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的土建安装造价协同管理研究
康娟 牛娟娟
元亨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6
引言
建筑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以其高度整合的服务优势,成为提升项目投资效益与管理效率的关键路径。土建与安装工程作为项目实体构成的核心,其造价管理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具有高度复杂性与动态关联性。传统分阶段、割裂式的造价管理难以适应全过程咨询对投资管控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因此,深入研究全过程咨询模式下土建安装造价的协同管理机制,破解专业壁垒与信息孤岛,实现造价数据的无缝流动与决策支持的高效联动,对于保障项目投资目标的精准实现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协同管理的理论基础与核心价值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核心在于整合,这必然要求土建与安装造价管理突破传统条块分割的桎梏,走向深度融合的协同管理。其理论基础植根于系统论与集成管理思想,强调整体效益最优而非局部成本最低。协同管理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信息共享、流程再造与责任统一,在项目决策、设计、招采、施工及结算全过程中,实现土建与安装造价数据的实时交互、动态比对与风险联动预控。这能显著减少因专业割裂导致的错漏碰缺、重复计价或界面模糊引发的费用争议,从根本上提升投资控制的精准性与前瞻性。更深层次看,协同管理通过打破专业壁垒,促使造价管理从被动核算转向主动控制,在方案比选阶段即预判土建安装的交叉影响,避免后期返工损失。其终极目标是构建全链条造价风险免疫系统,确保项目总投资目标的稳健达成与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土建与安装造价管理的内在特性与协同难点
土建工程与安装工程在技术属性、计价规则、风险特征及管理重点上存在显著差异。土建工程通常体量大、周期长、受地质与气候条件影响深,造价构成相对稳定但变更管理复杂;安装工程则专业系统繁多、技术更新快、材料设备价格波动剧烈、界面划分精细且调试要求高。这些内在特性差异导致两者在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套用、价格信息获取时效、变更签证处理流程及风险应对策略上存在天然屏障。在全过程咨询模式下,协同难点进一步凸显为多维矛盾:技术层面需解决管线综合与结构冲突引发的造价重复计算;经济层面需平衡土建主体进度与安装设备采购周期的资金错配;管理层面则面临多咨询方数据割裂导致的决策延迟。化解这些矛盾亟需构建跨专业的标准化接口规则与动态调控机制。
三、全过程咨询方的组织整合与流程协同机制
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作为服务集成方,承担着统筹协调各专业咨询资源、驱动土建与安装造价协同的核心枢纽职责。其关键在于建立强有力的内部组织整合机制:一是设立跨专业的造价协同管理团队或指定专职协调人,明确协同责任主体;二是构建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协同流程,特别是在设计概算、招标控制价编制、过程支付审核、变更签证处理及竣工结算等关键节点,强制嵌入土建与安装造价数据的交叉审核与会签机制;三是建立统一的造价数据库与工作分解结构,确保计量规则、价格信息源、费用分类口径的一致性。为保障机制落地,需制定《造价协同管理工作导则》,规范协同会议频次、冲突升级路径与成果交付标准,同时通过数字化看板实时追踪协同任务状态。咨询方还需主导建立土建安装专业工程师的联合巡检制度,确保现场问题即时联动计价。
四、基于信息技术的协同支撑平台构建
信息技术是破解信息孤岛、实现高效协同的关键赋能工具。全过程咨询模式下必须构建集成化的造价协同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应具备以下核心功能:支持土建与安装三维模型的集成与碰撞检查,在设计源头规避冲突;实现基于同一数据源的工程量自动计算与动态统计;打通土建与安装专业的材料设备价格信息库,支持市场价动态更新与比选;提供变更影响的多专业联动测算工具,即时评估方案调整对总投资的影响。平台需深度融合建筑信息模型与云原生架构,构建包含地理信息、价格指数、工艺工法的中央数据湖,通过标准化API 接口无缝对接设计管理及进度控制系统。平台架构应采用微服务组件化设计,支持移动端实时填报与智能审批,并部署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土建安装关联费用的自动核验与冲突预警。数据治理层面需建立区块链存证与动态加密机制,确保协同过程可追溯、权责可界定且信息不可篡改,为全过程投资控制提供可信数据基座。
五、协同效能提升的保障策略与未来方向
保障土建安装造价协同管理效能持续提升,需多维施策。首要的是强化全过程咨询团队的能力建设,通过跨专业轮岗与联合培训机制,培养兼具土建与安装专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造价人才,深化其对交叉领域技术经济特性的理解与系统性协同思维。其次,需在咨询服务合同中清晰界定咨询方在造价协同管理中的权责边界与考核标准,建立基于协同贡献度的量化绩效评估指标,形成与协同成果挂钩的阶梯式激励机制。最后,应推动行业层面相关协同标准与数据交换协议的制定,明确接口规范与数据确权规则,为跨企业协同提供可操作的规范指引。未来应重点发展智能协同技术生态:探索基于机器学习的造价数据语义识别模型,实现变更条款自动关联土建安装清单;开发虚拟现实协同决策系统,沉浸式模拟多专业施工冲突的造价影响;研究数字孪生技术在动态成本推演中的应用,同步优化实体工程与造价控制逻辑。同时关注工程总承包与全过程咨询融合模式下,以造价协同为纽带的治理结构创新与风险分配重构。
结论
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通过整合服务主体,为土建与安装工程造价管理的系统性协同创造了制度基础。研究表明,二者的技术经济特性差异导致工程量计算、变更签证与风险应对存在天然协同壁垒,唯有依托全过程咨询方的集成管理职能,构建“组织-流程-技术”三维协同机制,方能实现投资管控效能的根本性跃升。组织层面需强化跨专业团队责任绑定与流程嵌入,技术层面依赖BIM 与云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与智能预警,辅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契约化激励机制保障协同可持续性。该协同体系可显著规避专业割裂引发的重复计价与界面争议,提升投资控制的前瞻性与精准度。未来应深化智能算法在动态成本推演中的应用,探索工程承包新模式下的协同治理创新,最终推动建筑行业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集成化转型升级,全面释放全过程咨询的价值潜能。
参考文献:
[1]刘福文.安装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要点研究[J].陶瓷,2021,(12):126-127.
[2]王炳炎.房地产工程土建造价师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重点[J].四川建材,2020,46(06):211-212.
[3]王彦聪.如何加强土建工程造价管理[J].大众标准化,2023,(01):127-129.
[4]陈华栓,范娟.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建设(维泽科技),2024,7(07):65-68.
[5]程嘉梁,彭志胜.土建和安装工程造价编制的区别与联系[J].山西建筑,2010,36(28):238-239.
[6]王伟.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造价与项目管理的协同机制设计[J].数码设计(电子版),2024,(9):079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