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日常诊疗规范应用探索
赵大千
前郭县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138000
一、引言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关键地位。随着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动物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关注。畜牧兽医的日常诊疗工作成为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动物福利以及预防人畜共患病传播的核心环节。规范的诊疗操作不仅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降低动物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还能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吉林省松原市地处松嫩平原,畜牧业发展优势显著,拥有众多规模化养殖场和大量养殖户。然而,在畜牧兽医诊疗领域,仍存在诊疗流程不规范、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制约着当地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探索适合松原市的畜牧兽医日常诊疗规范并推动其有效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畜牧兽医日常诊疗流程规范
2.1 接诊与病史采集
在松原市的各个畜牧兽医诊疗机构,接诊是诊疗工作的起始点。当养殖户带着患病动物前来就诊时,兽医首先要热情接待,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随后,详细询问动物的基本信息,包括品种、年龄、性别、体重等,这些信息对于初步判断疾病类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例如,幼龄动物常见一些先天性疾病或营养性疾病,而老龄动物则更易患退行性疾病。
2.2 临床检查
临床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松原市的兽医在日常工作中,主要通过视诊、触诊、听诊、叩诊等方法对患病动物进行全面检查。视诊时,仔细观察动物的精神状态、体态姿势、皮肤黏膜颜色、呼吸频率等。如发现牛的鼻镜干燥、呼吸急促,可能提示呼吸系统疾病。触诊用于感知动物体表温度、肿块硬度、疼痛反应等。听诊可判断动物心肺音、胃肠蠕动音是否正常。例如,听诊马的肠音减弱,可能存在肠梗阻等消化系统问题。叩诊则有助于检查动物胸腔、腹腔等部位的病变情况。
三、先进诊疗技术在松原市的应用
3.1 远程诊疗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诊疗技术在松原市畜牧兽医领域逐渐得到应用。一些大型养殖企业与专业兽医机构合作,建立了远程诊疗平台。当养殖场的动物出现疾病问题时,养殖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设备,将动物的症状、临床检查视频、实验室检测数据等信息上传至平台。兽医专家在远程即可对病情进行分析诊断,并给出治疗建议。
3.2 智能化诊断设备的应用
智能化诊断设备的应用提高了诊疗效率和准确性。在松原市的部分先进诊疗机构,引入了智能化的血液分析仪、超声诊断仪、数字化 X 光机等设备。智能化血液分析仪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动物血液中的各项指标,为疾病诊断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超声诊断仪可用于检查动物的内脏器官结构和功能,对一些肿瘤、结石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四、病例管理与质量控制
4.1 病例记录与档案管理
在松原市的畜牧兽医诊疗工作中,规范的病例记录和档案管理至关重要。每个诊疗机构都为就诊动物建立了详细的病例档案,病例内容包括动物基本信息、病史、临床检查结果、诊断过程、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跟踪等。病例记录要求客观、准确、及时、完整,采用规范的医学术语。
4.2 诊疗质量评估与改进
为了提高诊疗质量,松原市定期组织对畜牧兽医诊疗机构的质量评估。评估内容涵盖诊疗流程是否规范、诊断准确性、治疗效果、病例管理、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通过对诊疗机构的现场检查、病例抽查、养殖户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对诊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对于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诊疗机构,并督促其进行整改。
五、案例分析
5.1 松原市某规模化猪场的疫病防控与诊疗案例
松原市的一家规模化猪场,存栏生猪 5000 头。在养殖过程中,猪场曾遭遇一次严重的猪瘟疫情。疫情初期,部分生猪出现高热、厌食、精神萎靡等症状。猪场兽医迅速按照诊疗规范,对发病猪进行临床检查,并采集病料送往实验室检测。经检测确诊为猪瘟后,兽医立即制定了全面的治疗和防控方案。
在治疗方面,对病情较轻的猪进行隔离治疗,采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对于病情严重、无治疗价值的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在防控方面,对全场生猪进行紧急疫苗接种,加强猪场的卫生消毒工作,每天对猪舍、养殖设备等进行多次消毒,严格控制人员、车辆进出猪场,防止疫情扩散。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猪场逐步恢复正常生产。通过这次疫情防控,该猪场深刻认识到严格遵循畜牧兽医诊疗规范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了疫病防控体系和诊疗流程。
5.2 松原市农户散养牛羊常见疾病诊疗案例
在松原市的农村地区,农户散养牛羊较为普遍。某农户饲养了 20 只羊,其中几只羊出现咳嗽、消瘦、生长缓慢的症状。农户将病羊带到当地的畜牧兽医站就诊。兽医接诊后,详细询问了饲养情况,得知羊群一直放养在附近的山坡上,近期未更换饲料和饲养环境。通过临床检查,发现病羊肺部有啰音,体表淋巴结肿大。兽医初步怀疑是羊肺丝虫病,为了确诊,采集粪便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在粪便中发现了肺丝虫虫卵。
兽医根据诊断结果,为农户制定了治疗方案。使用伊维菌素等驱虫药物对病羊进行驱虫治疗,按照规定剂量进行皮下注射。同时,建议农户对羊群进行全群驱虫,以防止疾病传播。在治疗过程中,兽医定期回访农户,了解羊的恢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病羊症状逐渐消失,恢复了健康。这次诊疗过程让农户认识到科学诊疗的重要性,也提高了农户对牛羊常见疾病的防控意识。
六、结论
畜牧兽医日常诊疗规范在吉林省松原市的畜牧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规范的诊疗流程,从接诊、临床检查到诊断治疗及跟踪回访,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保障动物健康。先进诊疗技术的应用,如远程诊疗技术和智能化诊断设备,为诊疗工作提供了更高效、更精准的手段。完善的病例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有助于总结经验、提升诊疗水平。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基层兽医对诊疗规范的执行不够严格、诊疗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远程诊疗技术的覆盖范围还需扩大等。未来,松原市应加强对畜牧兽医的培训教育,提高其对诊疗规范的认识和执行能力;加大对先进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病例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提升畜牧兽医日常诊疗水平,为松原市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王洪斌,李宏全。兽医临床诊断学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 45-68.
[2] 张丽芳,刘建柱。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规范 [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22, 38 (2): 112-115.
[3] Smith, J. D. Veterinary Diagnostic Procedures in Livestock Production [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21, 58 (3): 201-215.
[4] 赵占宇,孙晓林。基层畜牧兽医诊疗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 [J]. 吉林畜牧兽医,2023, 44 (5):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