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在建筑工程中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作者

张放

231003199205313515

摘要:本文聚焦建筑工程中的预制桩施工技术。在技术概述环节,介绍混凝土预制桩强度高、耐久性好,钢桩承载能力强、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并阐述锤击法、静压法、振动法的施工原理。施工工艺流程涵盖施工前场地平整、桩材准备及设备调试,桩基础施工中的打桩顺序确定、吊运与施工操作、接桩工艺,以及施工后的桩身完整性与单桩承载力检测。在质量控制与安全措施方面,明确桩材质量、施工工艺等质量控制要点,针对桩身倾斜、断桩等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并给出处理措施,同时阐述设备操作、施工现场等安全注意事项,为预制桩施工技术的优化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预制桩;施工技术;安全措施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不断向高层化、大型化迈进的当下,稳固的基础是建筑安全与质量的基石。预制桩施工技术凭借独特优势,在各类建筑基础施工中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工程复杂性增加,对预制桩施工技术的精准度、高效性及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深入剖析该技术的原理、流程、质量控制及安全保障等方面,对推动建筑基础工程发展、提升建筑整体品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预制施工技术概述

1.1预制桩的类型与特点

预制桩通常分为两种,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混凝土预制桩最普遍,如实心方桩生产简单,截面呈正方形,其强度较高且稳定性较好,可提供足够大的竖向荷载,不同的地质条件使用皆可行,尤其是在黏土层、粉土层效果较好。空心管桩空心设计,在提高承载力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自重,节约了材料,此外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较少,可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且其耐久性较优,若正常使用的情况,可保证桩身结构足够稳固。

1.2预制桩施工技术原理

锤击法,桩锤的落距或自由下落产生冲击力,迫使预制桩桩身打入土中。桩锤冲击力作用在桩身上,桩帽把冲击力传给桩身,抵消土对桩的阻力,桩逐渐压入土中。锤击应控制锤击能量、落距和锤击频率,保证桩身垂直入土,以防止桩身断裂等。静压法,静压桩机靠自重及配重,通过压梁或压柱使预制桩压入土中。其施工噪音低、无振动,对周边无不良影响,能准确控制入土深度,适用于对噪声和振动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结构地段。振动法借助振动打桩机产生的高频振动,使桩身周围土体颗粒发生共振,降低土体对桩的摩阻力。

二、预制施工工艺流程

2.1施工前准备工作

首先进行场地处理,即对施工场地的杂草、垃圾等杂物以及障碍物进行清除,平整施工场地。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时借助相关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放样工作,完成桩位坐标测量,并设立明显的桩位标志,桩位的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便于桩基础施工能够定位准确。做好桩材的准备。使用混凝土预制桩时检查桩身外观是否存在开裂、蜂窝麻面的现象,桩身尺寸是否达标。使用钢桩时要检查钢材的质量,桩身是否有变形、锈蚀等问题。桩材吊运时需要选用适当的吊点,避免桩体受损。桩材堆放场地要保证坚实平整,按照规格和型号堆放,堆放时层数不宜过厚,防止底层的桩体被压坏。设备进场后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调整好各部件,保证设备使用时施工正常。

2.2桩基础施工过程

打桩顺序对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及进度存在直接影响。常用的有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自中间向四周进行等。应根据桩群的密集程度、基础设计标高、桩的大小等因素确定打桩顺序,以期达到减少桩位的移位,减少对已打桩土体隆起的干扰。吊运桩运至桩位后,锤击法时,调整锤距,启动桩锤,使桩身缓缓入土,静压法施工时,缓缓启动静压桩机,控制好压桩速度,保证桩身垂直下沉。振动法施工时,启动振动打桩机,调节振动频率及振幅,使桩在振动作用下顺利入土。当桩长不够时,需要接桩,目前常用的方法为焊接接桩、法兰接桩。

2.3施工后桩身检测

对完成施工桩基后进行桩身检测以保证桩基础质量。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多采用低应变法,在桩顶施加激振力,在桩中产生应力波沿桩身传播,通过对反射波信号的分析来判断桩身结构完整性,确定桩身结构是否存在缩径、断裂、离析等缺陷。单桩承载力检测,多采用静载试验,在桩顶逐级施加竖向荷载,监测观测桩顶沉降,通过沉降量及荷载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三、预制桩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措施

3.1质量控制要点

桩材质量是质量源头控制。混凝土预制桩控制原材料质量,控制水泥、砂、石等,严格把关原材料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控制好配合比,使桩身强度合格。桩身出厂前,仔细进行外观检查,无裂缝,无蜂窝、孔洞等影响结构性能的外观缺陷,控制好桩身的尺寸误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钢桩材料确保钢材材质合格,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桩身不发生明显变形,且没有严重的锈蚀。施工前再次对桩材进行检查,避免出现将不合格桩材带入施工现场的现象。过程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打桩过程控制,注意检查桩身垂直度,锤击法施工时,对桩架进行垂直度控制,保证桩锤、桩帽与桩身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检查桩身有无偏斜;静压法施工,使用桩机配备的垂直度控制装置,实时监视控制桩身垂直度;振动法施工,调整振动设备的稳定性,以保证桩身垂直入土。焊接接桩按焊接工艺规定进行,接桩焊接焊缝长度、厚度、外观应良好,完成接桩焊接后按焊接探伤规范进行检测,确保焊接质量。

3.2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桩身倾斜是一种经常性的质量问题,多数为场地不平、桩机垂直度不准、桩自重偏心等原因造成,解决办法。桩身倾斜幅度较小时,在桩倾斜的相对方向再打1根桩,由两根桩共同分担以调整桩基受力状况。桩身倾斜较严重时,可拔除重打,也要对场地进行平整以及矫正桩机垂直度。出现断桩的原因可能是桩身质量存在缺陷、锤击过重、桩身遇到阻碍等情况造成。

3.3安全措施

注意设备的操作安全。打桩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设备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经过考核后能够安全使用设备,同时操作人员还要对打桩设备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性能有一定的了解。设备启动前,也要仔细检查打桩设备中的各个组件,让打桩设备始终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中,绝对不允许设备带病操作。在设备工作时,操作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并注意观察打桩设备的运行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将设备停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设立明显标志的注意事项,将施工区域划出施工警戒区域范围,并安排人员对此进行巡视,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在打桩过程中,一旦提升桩锤后,桩锤的下方严禁放置人员,防止发生掉物伤人的事故。对施工中的临时用电线路加以规范布设,为确保安全,还需进行漏电保护设备的设置,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

结语

预制桩施工技术涵盖类型多样的桩体及多种施工原理,从施工前筹备、打桩进程到完工检测,各环节紧密相扣。质量把控与安全保障贯穿始终,有力支撑建筑基础建设。展望未来,持续优化技术、提升质量与安全性,预制桩施工技术必将在建筑领域发挥更大效能,助力更多优质工程落地。

参考文献

[1]张凤琦.在建筑工程中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5,(04):152-154.

[2]邵维令,林若愚,陈时敬.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05):151-153.

[3]王小兵.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2,20(16):71-73.

[4]巴明伟,赵新兵.高强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砖瓦,2021,(06):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