔接性。例如,评价学生对“风雪”环境描写的理解时,结合“掌握环境描写语言特色”的目标,通过课堂提问、书面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是否能准确分析“风雪”描写对推动情节、塑造人物的作用,强化教学与评价的衔接。

其次,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例如,课堂上我们关注学生参与情境讨论的积极性、小组合作中的贡献度、对文本细节的探究深度等;课后通过课堂测试,考查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

另外,通过个性化评价和合作评价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开展单独评价,进行细致、全面的个性化评价。其次,通过小组互相评价,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反思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教学中,初步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能把握“风雪”环境描写特色,理解关键语句;可分析林冲形象转变及原因,逻辑思维增强;能感受古典小说叙事魅力,提升了文学审美;也初步了解北宋社会风貌,领悟了侠义精神内涵。

但是,从教学层面看,虽我们依据新课标设计了情境创设、小组讨论等活动,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仍有不足,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参与度较低,未能充分融入探究过程,后续需进一步细化分层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提升。另外,评价体系虽兼顾过程与结果、个体与合作,但评价反馈不够及时,课堂提问和小组互评后,未能及时指导学生的疑问;由于时间关系,课堂小测的结果也未及时与学生深度沟通。

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教学活动设计,更好地把控课堂时间,完善评价反馈机制,促进教学评的完美闭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高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能有效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具体的教学实践,论证了该结论,也验证了该模式在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方面的有效性。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高中教师能更加深入地探讨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改进,促进高中语文教育改革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小娟.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J].启迪与智慧(下),2025(6):0099-0101.

[2]张惠霞.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5(10):43-45.

[3]耿红卫,田霖锋.“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研究,2025,48(3):68-75.

[4]王浩.高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4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