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作者

谭红霞

广宁县第六小学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理念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内容,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阅读素养,成为了教育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在核心素养理念下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更新,核心素养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概念,已经被广泛纳入教育目标体系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关键时期。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许多学校的阅读教学仍面临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阅读兴趣不足、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等。

一、 核心素养理念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系

1.1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应具备的跨学科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它强调的是学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涉及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具体来说,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与表达能力、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人文素养、合作与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培养,不仅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强调通过培养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大多数学校中,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主要依赖课本和课堂讲解,学生的阅读活动较为单一。许多学校在课外阅读、个性化阅读的引导上存在不足,学生的阅读兴趣难以激发,阅读面较窄,阅读深度和广度不足,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由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的局限,课堂上往往更多关注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3 核心素养理念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维能力,具体来说,首先是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书籍中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其次,核心素养理念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对文本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和理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再者,核心素养理念还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应通过选取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二、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和学科知识储备。首先,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其对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避免单纯依赖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升课堂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感。

2.2 改进阅读教学方法

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更多互动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首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其次,教师应通过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和复述课文内容。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推理和评价,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3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将其有效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已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生动展示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视觉感知,提高其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和理解力。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电子书籍和在线阅读平台,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让学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源。通过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参与到更为广泛的阅读活动中,形成更为开放和多元的阅读视野。

三 、案例分析: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有效阅读教学实践

3.1 成功案例分析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成功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以某城市一所小学的“互动式阅读教学”案例为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与分享,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深度。在该案例中,教师选择了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文学作品,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课文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准确理解文本内容,还能从中提炼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进行自主思考和批判性分析。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提出的许多问题展现了他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

3.2 案例总结与启示

该案例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首先,互动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感。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而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学生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锻炼表达和沟通能力。其次,课外阅读的推广对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通过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书籍和参与线上阅读平台的活动,学生能够拓展阅读面,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该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在阅读中进行独立思考,而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这一教学模式体现了核心素养理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值得其他学校和教师借鉴。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核心素养理念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方法。通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批判性思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升其阅读素养。成功的教学案例表明,互动式、批判性思维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茜.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优化[J].安徽教育科研,2022(13):20-21.

[2]胡月.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2(18):26-29.

[3]李晓霞.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学周刊, 2022(15):113-115.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