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数字经济下工业企业信息库构建与政府精准施策研究

作者

丛向邑

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心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引言

工业发展是经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4 年底,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 452.3 万个,较 2023 年末(423.6 万个)增长 6.8% ,较 2018 年末累计增长 30.4% ;工业增加值达 40.5 万亿元,同比增长 5.8% ,占 GDP 比重为 29.97%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提升至31.6% ,连续 15 年保持全球首位,但受政策稳定性、国际环境及市场竞争力等多重因素影响,工业企业发展具有诸多不确定性。而作为政府部门构建企业信息库,梳理整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海量数据,系统掌握企业基本信息、产品信息、经济运行数据、关键技术和装备、产学研情况等多维数据,构建 deepseek 等大数据分析模型绘制企业精准画像,对于政府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精准施策、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链优化升级,优化营商环境,从而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政府精准施策面临的问题

目前,政府获取企业信息来源主要依托各区市相关部门汇总上报及业务部门基础信息,获取的信息不完整且呈碎片化,不利于全面掌握企业和产业链整体情况,制定产业政策往往依赖于经验判断和有限的数据支撑,难以做到精准施策。具体问题体现在:

1. 数据支撑不足与决策经验化。传统决策依赖经验判断和有限数据,难以全面掌握企业实际需求。例如,政策制定时可能忽略企业融资结构、市场竞争力等动态数据,导致措施与实际脱节。部分地方政策信息传递滞后,企业难以及时获取政策动态,影响决策响应效率。

2. 政策执行精准度不足。存在“一刀切”现象,如对不同规模、行业的工业企业采取统一标准,导致政策效果分化。

3. 政企沟通机制不健全。传统决策中企业参与度低,政策制定多基于宏观层面考量,缺乏对微观经营痛点的精准把握。例如,企业反映的融资难、成本高等问题,需通过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才能有效解决。

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政府逐步转向数据驱动、精准发力的施策模式,构建企业信息库,可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运行状况,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服务企业提供数据支撑。

二、工业企业对政府精准施策的需求

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亟需政府通过数据库全量归集企业数据实现精准画像,结合常态化沟通机制破除信息壁垒,从而实现精准施策。

1. 精准政策制定与动态调整需求。需构建企业综合信息数据库(涵盖企业规模、行业属性、研发投入、融资结构等),通过数据分析识别企业个性需求(如融资难、成本高、市场准入障碍等),避免“一刀切”政策,实现数据驱动的差异化政策支持。2. 融资支持与信用增信需求。需整合政务数据(税务、社保、用电等)与金融数据,构建企业信用评估模型,解决银行“不敢贷”问题,实现破除信息壁垒,优化融资匹配。

3. 政企沟通机制优化需求。针对传统座谈会覆盖面有限的问题,需建立线上政企互动平台,支持企业实时提交诉求并跟踪办理进度,或通过数据库分析企业高频问题,定向推送政策解读和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政府与企业构建多维度沟通渠道。

三、企业信息库构建路径

(一) 明确建设目标。以服务政府决策、服务企业发展、服务产业链绘制为目标,构建覆盖全市工业企业的信息库,实现工商登记、财税、人才、设备、科研等全维度数据的统一数据库,通过对基础信息的梳理分析,形成工业企业创新、优势等方面的精准画像,再次基础上初步绘制产业链图谱,打破部门间数据孤岛,为政策制定、产业分析及精准施策提供数据基础。

(二)完善数据采集。整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数据资源,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1. 与权威数据源对接,整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税务部门、社保系统等官方数据,通过 API 接口或数据传输专线与政务系统对接,确保数据实时更新。

2. 多元化数据补充,合法合规获取企业公开信息。建立“政府 部门”联动机制,收集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获得荣誉等信息;设备、产品、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方面信息,相关职能部门重点维护企业上下游信息、产品信息、企业项目信息、产学研信息等。

(三)企业精准画像。对收集的工业企业基本信息、优势信息等进行智能数据分析,获取有价值、可利用的信息,形成企业精准画像,为精准施策、科学调控提供依据。

(四)产业链条图谱绘制。在企业画像基础上,绘制产业链上下游图谱,识别产业链中的弱势和强项,为产业规划、产业招商提供依据。

(五)DeepSeek 对接与植入。本地化化部署 DeepSeek,配置 GPU 加速,使用 API 接口或消息队列实现与数据库的实时交互,构架智能匹配政策,输入企业特征自动推荐适配政策。持续优化,定期用企业反馈数据微调模型,通过主动学习优化响应准确率。

四、工业企业信息库实际应用

构建工业企业数据库、实施精准画像及绘制产业链图谱,构建“数据驱动-精准决策-生态协同”的治理闭环,推动工业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转型升级,对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精准施策与产业治理。通过数据库整合企业财务、生产、能耗等数据,可实时监测企业运行状态,识别经营风险,为差异化扶持政策提供依据。例如,对高成长性企业定向提供技改补贴,对困难企业实施纾困帮扶,实现企业与政策的攻台匹配。

(二)产业链短板诊断与补链强链。产业链图谱可直观呈现上下游企业分布、技术依赖度等,帮助政府精准定位产业链薄弱环节。

(三)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通过基于数据库内工业企业设备数据、工艺参数等构建企业画像,可评估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和发展潜力,为相关职能部门筛选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提供依据,实现对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评估与标杆培育。

(四)资源优化与生态构建。通过数据构建的产业链图谱标注企业分布、技术库与政策库,助力政府靶向招引。

(五)政策资源分配和融资增信。职能部门可以基于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可量化政策效益,优化财政资金投向。同时,企业精准画像整合公共数据与经营数据,为金融机构提供授信依据。

五、结论与展望

构建企业信息库,绘制企业精准画像,是数字经济时代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链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政策部门应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库建设,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和产业链优化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