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救护队救援能力的提升途径
叶里江·阿那尔别克
昌吉州矿山救护大队 新疆昌吉市 831100
引言
煤矿事故时有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往往给矿工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在矿井深处,矿工们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命风险,而煤矿救援工作是保障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提高煤矿人员救援技术水平,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煤矿救护队救援能力的定义及重要性
煤矿救护队救援能力,是在煤矿事故紧急状态下展现出的综合应对与处置能力。这一能力涵盖从快速响应、现场勘察、科学决策到高效执行的全流程。其不仅是救护队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煤矿安全生产防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煤矿事故发生后,救护队能够控制现场态势,防止事态恶化。通过科学制定救援方案,确保救援行动高效、有序进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种能力不仅关乎救护队员生命安全,也关系到整个煤矿生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煤矿救护队救援能力提升,需要救护队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同时,还需要救护队具备完善的救援设备和先进的救援技术,确保在救援行动中能够迅速、准确判断事故情况,采取最有效的救援措施。加强煤矿救护队建设和管理,提高救援能力。
2 煤矿救护队救援能力提升途径
2.1 加强矿山井下通风系统设计与运行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是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的基础之一。矿井通风系统是通风方式、方法和通风网络的总称。通风系统设计的原则包括合理布局、流线型设计和全方位覆盖。首先,合理布局指要根据矿井的地质构造、工作面分布、矿井巷道结构等因素确定。其次,流线型设计指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追求通风气流的连续、均匀和稳定,确保瓦斯等有害气体被有效排出。最后,全方位覆盖意味着通风系统要覆盖到矿井的各个角落,确保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良好的通风效果,从而降低瓦斯爆炸和窒息事故。通风系统设计还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节能性。安全性指通风系统设计应遵循矿山安全生产的相关标准,可靠性则要求通风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能够稳定可靠,节能性指通风系统的设计要考虑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浪费,降低运行成本。
2.2 加强人员培训
对于煤矿事故救援来说,加强对救援人员的培训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我国煤矿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可以定期组织救援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还可以通过讲座或者其他形式进行有关救援技术和装备的宣传,提高相关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促使其能够积极参与救援活动。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救援人员进行演练,并针对不同事故类型进行训练,增强相关人员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生煤矿事故时,救援队伍能够及时赶到现场展开救援,最大限度保障被困矿工的生命安全。
2.3 更新救援设备和工具
更新救援设备和工具是提高煤矿人员救援技术水平、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策略。随着科技进步,救援设备和工具也在持续更新迭代,性能不断提升,给救援工作带来新的助力。因此,及时更新和配备先进的救援设备,对于提高救援效率、降低救援风险至关重要。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发生数量和死亡人数虽然有所下降,但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不完全统计显示,2024 年累计发生30 起,死亡人数约为103 人(部分事故后续未见报道,被困人员是否最终获救不确定)。煤矿事故反弹趋势得到抑制。其中,不少事故中救援工作因为设备落后受到影响,救援效率低下。可见,更新救援设备刻不容缓。在应用中,需要从多个方面更新和改进救援设备。首先是生命探测设备,如生命探测仪、红外热成像仪,可以快速、精确定位被困人员,为救援工作赢得宝贵时间。其次是通风设备,如大型充气机、局部通风机,可以改善受困区域的空气质量,为被困人员赢得生机。再次是移除障碍物设备,如切割机、液压千斤顶,有助于打通救援通道。此外,个人防护装备更新同样重要。先进的防毒面具、自给式呼吸器等,可以防止救援人员中毒窒息;耐高温防护服、头盔等,可以保护人员免受热伤害;坚固的安全绳等攀登装备,可以确保人员在狭窄空间活动的安全。据测算,佩戴先进防护装备,可将救援人员伤亡风险降低 50% 以上。同时,通信设备升级也不容忽视。遇有突发情况,准确、高效的通信对指挥救援至关重要。采用数字对讲机、地下无线通信系统等先进通信设备,可以确保救援信号顺畅传递,实现跨区域指挥。有数据显示,引入新通信系统后,通信效率可提高 80% 以上。最后,新兴技术应用也正在为救援工作注入新活力。如无人机、机器人等可远程进入被困区域探查环境;虚拟现实(VR)技术可提前模拟各种救援场景,优化救援方案;5G通信技术可支持实时高清视频传输,这些都将极大提升救援质量和效率。总之,更新救援设备和工具是提高煤矿人员救援技术水平的必由之路。前期投入虽然较高,但与生命安全相比,却是绝对超值。只有紧跟技术发展步伐,持续优化救援装备,才能为矿工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切实保障人身安全。
2.4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在煤矿救援工作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是确保救护队具备高效应对能力的关键。通过模拟各种事故场景,能够全面检验救护队反应速度、协调能力和实战能力,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应急演练作为救护队提升实战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演练中,救护队员需迅速响应、准确判断,并在模拟的紧急环境中实施救援。这不仅考验队员们的个人技能,也检验整个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演练,我们能够及时发现救援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如信息传递不畅、设备操作不熟练等,从而针对性改进。应急演练还具有预防事故的重要作用。通过模拟事故场景,能够提前发现安全隐患和漏洞,从而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方式,不仅能够降低事故发生概率,还能够提升救护队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对于提升煤矿救护队的实战能力和预防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继续加强演练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确保救护队随时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2.5 优化瓦斯事故现场处理流程
瓦斯事故现场处理流程是应急响应的关键,流程清晰合理有助于迅速控制事故、保护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一旦发现瓦斯泄漏或爆炸迹象,现场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通知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随即组织专业救援队伍,携带救援装备和监测仪器,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到达现场后,救援首要任务是评估瓦斯浓度和次生灾害风险,确保救援行动的安全性。随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通风、封闭、抽采等措施,控制瓦斯扩散,防止事故扩大。同时,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组织有序撤离。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保持与外界通讯畅通,及时更新事故进展,确保信息准确传递。最后,待事故得到控制后,进行现场清理和事故原因调查,为恢复生产和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提高煤矿人员救援技术水平是保障矿工安全的重要举措。只有不断加强技术培训、完善救援设备、提高救援能力,才能有效应对煤矿突发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毛俊智.提高煤矿人员救援技术水平保障人身安全[J].科技风,2018(31):224.
[2]刘峰.煤矿井下开采作业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9):144-145.
[3]王金广.煤矿井下紧急避险与应急救援技术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21(0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