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建筑电气消防设计要点与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

阎星宇

第四工程代建管理办公室 辽宁沈阳 110000

1 建筑电气消防系统设计概述

建筑电气消防系统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专项环节,其核心目标是利用电气技术手段,有效预防和及时扑灭电气火灾,保障人员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该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体系,主要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以及防雷与接地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它们协同工作,旨在实现火灾风险的事前预警、早期控制以及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规模、用途和火灾危险性,进行细致的负荷分级设计,明确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要求;实施线路防火保护设计,选用阻燃或耐火线缆,并采取合理的敷设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联动逻辑控制方案,确保火灾报警后能自动启动相应的排烟、灭火、切断非消防电源等设备;同时,还需进行完善的防雷接地设计,有效防止雷击引发火灾或设备损坏。整个设计过程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国家规范和标准,确保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有效性。

2 建筑电气消防设计要点

2.1 消防电源设计

消防电源是火灾发生时能够持续为消防设备供电的关键环节。设计时需明确各类建筑的消防用电负荷等级,并根据不同负荷等级进行合理配置。同时,要考虑到消防电源的切换方式,以确保在一路电源故障时,另一路电源能够及时投入,保证消防设备的持续供电。对于一级负荷供电,其供电可靠性至关重要。设计中应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并配备自动切换装置。此外,还应设置应急电源,如发电机组,以应对突然断电的情况。二级负荷供电则可以通过双路电源供电来实现一定程度的冗余,但仍设置应急电源以备不时之需。在消防设计中,还需考虑其稳定性。电源线路选择导电性能良好、线芯截面足够的电缆,并适当的绝缘措施,以防止因线路故障导致火灾同时,还要考虑到消防设备的电源需求,确保其供电容量满足设备的要求。

2.2 消防应急照明设计

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是火灾应急响应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为建筑内人员提供必要的照明,确保疏散通道清晰可见,并引导人员安全、快速地撤离。在设计中,必须根据建筑的具体高度、结构特点、使用功能以及预期的疏散路径,科学合理地确定应急照明的布局方案和照度标准。疏散照明应重点设置在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间、疏散走道、避难层(间)等关键部位,确保这些区域在断电后仍能维持足够的照度,满足人员疏散的基本需求。同时,应急照明灯具应具备一定的特殊功能,如频闪或高亮度模式,以在浓烟或混乱环境中吸引注意力。此外,设计还需充分考虑应急照明系统的持续工作时间,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的最短供电时间,并选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的光源和备用电源,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稳定、持久地提供照明支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疏散安全。

2.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是建筑消防安全的核心环节,其目的是在火灾发生的初期阶段就能迅速探测并发出警报,为及时采取灭火和疏散措施赢得宝贵时间。设计过程中,必须依据建筑的具体规模、结构特点、内部功能分区以及火灾危险等级,科学规划系统的整体布局和各类设备的选型配置。火灾探测器(如感烟、感温探测器)的安装位置至关重要,应优先布置在火灾风险较高或易于形成火源的部位,例如厨房、配电室、仓库、设备机房等区域,并确保探测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符合规范要求,能有效响应初期火灾。火灾报警控制器作为系统的“大脑”,应设置在专用的消防控制室内,便于集中监控、统一管理和操作。此外,设计还需充分考虑到系统与手动报警按钮、消防专用电话、消防广播、联动控制模块等辅助设备的协调配合,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实现探测、报警、广播通知、启动相关消防设施(如排烟、喷淋)等一系列动作的快速联动,形成高效、有序的应急响应机制。

3 建筑电气消防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材料质量把关

在建筑电气消防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采购人员应严格筛选供应商,确保所采购的电缆、电线、开关等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同时,要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检测,确保其质量合格。对于易燃易爆等危险性较大的材料,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储存和使用。此外,还要定期对材料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因材料老化或损坏而引发火灾。

3.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电气消防系统质量的关键环节。必须严格依据设计图纸、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及施工标准进行操作,杜绝随意变更。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标高、间距,以及线路的敷设方式、接线工艺等,均需与设计要求完全一致,确保系统安装正确、运行可靠。特别要重视设备的接地与等电位联结,规范施工,有效防止漏电和触电风险。对于涉及系统核心功能的关键部位和复杂工序,需制定详尽的专项施工方案,并准备相应的应急预案,施工前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和方案审核,施工后进行细致的检查与验收,确保每一步骤都符合质量标准。

3.3 系统调试与检测

消防系统施工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严谨细致的系统调试与检测工作。调试人员需依据设计图纸、相关技术规范及产品说明书,对消防电源、应急照明疏散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所有子系统及其联动功能进行逐项、全面的调试,确保每个组件、每条线路、每个控制逻辑均能按预期正常工作,功能完整有效。随后,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对整个系统进行权威检测,检测内容涵盖电气性能、系统联动响应时间、报警准确性、设备动作可靠性及整体安全性等多个方面。所有检测结果必须严格符合国家现行消防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的具体要求,以此最终确认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达到预定目标,为投入使用提供保障。

3.4 维护与管理

为确保建筑电气消防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维护与管理体系。这要求定期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器、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消防电源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与专业维护保养,旨在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故障和安全隐患,防止系统在关键时刻失效。同时,应加强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建立值班巡查制度,确保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待命状态。此外,还需制定并定期演练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流程,明确紧急情况下的操作步骤和人员职责,确保一旦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准确地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结束语:建筑电气消防设计时应兼顾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特点,必须以现行消防法规和国家级建筑行业标准为依据。同时,施工中要加强对工艺流程中关键节点及质量的控制。通过持续优化设计与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可显著提升建筑电气消防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苏周燕.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与施工方案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4,23(12):116-118.

[2]温必良.建筑电气消防工程设计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8(15):235-236.

[3]韩能.建筑电气消防工程设计与施工策略研究[J].消防界,2024,10(11):63-65.

[4]李国富.建筑电气消防设计要点分析与总结[J].房地产世界,2022(2):59-61.

[5]黄国炎.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4):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