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广东高校校歌题材与歌词特征研究
陈洁怡
湛江市技师学院 现代服务产业系 广东省湛江市 524094
马军编辑出版的《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有近代广东高校校歌共 9首,分别是《广东法科学院校歌》《中山大学校歌》《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校歌》《广东光华医学院校歌》《广东国民大学校歌》《岭南大学校歌( 一)》《岭南大学校歌( 二)》《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歌》(黄埔军校)和《达德学院校歌》等。由于近代中国的特殊救亡与启蒙的特殊历史背景,也由于近代广东之于中国近代革命的特殊地位,近代广东高校校歌有着鲜明的题材与歌词特征。
一、题材特征
高校校歌,是高校师生的心灵之歌和精神之歌,由于审美主体主要是高校师生,所以其题材应该是高校师生熟悉的、关切的、喜爱的内容。《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中的9 首近代广东高校校歌都是现实题材,但可细分如下:
一般生活题材。在《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中,有《中山大学校歌》《广东光华医学院校歌》《广东法科学院校歌》《广东国民大学校歌》《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校歌》《岭南大学校歌(一)》《岭南大学校歌(二)》等 7 首歌曲的题材,是密切结合当时现实生活的,体现了鲜明的现实性特征。
2. 特殊革命题材。在《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中,有《黄埔军校校歌》《达德学院校歌》2 首歌曲主要反映当时现实革命,有着浓郁的革命色彩。其中,《黄埔军校校歌》集中体现黄埔军校学子,为铲除列强、打倒军阀而浴血奋战的精神和气质;《达德学院校歌》主要表现师生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弘扬新民主新文化,为建设新社会而努力。
3. 校园自然元素。在《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中,有《岭南大学校歌(一)》《岭南大学校歌(二)》《中山大学校歌》《广东国民大学校歌》《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校歌》《广东法科学院校歌》《达德学院校歌》共 7 首歌曲的题材要素中也包含了校园内部的自然风光和外部的校园地理位置。
综上所述,现有9 首校歌全是现实题材,其中7 首是一般生活题材,2 首是特殊革命题材,以及有 7 首是包含了校园自然元素的内容。这说明近代广东高校校歌创作者们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但在总体上都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切,充分表现出现实主义的题材创作特征。
二、歌词特征
与其他歌曲不同,高校校歌与本校校训、办学特色等直接相关,歌词就是直接展示这种联系桥梁与纽带。作为大学校歌的歌词,一般而言,它是一所大学文学素养的集中体现,所以各大学都非常重视自身大学校歌的创作,因此,其歌词形态工艺都会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中9 首近代广东高校校歌的歌词主要特征如下:
1. 歌词创作文体特征。在《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中,9 首高校校歌歌词都是以 “白话文为主,文言文为辅”的创作方式。白话文通俗易懂,语言上不晦涩,易于学生理解,而文言文,它相比白话文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易于调动起人的情绪,有很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1 在每一首校歌中,关于文言文的占比都不多,与古代占正统地位的文言文不同,白话文是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后,才在全社会上普遍应用的。近代高校校歌选择趋向于白话文为主的创作方式,这种写作方式,既能使每一个人都能读懂,提高了知识的普及度,又能体现传统文言文的字简意深,这在另一方面来看也是一种对文化的保存。
2. 歌词文句特征。在《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中,9 首高校校歌关于歌词的创作句型上,具体表现在歌词中运用了中国传统诗歌当中的四言、五言、七言句型,但也有使用自由体句式的校歌,具体的句型运用情况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单独使用某一句型。这一类高校校歌有 3 首,分别是《中山大学校歌》《广东国民大学校歌》《广东法科学院校歌》。其中《中山大学校歌》就是使用对仗工整的四言诗,像“白云山高,珠江水长”;七言句《广东国民大学校歌》“泱泱珠海芸芸市,地灵人杰名实至”。七言句《广东法科学院校歌》“云山迢遰珠江流,吾院矗然与悠久。”
第二,多种句型组合。这一类高校校歌有 2 首,分别是《岭南大学校歌(一)》《岭南大学校歌(二)》。像《岭南大学校歌(一)》,它是选用四句、五句相结合。“平原广阔,瞭近目前,江水流其间”,从歌词上看,歌曲质朴,清新自然,朗朗上口,巧妙地将四言、五言相结合。
第三,自由体句式。这一类高校校歌有4 首,分别是《达德学院校歌》《黄埔军校校歌》《广东光华医学院校歌》《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校歌》。自由体诗的句式结构约束更少,更富有自由性。如《达德学院校歌》“起来吧!同学们,起来吧!同学们在战斗的气氛中,发出去看的歌声。(可能是错的)”从字句结构来看,是 3+3 10 7 的句式,呈现出口号化的自由体句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代广东高校校歌无论是题材遴选,还是歌词创作,都彰显出自身鲜明的个性。9 首校歌作品,或简洁精炼,或词藻高雅,或内涵深远,其中蕴含、积淀中国千年的历史,承载中华文明厚重深邃的内涵,更直接密切当时的社会现实需要,这些对于当时的师生、学校、社会、国家精神面貌是一种浓缩的再现,对于今天我们而言,则是近代广东高校文化历史的生动写照。
参考文献
1. 马军编纂 . 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 [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2. 李海凤. 民国时期小学校歌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13.
3. 魏子贺 . 民国公立大学的教育理念研究 [D].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作者简介:陈洁怡(1999-),女(汉族),湛江遂溪人,本科,任职于 无职称, 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