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I 智能反馈赋能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路径

作者

付悦艺

苏州工业园区文景实验学校

随着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小学英语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当前教学中存在诸多难题。教师需面对班级内众多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为每位学生提供及时、细致的写作反馈,导致学生无法快速发现写作中的问题;同时,传统反馈多聚焦语法、拼写等基础错误,缺乏对写作逻辑、内容表达等深层维度的指导,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一、AI 智能反馈赋能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势分析

AI 智能反馈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展现出显著优势,为教学优化提供重要支撑。从反馈效率来看,传统教学中教师批改一篇英语作文需耗费一定时间,面对班级数十名学生,往往需要数天才能完成全部批改,反馈滞后易导致学生遗忘写作思路,影响学习效果。从反馈个性化层面,小学生英语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学生基础薄弱,需重点关注语法、词汇错误;部分学生能力较强,需在写作结构、内容创新上得到指导。AI 系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写作历史与当前作品,精准定位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生成个性化反馈内容,避免传统 “一刀切” 反馈的局限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AI 智能反馈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困境(一)AI 反馈内容的精准性不足

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AI 智能反馈内容的精准性仍存在明显不足,制约其教学效果的发挥。小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有限,写作中常出现句式不规范、 表达 而部分 AI 反馈系统难以准确理解学生的写作意图,仅依据固定语法规则判断错误 导致 求脱 节。例如,学生因词汇量有限用简单句式表达特定想法时,AI 系统可能误判为 语言水平与表达初衷。此外,AI 系统对文化语境的理解存在欠缺,小学英语 场景,如节日描述、日常礼仪等,AI 反馈可能无法结合文化背景给出恰当评价,使得反馈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难以有效指导学生改进写作。

(二)教师对 AI 工具的应用能力薄弱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对 AI 工具的应用能力直接影响 AI 智能反馈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融合效果。当前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对 A 技术的认知较为浅 仅将 馈系统视为简单的批改工具,未能充分挖掘其数据分析、个性化指导等 生自行使用 AI 系统批改作文,未结合 AI 反馈结果设计针对性的教学 同时,部分教师缺乏 AI 技术操作与维护的相关知识,当 AI 系统出现反 无法及时解决,不仅影响教学进度,还可能让学生对 AI 反馈产生质疑,降低学习信任度,阻碍 AI 智能反馈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三)学生对 AI 反馈的接受度与利用度偏低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对 AI 反馈的接受度与利用度,直接决定 AI 智能反馈赋能教学的实际成效。小学生年龄较小,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较弱,部分学生在收到 AI 反馈后,仅关注分数或错误数量,未认真阅读具体的改进建议,难以将反馈转化为实际的写作提升动力。部分学生因担心 AI 反馈的准确性,或对智能系统存在陌生感,不愿主动依据 AI 反馈修改作文,导致 AI 反馈的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制约了其在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方面的作用。

三、AI 智能反馈赋能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优化 AI 反馈系统,提升反馈精准性

为解决 AI 反馈精准性不足的问题,需从技术研发与教学适配两方面优化 AI 反馈系统,确保其更好服务于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在技术层面,研发机构应加强 AI 系统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结合小学生英语写作特点,构建专门的小学英语写作语料库,纳入不同年级学生的典型写作案例、常见表达错误及正确范例,让 AI 系统更精准理解小学生的语言水平与写作意图。同时,融入文化语境识别功能,如校园生活、家庭活动、传统节日等,植入相关文化知识模块,使 AI 反馈能结合文化背景给出恰当评价,避免脱离实际的机械判断。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升 AI 工具应用能力

提升教师 AI 工具应用能力是推动 AI 智能反馈与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学校应制定系统的教师培训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开展 AI 技术培训。首先,开展 AI 基础认知培训,让教师全面了解 AI 智能反馈系统的功能特点、优势与局限性,转变教师对 AI 工具的单一认知,使其认识到 AI 系统不仅是批改工具,更是教学辅助与个性化指导的重要支撑。其次,组织实操技能培训,邀请 AI 技术专家或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现场教学,指导教师熟练掌握 AI 系统的操作流程,包括作文上传、反馈报告解读、数据分析、个性化任务布置等功能[1]。同时,设置模拟教学场景,让教师在培训中实践运用 AI 反馈结果设计教学活动,如针对 AI 反馈中集中出现的语法错误,设计专项讲解课程;依据学生个性化反馈,制定分层写作任务。

(三)引导学生合理利用 AI 反馈,提升学习主动性

为提高学生对 AI 反馈的接受度与利用度,需从引导与激励两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 AI 反馈,提升学习主动性。在反馈解读引导上,教师可在课堂中专门设置 AI 反馈分析环节,带领学生共同解读 AI 反馈报告,教学生识别反馈中的错误类型、理解改进建议的具体含义。例如,针对 AI 指出的“篇章结构不清晰”,教师可结合具体作文案例,讲解如何通过分段、使用过渡词等方式优化结构,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2]。同时,设计 AI 反馈应用任务,如要求学生依据 AI 反馈修改作文后,撰写修改反思,分析自己之前存在的问题及修改思路,加深对反馈的理解与应用。在激励机制方面,教师可建立 AI 反馈应用评价体系,将学生对 AI 反馈的利用情况,如是否认真阅读反馈、修改是否到位等,纳入写作学习评价范畴,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与奖励,如颁发 “AI 反馈应用小能手” 证书、增加课堂展示机会等。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 AI 智能反馈的优势,剖析其在教学应用中的困境,并提出优化系统、提升教师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的实践路径,为 AI 技术与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行思路。在实际教学中,需充分发挥 AI 技术的高效性与个性化优势,同时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助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推动小学英语教育迈向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蔷,陈则航.人工智能时代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转型与实践 [J]. 课程・教材・教法,2022, 42 (5):112-118.

[2]张荣干,李艳. AI 智能反馈在中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电化教育,2021, (8):9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