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党建与人力资源双轮驱动的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作者

买尔哈巴·萨外都力

新疆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吐鲁番分公司 838000

引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其人才资源已成为支撑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党建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分别从政治引领与制度保障两个维度,共同作用于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开发。然而,长期以来,二者在实践过程中往往相互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如何通过党建与人力资源的深度融合,构建双轮驱动的高效能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从理论构建与实践导向出发,系统阐述双轮驱动模式的内涵、机制与实施路径,为企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1 党建与人力资源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定位

党建工作在企业中承担着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的角色,通过思想引导、组织建设与文化塑造,为企业人才培养提供方向指引和精神动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侧重于制度设计、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估,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科学规范地推进。二者虽职能分工不同,但目标一致,即共同致力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忠诚可靠的人才队伍。党建通过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培育和榜样示范,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人力资源则通过职业发展规划、激励机制建设和培训体系完善,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与组织认同。只有将党建的政治优势与人力资源的专业管理有机结合,才能在人才培养中实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目标,推动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2 双轮驱动模式的理论基础与机制构建

2.1 党建引领机制

党组织在企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党建+人才"工作体系,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人才选育用留的全过程。具体而言,党组织可参与人才标准的制定,突出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要求;在干部选拔与骨干培养中体现党管人才原则;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红色文化传承等方式,强化思想淬炼与价值塑造,使人才培养不仅关注能力提升,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成长。同时,要建立常态化政治素质考察机制,将政治表现作为人才评价的首要标准,确保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党组织还应牵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不断增强人才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2.2 人力资源支撑机制

人力资源部门是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负责将党建要求转化为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包括制定与党建目标相契合的人才发展规划,设计融合党性修养与专业能力的培训课程,建立结合政治表现与业绩贡献的多元评价体系,以及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人力资源体系的有效运作,为党建目标的落地提供了制度化、规范化的保障。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开发具有企业特色的"红专并进"培训体系,将党的理论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设计阶梯式成长路径。同时要建立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双重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晋升、薪酬等激励措施挂钩,确保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2.3 协同运行机制

双轮驱动能否有效,关键在于党建与人力资源之间的深度协同。应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如联席会议制度、交叉任职安排、联合调研与评估等,确保两大系统在目标设定、计划制定、执行推进和效果评估等环节同步联动。此外,通过信息化平台共享数据资源,共同分析人才队伍现状与发展需求,联合开展培养项目,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行动步调一致,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建议建立定期会商机制,由党组织和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研究人才培养中的重要问题,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要推动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实现人才信息互通,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确保两个系统协同发力、同频共振。

3 双轮驱动模式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3.1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

企业应站在战略高度,将双轮驱动模式纳入整体发展规划,明确党建与人力资源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分工与协作要求。制定专项实施方案与配套制度,如《党建与人才协同培养工作办法》《双轮驱动绩效评估细则》等,从组织架构、权责划分、资源投入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同时,企业高层尤其是党组织书记和人力资源分管领导应高度重视、亲自推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力资源部门具体实施、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还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设立专项人才培养资金,为双轮驱动模式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此外,应当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将双轮驱动工作成效纳入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定期督查、专项检查等方式确保制度执行到位。要注重制度建设的前瞻性和系统性,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和人才需求变化,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保持制度体系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3.2 创新培养方式,促进深度融合

在培养实践中,应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相结合的新形式、新载体。例如,开发"党建+能力"双提升培训模块,将政治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训练有机结合;推行"党员导师制",由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党员骨干担任新员工或青年人才的导师;设立党员先锋岗、技术攻关团队,让人才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党性修养和实战能力。此外,可利用数字化手段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共享党建与人力资源培训资源,提高培养的覆盖面和灵活性。要创新开展"实景课堂",把培训课堂搬到项目一线、生产现场,让人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同时要注重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发微党课、在线学习平台等数字化培训资源,增强培训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3.3 建立评估体系,持续优化改进

科学评估是确保双轮驱动模式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应构建多维度、可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涵盖人才的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工作业绩以及对组织文化的认同等方面。通过定期评估、动态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优化调整培养策略。同时,将评估结果与党建评优、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挂钩,增强各部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形成闭环管理,持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向更高效、更科学的方向发展。要建立年度评估机制,对双轮驱动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同时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和企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和实施策略,确保人才培养工作始终与企业发展战略保持同步。

4 结语

党建与人力资源双轮驱动的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代企业应对复杂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模式充分发挥了党建的政治引领作用和人力资源的专业管理功能,通过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共同推动人才培养的系统化、科学化和长效化。未来,企业需进一步深化对双轮驱动模式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不断促进党建与人力资源的深度融合,完善相关制度设计与实施策略,从而打造出一支既具高度政治觉悟又具备一流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张荟."党建+人才"打造新型党支部[J].加油站服务指南, 2021.

[2]王明安.实现党建与经济工作双轮驱动[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2(6):2.

[3]何学宁,高明."双轮驱动",推动党建和班组建设双促进双提升[J].企业党建, 2018.