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化工仪表技术对生产质量和安全性的影响评估与探讨

作者

齐文华

370305198112185010

摘要:本研究聚焦化工仪表技术,详述其分类、工作原理,梳理从简单机械到智能数字化的发展历程与智能化、微型化、网络化趋势。剖析其在化工生产反应控制、物料输送监测、产品质量检测等场景的应用现状,指出存在精度不足、可靠性差及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性提出从优化选型配置、强化维护管理、推动技术创新升级到提升人员素质等一系列提升应用效果的策略,旨在为化工行业借助仪表技术保障生产质量与安全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化工仪表技术;提升策略;安全性

引言

在化工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生产工艺愈发复杂且精细,化工仪表技术已成为保障生产流程顺畅、产品质量达标以及生产安全无虞的关键因素。从早期辅助生产的简单装置,到如今深度融入生产各环节、具备智能监测与精准控制功能的复杂系统,化工仪表技术历经变革,持续赋能化工产业升级。然而,当前技术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深入探究化工仪表技术的全貌、应用困境及破解之策,对化工行业实现高质量、安全化生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紧迫性,不仅关乎企业经济效益,更与社会公共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

一、化工仪表技术概述

1.1化工仪表的分类与工作原理

化工仪表种类繁多,依据功能主要分为流量仪表、压力仪表、温度仪表以及成分分析仪表等。流量仪表中,差压式流量仪表基于伯努利方程,通过测量流体流经节流装置时产生的差压来计算流量;电磁式流量仪表则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当导电流体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其大小与流速成正比,从而实现流量测量。压力仪表方面,弹簧管式压力仪表依靠弹簧管在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带动指针转动,指示压力值;应变片式压力仪表通过压力使应变片电阻发生变化,进而测量压力。温度仪表里,热电偶基于热电效应,两种不同材质的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当两端温度不同时会产生热电动势,以此测量温度;热电阻则利用金属或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温。成分分析仪表,如色谱分析仪,借助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对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分离与分析。

1.2化工仪表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早期化工仪表多为简单机械装置,功能单一且精度有限。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化工仪表逐步迈向电子化、智能化。智能仪表不仅能精确测量各类参数,还具备数据处理、远程通信等功能。从发展趋势来看,智能化程度将持续加深,仪表能够自动诊断故障、自适应调整测量参数,更好地满足复杂化工生产需求。微型化也是重要方向,小型化仪表可节省安装空间,降低成本,便于集成到各类设备中。网络化趋势显著,通过网络连接,实现仪表数据的实时共享与远程监控,提升生产管理的效率与智能化水平,使化工生产过程的监测与控制更加精准、高效。

二、化工位表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2.1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场景

在化工生产的反应环节,温度仪表与压力仪表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在合成氨反应中,需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在400-500℃、压力在15-30MPa,热电偶和热电阻组成的高精度温度仪表以及弹簧管式压力仪表,实时监测并反馈数据,确保反应在最佳条件下进行,提高氨的产率。物料输送过程中,流量仪表不可或缺。在石油化工管道输送原油时,电磁式流量仪表能够精准测量原油流量,保障输送量稳定,避免因流量异常导致后续加工环节中断。在产品分离与提纯阶段,成分分析仪表大显身手。

2.2当前化工仪表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仪表精度不足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在一些精细化工生产中,对产品纯度要求极高,如制药行业生产某些高纯度原料药,现有部分成分分析仪表的精度难以满足需求,导致产品质量波动,废品率上升。化工生产环境复杂,高温、高压、强腐蚀等恶劣条件频繁出现,部分仪表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发生故障。安装在强腐蚀区域的压力仪表,其传感器易被腐蚀损坏,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确甚至中断,影响生产连续性。智能化程度不够也是制约因素。尽管智能仪表有所发展,但目前部分化工企业使用的仪表自动化协同能力较弱,仍需大量人工干预。如在生产参数调整时,无法根据生产状况实时、自动地进行多仪表联合调控,降低了生产效率与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难以适应现代化大规模、高效率化工生产的要求。

三、提升化工仪表技术应用效果的策略

3.1优化仪表选型与配置

在化工生产中,不同工艺环节对仪表性能要求各异,精准选型是关键。针对高温高压反应场景,应选用具备耐高温、高压特性的热电偶温度仪表与隔膜式压力仪表,其特殊材质可抵御恶劣工况,保障测量准确性。在物料输送流量测量方面,若输送介质具有强腐蚀性,电磁式流量仪表的内衬材质需选用耐腐的聚四氟乙烯,确保仪表长期稳定运行。构建以中央控制系统为核心的仪表网络,根据生产流程布局,将各类仪表有序接入,实现数据的集中采集与处理,避免因仪表分散、通信不畅导致的数据传输延迟或丢失,提升生产过程监控的实时性与精准性。

3.2加强仪表维护与管理

制定科学严谨的维护计划是保障仪表正常运行的基础。建立定期巡检制度,根据仪表类型与使用环境,确定不同的巡检周期,如在恶劣化工环境下的仪表每周巡检一次,常规环境下的仪表每月巡检一次。巡检内容包括外观检查、线路连接紧固、零点校准等。构建仪表运行档案,详细记录每台仪表的安装时间、使用状况、维护记录及故障维修历史,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提前预判仪表潜在故障,实现预防性维护。

3.3推进仪表技术创新与升级

化工企业应积极引入先进的仪表技术与设备。采用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传感器,其具有体积小、精度高、响应快等优势,可有效提升仪表性能。在智能化方面,加大对智能仪表的研发投入,实现仪表间的自动协同控制。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各类仪表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温度、压力、流量等仪表能够根据生产工艺变化,自动调整测量与控制参数,无需人工频繁干预。企业还应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化工仪表技术难题,如研发新型耐腐蚀材料、提高仪表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等,推动化工仪表技术持续创新,满足日益增长的化工生产需求。

3.4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化工仪表操作与维护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设备厂家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培训内容涵盖仪表工作原理、操作规范、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等。鼓励员工参加相关职业技能认证考试,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在企业内部设立奖励机制,对在仪表操作与维护方面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激发员工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安全意识强的化工仪表运维团队,为提升化工仪表技术应用效果提供人力保障。

结语

化工仪表技术于化工生产举足轻重。历经发展,虽应用广泛,但仍面临精度、可靠性及智能化等难题。通过优化选型、强化维护、推动创新及提升人员素质等策略,有望突破困境。未来,化工仪表技术将持续升级,为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安全化生产注入强劲动力,助力行业稳健前行。

参考文献

[1]李峰霖.化工仪表技术对生产质量和安全性的影响评估与探讨[J].天津化工,2024,38(05):93-95.

[2]于中和.PLC自动控制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评《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J].化学工程,2021,4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