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作者

李玲玲

惠州市博罗县横河中学 516142

摘要:初中化学教育是学生建立科学基础的重要方式,而生活化教学理念则是将抽象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培养科学态度,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有效结合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化学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的有效结合,以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科学态度以及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文章通过分析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旨在为初中化学教育的改进提供参考。

一、合理利用生活现象,完成课堂导入

《爱护水资源》是初中化学的一节重要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现象,以及展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案例,可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在这堂课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水资源利用情况,例如,学校的用水设施、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用水习惯等。通过这样的观察,学生可以感受到水资源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开始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对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情况。接下来,通过展示实际案例,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水资源相关的现实问题和解决方案。例如,可以介绍一些地区因为长期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水源枯竭的案例,以及当地政府和居民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来保护水资源。通过这些案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水资源问题的复杂性,同时也能够从中得到启发,思考在自己的生活中应该如何更加爱护水资源。同时,在展示案例和进行互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水资源如此重要?我们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政府和个人在保护水资源方面应该承担什么责任?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总的来说,通过在《爱护水资源》这一课中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现象,展示实际案例,以及设计互动性的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更能够培养他们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和责任心。

二、创设趣味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热情

在初中化学课程中,氧气的制取是一个既重要又有趣的实验,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实验和活动,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化学知识的魅力,同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积极性,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首先,可以通过引入一个引人入胜的实验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太空探险”为主题,设定一个虚构的场景,让学生扮演宇航员的角色,需要在太空中进行氧气制取以确保他们的生存。这样的情境设计既让实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对氧气制取的好奇心。接着,通过一个简单而有趣味性的实验演示氧气的制取过程。可以使用锰酸钠和过氧化氢反应的方法,产生气泡并观察气体的颜色、性质等变化。在演示中,可以使用一个小型装置,如气球、瓶子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这样的设计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感觉,增加学生对氧气制取过程的理解。为了加强学生的参与感,可以将实验设计为小组合作形式。每个小组可以分工合作,其中一个学生负责测量化学品的质量,另一个负责搭建实验装置,还有一个负责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通过分工合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加深了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在实验结束后,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心得。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在太空探险中需要制取氧气?实验中气泡的颜色变化是什么原因?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促进他们对氧气制取过程的深层次理解。此外,可以设计一些延伸活动,例如,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制作一个小型的“太空面具”,用以模拟太空环境中的氧气供给。通过这样的延伸活动,学生既可以巩固实验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实践操作的趣味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好奇心。

三、借生活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应用能力

生活实践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保和制作等实际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提高了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以下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阐述如何通过生活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制作环保洗涤剂”为例,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化学知识的应用。教师可以介绍洗涤剂的成分和制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化学反应。然后,学生们将分成小组,每组负责制作一定量的环保洗涤剂。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需要测量和混合各种原料,这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学生要理解各原料的作用,如碱性物质的去污能力、界面活性剂的降低表面张力等,这涉及化学知识的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不仅能够亲身感受制作过程,还能理解洗涤剂的化学原理。在制作完成后,学生可以将环保洗涤剂带回家使用,并将使用效果反馈到课堂。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制作过程的理解,更明白了所学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此外,学生还能从中体会到环保意识的培养,明白如何通过化学知识的应用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除了制作环保洗涤剂,类似的实践活动还可以包括校园环保,如组织学生进行废纸回收、植树造林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到化学知识在环保领域的应用,比如,废纸回收中的纸张再生过程、植树造林中土壤改良的化学方法等。这些实际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应用的认识。

通过合理结合生活化教学理念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们应当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尝试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推动初中化学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卫巧玲.初中化学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创新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2.

[2]周春.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