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叶少旋
潮南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515141
中职学生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他们就是学习习惯差、态度不认真、课堂常吵闹、成才没希望的学生,在中小基础教育中,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不好,受到老师、家长的过多指责和同学们的歧视,有部分学生家庭背景复杂或者来自单亲家庭、生活贫困家庭,他们缺乏父母老师真诚的关爱、同学间的友好相处,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我学不会”这种比较抑郁、自卑的心理,导致有的学生对学校、对社会充满冷漠、恐惧和仇视,因此,大部份中职生都会有一种“我不会、畏缩不前”的自我效能感
五育融合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要想获得良好效果,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优化教学理念,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将五育理念渗透到中职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顺利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一、开展德育教育
在五育中,德育是重要前提和基础,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德育放在第一位,注重学生德育素养提升,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助力全面发展。数学教师应深刻分析教材内容,将枯燥数学理论与现实生活密切融合,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今后数学知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如在研究“抛物线”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抛物线的概念、形式同人们生活中的压力、动力等联系起来[1],向学生讲解生活中压力越大、动力就会越大,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反面效果,使人们丧失信心、产生抵抗心态。通过这一实际内容与抛物线知识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对抛物线中 x 轴与 y 轴间关系以及顶点意义进行理解。通过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同时告知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主动调查研究,找到事物发展的最高点,提高效率。
二、发展智育教育
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而言,智育是核心内容,也使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重要手段。数学教学中加强智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数学知识,开发学生逻辑思维、发散等能力,助力学生智力水平提升。数学知识学习、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自主思考、团结合作等意识能力,在主动探究中形成数学认知。如在研究“指数函数”的内容时,在分析指数函数图像与性质时,从 y=2x 与 y=(1/2): x 入手[2],由学生对图像变化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在此过程中由学生自主思考,思考完毕再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对指数函数图像变化进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能够对数学形成过程深入把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的理解、交流等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升,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为今后数学学习活动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体育教育渗透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好的身体、心理素质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体育是五育融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将体育精神、活动、文化融入其中,能够使数学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并且将数学与体育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竞争、合作、公平公正等意识,强化学生责任意识、荣誉感,形成良好运动意识,将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努力提升自身身心素质。体育功能多样化,将体育渗透到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多种方式。
首先,开展数学竞技活动,通过比赛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并且在比赛中形成规则意识,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其次,利用运动场、体育用品、体育规则等帮助学生感受体育运动魅力,并从中获取数学知识,将数学理论与实践融合起来,体会数学体育价值。再者,通过观看体育运动节目,掌握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思考怎样提高运动水平和成绩,善于从数学角度出发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体育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体育中的实际应用。如在学习“平面向量”知识时,与体育运动结合起来,利用向量阐述原理,找到运动员提高铅球、跳远等运动成绩的方法[3]。最后,基于体育运动成绩数据,借助统计与概率方面的知识开展分析,找到运动与健康间的关联,强化学生健康意识,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保持良好运动锻炼习惯。
四、开展美育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2020 年版)》中新增了“数学文化专题”,“数学美学”是其中重要内容,足以看出美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此中职数学教师应注重将数学教学与美育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之美。如立体图形展现出空间之美、黄金分割展现出直观之美、欧拉定律展现出简洁之美,从视觉上带给学生冲击,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美、体会美、欣赏美,加强对美的认知,使学生形成良好审美意识和能力。数学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不需要修饰,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结合学生发展规律就能够凸显美育价值。如学习“数列”知识时,可以将图像美学规律融入其中,让学生从图形结构入手,进一步分析研究数列知识的逻辑、概念[4],对不同数列展现出的图形规律特点进行欣赏,如通过等差数列解决三角形、长方形等面积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几何深入思考,强化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也引导学生更好地认知数学美学规律。
五、强化劳育教育
五育融合背景下,劳育也是重要组成,其在学生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形成。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劳育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也有助于确立正确劳动观。中职阶段,数学内容虽然同普通高中相同,但是难度要相对较低,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为此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找到数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点。
中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凸显职业教育这一特点,可以将数学知识与专业内容融合,提高数学知识专业性、职业性,并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性问题,强化学生专业水平。如中职无人机专业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无人机飞行与空间结合、三角函数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把握飞行路径、姿态调整、航迹规划等内容[5]。在数学教学中,以专业为导向,开展劳动教育,对于学生劳动技能提升也十分有利。但要注意的是,劳育与数学教学融合,不应是简单地生搬硬套,而是应在学生理解基础上,注重专业知识融合,找到专业与数学的最佳契合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劳动的魅力与智慧,能够尊重劳动成果,树立劳动精神。
结束语:
近些年来,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融合,在此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学教学工作开展受到极大影响。作为中职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将五育融合作为前提和出发点,坚持学生中心地位,在关注学生数学知识技能提升的同时注重强化其综合素养,使学生道德品质、智力思维、身体素质、审美以及劳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为实现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明东.五育融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4(2):0152-0155.
[2]朱亚芳.“五育并举,融合育人”视角下的学科教学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24(6):43-45.
[3]黄菁菁.运用读思达教学法 让“五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合[J].天津教育,2024(12):62-64.
[4]路延和,洪良.中职数学教学中五育融合渗透途径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7):5-8.
[5]马海娇.五育并举,塑造挺拔灵魂——浅析“五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数学教学通讯,2023(1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