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背景下农业技术研究推广模式创新研究
秦加能
舒城县农业农村局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数字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一背景下,传统以行政主导、线下传播为主的农业技术研究推广模式,因信息传递效率低、技术适配性不足、服务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难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精准化、智能化技术服务的需求。数字农业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重塑了农业生产经营场景,也为农业技术研究推广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如何借助数字技术重构技术推广的内容体系、服务流程与协同机制,成为提升农业技术转化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
一、数字农业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发展现状
(一)技术发展背景
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大数据分析为精准种植、养殖提供了决策支持,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农业机械实现智能化作业。这些技术变革使得农业技术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以物化技术为主的推广内容,逐渐向数字化技术、智能化解决方案拓展,对推广模式的适应性与创新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现有模式应用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数字农业背景下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推广体系仍发挥基础作用,通过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线下培训等方式进行技术普及;企业主导的商业化推广模式借助数字平台,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定制化技术服务;科研院校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将实验室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转化为田间应用方案。此外,基于社交媒体的农技推广社群、短视频农技科普等新型模式也不断涌现,形成了多层次的技术推广格局。
(三)现存问题分析
尽管数字技术已渗透到农业技术推广领域,但现有模式仍存在明显短板。一是技术推广的数字化程度不足,多数地区仍依赖传统线下渠道,数字平台的应用停留在信息发布层面,缺乏技术适配、远程诊断等深度服务功能;二是推广资源整合不足,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数字资源各自为政,未能形成协同共享的技术推广网络;三是技术推广的精准性欠缺,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识别不够,难以提供个性化的技术解决方案;四是基层推广人员的数字素养不足,难以有效运用数字工具开展技术服务,制约了数字技术在推广中的应用深度。
二、数字农业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创新要点
(一)数字技术与推广内容的深度融合
数字农业背景下的技术推广创新,核心在于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技术内容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将传统农业技术进行数字化改造,如将作物栽培技术转化为基于生长模型的数字化管理方案,通过农业App 实现精准施肥、灌溉的指导;另一方面,开发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农业技术,如无人机植保技术、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等,形成“数字技术 + 农业技术”的复合推广内容体系。同时,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构建虚拟农业技术培训场景,使农户能够沉浸式学习新技术的操作流程,提升技术推广的直观性与有效性。
(二)数字化推广平台的系统构建
构建一体化的数字化推广平台是模式创新的基础支撑。该平台需整合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推广服务等全链条资源,具备技术数据库检索、远程诊断咨询、智能决策支持等功能。通过物联网设备采集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等实时数据,接入平台进行分析处理,生成个性化的技术解决方案推送给农户;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技术推广过程的可追溯,确保技术服务的质量与信誉。此外,平台还应具备多终端适配能力,通过手机 App、智能终端等设备,实现技术推广服务的随时随地触达,扩大服务覆盖范围。
(三)推广协同机制的创新设计
数字农业时代的技术推广需要打破传统的单一主体模式,构建多元协同的推广机制。建立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参与的数字化推广联盟,明确各主体在技术研发、数据共享、推广服务中的权责分工。政府发挥政策引导与基础服务作用,科研机构提供技术创新与理论支撑,企业负责技术产品的商业化运营,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技术应用。通过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各主体间的信息互通与资源整合,形成协同高效的技术推广生态系统。
三、数字农业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创新的实施路径
(一)搭建数字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构建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的数字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产前阶段,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与气候趋势,为农户提供品种选择、种植计划的数字化建议;产中阶段,通过物联网监测与 AI 算法,实现作物生长管理的精准指导,如病虫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的实时推送;产后阶段,提供农产品质量检测、加工储存技术的数字化方案。同时,针对小农户数字化工具使用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发“一键式”技术服务功能,通过语音交互、短视频教程等简化操作流程,提升技术推广的普惠性。
(二)构建跨界协同的技术推广网络
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与数字技术产业的跨界融合,建立跨领域的技术推广网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发智能农技推广平台,整合气象、土壤、市场等多源数据,提升技术服务的综合性;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建设农业物联网基础设施,解决偏远地区数字技术应用的硬件瓶颈;与电商平台合作构建“技术 + 市场”的服务闭环,将技术推广与农产品销售渠道对接,增强农户应用新技术的动力。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数字农技推广经验与技术,结合国内农业实际进行本土化创新。
(三)创新数字农技人才培育模式
加强数字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培育模式。一方面,提升现有推广人员的数字素养,通过定期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使其掌握大数据分析、智能设备操作等技能;另一方面,建立“数字农技特派员”制度,从高校、企业选拔具备数字技术与农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同时,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开展农民数字技能培训,通过“理论课程 + 实操直播 + 线上答疑”的混合式教学,提升农户对数字农技工具的使用能力,培养一批懂数字技术、会应用推广的新型职业农民。
结束语
数字农业背景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通过数字技术与推广内容的深度融合、数字化平台的系统构建及协同机制的创新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与精准度。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数字技术在农技推广中的深度应用,完善数字化推广服务体系,构建多元协同的推广生态,同时注重数字农技人才的培育与储备,为数字农业时代的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提供坚实支撑,推动我国农业向高质量、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霍小青 . 数字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与影响研究 [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02):190-192.
[2] 邓兵臣 , 程卫东 . 智慧农业背景下农机技术推广站的创新服务模式研究 [J]. 河北农机 ,2025,(04):81-83.
[3] 朱萌 , 龚为纲 .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技术逻辑与实践困境——基于农技推广大数据的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4,24(06):8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