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思政课中的运用探析
李海南 姜雪
梁山县第二实验中学 山东济宁 272600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情境教学法因其能够将抽象的知识与生动的情境相结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在初中思政课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目标。因此,深入探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思政课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情境,如故事情境、生活情境、角色扮演情境等,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初中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情境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使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时,教师可以创设市场购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了解不同所有制经济形式在市场中的表现和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
(三)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思政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有情感感染力的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情境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通过创设各种实践情境,如社会调查情境、模拟活动情境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思政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情境创设脱离实际
部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创设的情境过于理想化、抽象化,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节,导致学生无法产生共鸣,难以理解情境所传达的知识和情感。
(二)情境运用形式化
有些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将情境作为一种装饰,没有充分发挥情境的教学功能。在课堂上,情境的引入和运用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只是在情境中短暂地停留,没有深入思考和探究,导致情境教学流于形式 。
(三)教师情境教学能力不足
部分教师缺乏情境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情境创设、情境引导和情境评价等方面存在不足。例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懂得如何选择合适的情境素材,如何设计情境问题;在情境引导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情境活动,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情境评价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不能准确地评价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和学习效果 。
(四)教学资源有限
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实施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如图片、视频、案例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校教学资源匮乏,教师难以获取到合适的情境素材,导致情境创设受到限制,影响了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效果 。
四、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思政课中的优化策略
(一)基于学生实际创设情境
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活事件中选取素材,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例如,在学习 “遵守社会规则” 时,教师可以创设学校食堂排队打饭、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等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规则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考虑学生认知水平: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基础,创设难度适中、具有启发性的情境。对于抽象的知识,可以通过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对于学生已经有一定了解的知识,可以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二)增强情境运用的实效性
明确情境教学目标:在创设情境之前,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情境的主题和内容,确保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能够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学习 “维护国家利益” 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和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国家利益意识。教师可以创设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维护国家利益的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分析和思考,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
精心设计情境问题:在情境教学中,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关键。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具有层次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的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
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三)提升教师情境教学能力
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情境教学法的专题培训和研讨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提高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教师的情境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促进教师实践与反思: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情境教学法,不断探索和创新情境教学的方式方法。同时,教师要注重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情境教学能力 。
(四)丰富教学资源
整合校内资源:学校要加强对校内教学资源的整合,建立教学资源库,收集和整理与思政课教学相关的图片、视频、案例等资源,为教师创设情境提供便利。
利用校外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如社会文化场所、社区活动、新闻媒体等,获取丰富的情境教学素材。
五、结论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思政课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和教育部门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优化策略加以解决,才能更好地发挥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初中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家胜.基于思政课一体化构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J].亚太教育,2025,(06):127-129.
[2]郑怡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培育学生法治观念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4.
[3]杜艳格.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优化研究[D].信阳师范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