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要素与优化路径

作者

陈宣斌

汕头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中心 广东省汕头市 510000

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施工延误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将会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还会威胁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如果利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㝩有效管理新技术和新材料等,因此需要优化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结合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要素,利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充分发挥出建筑工程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要素

(一)项目规划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规划发挥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整体工程顺利推进。在项目规划中需要明确建筑工程的施工任务,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有利于合理控制工程施工过程【1】。确定建筑工程施工目标之后,可以明确实际施工的方向,避免浪费工程资源,延误整体工期。此外需要提高进度计划的科学性,不仅可以配置工程资源,避免因为施工安排不合理降低了施工效率。总之保证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可以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同时可以顺利完成整体施工任务。

(二)施工人员管理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做好施工人员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可以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在施工人员管理中需要做好人员培训和考核等工作。首先在人员招聘中,要注重对人员专业技能和施工经验进行考核,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其次施工单位要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活动,提高整体施工团队的专业性,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相互配合,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施工单位需要完善人员考核机制,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顺利完成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三)材料管理

材料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也需要得以重视,通过材料管理工作,可以保证所选施工材料的质量,并且可以及时供应施工材料,顺利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在材料管理中,需要全面管理材料采购和存储以及应用等环节,如果某项工作不合理,将会影响到整体施工质量,同时还会提高工程投资【2】。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深入分析建材市场的实际情况,掌握材料价格变化趋势,最终选择的建材要具备最佳性价比。在施工现场运输材料之前,施工单位需要落实质量检测工作,避免在施工现场中混入不合格的材料。此外需要做好材料存储管理工作,例如在存储材料的时候需要采取防潮等工作,避免因为存储不合理而影响到材料性能,合理控制施工投资。

(四)技术管理

在技术管理中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使技术管理水平得以提高。例如在技术管理中可以利用 BIM 技术,可以利用建筑模型可视化地展示出工程信息,有利于施工单位及时发现施工问题,提前采取干预措施。此外需要不断融合各种新兴施工技术,不仅可以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同时可以提高施工质量。此外利用各种新兴技术,可以优化工程管理效果,尤其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高效地解决管理问题。但是很多施工单位没有推广利用 BIM 技术等,弱化了工程管理效果。因此在技术管理中需要保证管理方法的多元化,不断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保障工程质量。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路径

(一)优化技术管理模式

为了保障整体工程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利用各种施工技术,同时优化技术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整体工程管理水平。首先施工环境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因此在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现场全面勘察,结合勘察数据对施工技术合理创新,顺利推进工程施工。其次需要完善技术管理体系,根据相关制度管控技术管理流程【3】。再次需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技术管理措施,尤其需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技术使用效果。

(二)加强人员培训

首先需要培训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管理整体工程,顺利解决各种问题。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可以对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不断更新,使其满足建筑工程管理需求。其次利用培训工作有利于引导施工和管理人员掌握最新技术,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结合行业标准不断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整体施工水平。此外要定期组织交流学习活动,施工单位内部人员之间可以积极共享工作经验,优化建筑施工的协作氛围,顺利完成施工任务,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率。

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完成培训工作:1.组织内部研讨会和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来讲解专业知识,引导受培训的人员掌握最新行业知识。2.安排内部人员参与外部培训活动,例如可以参加行业内部的研讨会等,使其和其他人之间交流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自身知识系统。3.鼓励工作人员考察施工现场,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使自身工作能力得以提高。4.建立知识交流平台,在平台中广泛交流工作经验,工作人员之间深入沟通,可以使整体工作水平得以提高。

(三)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建筑工程监督机制,可以顺利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目标。在内部监督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建立专业的质管部门,负责全程监控整体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在外部监督过程中,可以和第三方监察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工程评价的客观性。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建立专业的监督机构,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及时处理不规范性的施工行为,如期完成施工任务。此外需要综合利用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及时奖励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同时可以引导全员监督施工过程,扩大工程监督的覆盖面。总之保证工程监督的严格度,可以对整体施工投资合理控制,同时可以保障施工质量,降低安全问题发生率。

(四)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

1.BIM 技术

在施工之前利用 BIM 模型检查建筑工程的机电管线和建筑结构等,及时处理设计问题,降低后期施工的返工率,保障施工质量。此外可以利用BIM 技术虚拟化施工方案,例如可以模拟分析复杂的施工环节和关键施工工序,对施工方案合理调整,顺利执行施工方案【4】。及时处理发现的安全隐患。利用 BIM 模型还可以提高技术交底工作的可视化水平,方便施工人员明确复杂施工要点,提高定位工作的精准性,顺利安装各种构件。

2.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

在材料管理中可以利用 RFID 技术,对材料运输和存储以及施工等环节跟踪管理,清晰地展示出材料流向,保障材料质量。在施工现场合适位置配置传感器,可以对建筑变形和应力以及振动等参数实时监控,及时预警异常数据,提醒施工单位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提高施工安全性。此外可以利用传感器技术监测混凝土结构的温湿度,提高混凝土结构养护的科学性。此外对深基坑变形和建筑沉降等问题进行监测,有利于规避各种质量问题的发生。

结束语:

本文结合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要素,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路径进行分析,通过做好优化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和监督机制、做好人员培训,同时积极引入各种先进技术,优化建筑工程管理效果,合理缩短建筑工期,保障整体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超. 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管理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24):55-57.

[2] 郝连迅. 高层住宅建筑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 居舍,2025,(24):161-164.

[3]刘建冰.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与优化路径研究[J].中华建设,2025,(08):36-38.

[4]杨文璁,惠善军,李宜旻.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关键控制要素与优化策略分析[J].居舍,2023,(30):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